马铃薯微型薯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bplbp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脱毒技术日益成熟,马铃薯微型薯(简称“微型薯”)的产量逐年增加,但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严重制约了优质微型薯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对微型薯生产的农艺过程进行了总结,简述茎尖脱毒、试管培养、组培继代、介质培养、种薯大田扩繁的基本农艺过程;分析了微型薯每个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包括组培继代过程中所需的机器视觉系统以及组培苗的抓取和切割技术、介质栽培过程中所需的温室生长条件控制系统和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微型薯播种过程中所需的微型薯播种技术等;对国内外微型薯生产相关机械化装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组培继代、介质培养、微型薯播种等过程中所需的机械化装备;提出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加速基础共性技术机制的研究、争取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加快我国种薯产业及机械化的发展等意见和建议,以推进微型薯生产技术与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发展,从而提高优质微型薯的应用量,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商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文章将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我国新商科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挖掘其存在的问题,从协同创新和学科交叉两个角度对新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创新优化对策,旨在培养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产业改革的新商科人才,以满足信息技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赤腐病(red rot disease)和拟油壶菌病(Oplidiopsis disease)是海上栽培紫菜(Pyropia)的主要病害,常引起紫菜大面积病烂。2019年1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某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栽培海区有134 hm2发生了紫菜病烂,本研究对该起病烂进行了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显示,患病紫菜的病症与拟油壶菌病一致,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在叶片边缘、基部和中部出现粉红色的病斑,随着病程发展,病斑逐渐褪色并扩大;发病后期,整个叶片颜色变浅,叶片组织溃烂脱落;在显微
为探讨烤制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主要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烤制前后条斑紫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电子鼻、FlavourSpec风味分析仪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比分析条斑紫菜在烤制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变化。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条斑紫菜烤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第一、二主成分相同,均为烃类、含氮类物质,但其对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风味分析表明,条斑紫菜烤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烤制后出现吡嗪类特征风味物质。
为研究多氯联苯对海洋微藻的生理生态毒性,以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进行7d的六氯联苯(PCB153)胁迫实验,比较其生长、光合色素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PCB153胁迫对湛江叉鞭金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和解毒相关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PCB153浓度的增大
基于医疗技术发展背景下,部分病原微生物的变异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微生物检验技术作为当代医学检验最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旨在让学生系统化的学习到微生物检验技术,为医学检验专业培育出更多专业人才。为改变高职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分析高职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验教学效果。
为探讨海藻酸钠与浒苔多糖的协同作用,本研究首次以海藻酸钠和浒苔多糖为基材,甘油为增塑剂制备生物降解复合膜,探究了海藻酸钠与浒苔多糖质量比、共混溶液总浓度、甘油含量对复合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和水溶性的影响,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微观结构表征。结果显示,海藻酸钠与浒苔多糖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协同作用,无明显的相分离现象。组分质量比、共混总浓度和甘油含量均对膜性能有较大影响,其中,质量比影响最显著,添加适量浒苔多糖可提高海藻酸钠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
在车工实训课堂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非常重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和难点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主要分析了车工实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车工实训教学的效果。
为研究不同浓度溶解氧(DO)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耐低氧新品系F5代鳃组织形态以及各组织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将团头鲂在低氧[DO为(1.7±0.2)mg/L]和高氧[DO为(19.3±0.5)mg/L]条件下分别处理0、4和7 d,恢复常氧[DO为(7.8±0.3)mg/L]7 d后,通过石蜡切片观察鳃组织的形态,并测定了鳃、肝胰腺、肠道、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琥珀酸脱氢酶(SDH)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石蜡切片结果显示,随着低氧处理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等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A级:200 g;B级:150 g;C级:125 g)滋味物质的差异,利用电子舌比较分析其滋味轮廓,并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检测其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无机离子的含量,计算味道强度值(TAV)和味精当量值(EUC)。研究表明,在游离氨基酸(FAA)方面,A级蟹的呈甜味FAA含量最高,C级蟹的呈鲜味FAA含量最高;在呈味核苷酸方面,C级蟹的含量最高;在有机酸方面,只检测到乳酸和柠檬酸,且A级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我校于2020年3月2日起,正式开始线上教学。作为医学院校,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如何保证线上教学顺利、高效的开展是重中之重。药理学线上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期待为后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