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味杂莲香 香冷胜于水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cai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花被泉城济南誉为“市花”,泉城与荷有关的美食很多,过去济南人还有吃荷花瓣的习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济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将新鲜、完整的荷花瓣洗净之后,挂上一层薄薄的鸡蛋糊,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撒上白糖,吃到嘴里,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很为人们所喜爱。不过在济南的诸多荷花美食中,最具特色的当数“碧筒饮”。在每年夏季大明湖公园举办的荷花节上,游客都可以品尝到这一独具济南特色的饮料。
  “碧筒饮”是我国酒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始于魏晋,盛于唐宋。所谓“碧筒饮”,其实就是古人用荷叶为酒杯饮酒的一种传统的习俗,而碧筒饮的发明者正是济南人。据唐代诗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历城北有使君林(今济南大明湖、北园一带),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筒’。历下效之,言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意思是说:魏晋时期,每到炎夏盛暑,齐郡刺史郑悫便常跟幕僚们一起,来到济南北郊的大明湖畔避暑游玩。当时的大明湖叫莲子湖,湖中莲叶田田,荷花争艳。他们玩到尽兴时,常割下湖中带茎的荷叶,用簪子刺穿叶心,使刺孔跟空心的荷茎相通。然后在大荷叶中贮满白酒,再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轮流从茎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清香爽口,妙不可言,即所谓“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这种浪漫的饮酒方式,人们称之为“碧筒饮”;而用来盛酒的荷叶,则叫“荷杯”、“荷盏”、“荷叶杯”、“碧筒杯”等。再后来又被叫做“荷爵”。 古文人饮酒尚雅,“碧筒饮”则是雅中之雅,于是效法者不绝。唐代时,文人墨客视“碧筒饮”为时尚,对其推崇备至,酒后赋诗,引以为乐,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吟咏“碧筒饮”的诗篇,大诗人白居易曾有“疏索柳花怨,寂寞荷叶杯”:戴叔伦也有“茶烹松火红,酒吸荷叶绿”的诗句加以赞美描绘。大诗人苏东坡对此道更是情有独钟,曾有诗记其趣,言“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他不但在杭州做官时常邀集朋友作“碧筒饮”,而且被贬谪到海南时,也把此风带了过去。据说后来他穷得连家里的酒器都出卖了,唯独一件酒器没有卖,那就是象征文士风流的“荷叶杯”。此后不同时期,都有文士不吝笔墨,将“碧筒饮”的情趣与欢乐诉诸文字,读来意味深长,各具特色。像宋词“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就惟妙惟肖地再现了”碧筒饮”的场面。
  在宋代,这种“碧筒饮”似乎更为普遍,不但受到了文人墨客的推崇,也深得普通民众的喜爱。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将用荷叶饮酒称为“碧筒酒”,以为“暑月泛舟,风薰日炽,畅饮碧筒,真佳适也”。
  “碧筒饮”别有一番意趣在其中,饮者既可闻到醇美的酒香,又可吸到清新的荷花的芳香,酒还未饮,人却已经“醉”了。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夏日荷塘美色、旖旎风光,更感受到荷莲文化、饮食文化的内蕴深厚,因而博得历代文人名士的喜爱,成为古人一种独特的消夏生活方式。
  受“碧筒杯”的启发,应和世人猎奇的心理,古代工匠,用金、银或玉模仿“碧筒杯”,还制造出了种种雅致有趣的酒杯精品。著名词人辛弃疾曾写下了“明画烛,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高歌”的词句。可见,这些金银制品的出现,又为“碧筒饮”平添了许多另类情趣。
  其实,“碧筒饮”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可健身。由于荷叶具有清热凉血、保护脾胃之功效,以略带苦味的荷叶汁液与酒混合入口,当是夏日消暑健身的佳品。根据中国传统烹饪的中和观点和养生观点,夏天宜于多吃苦味食物,而荷杯饮酒,堪称夏季饮品之佳选。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合唱教学;兴趣;发声;音准;节奏;咬字;  吐字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7—0095—0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
1.问题的产生.正像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经济生活中自利的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行为的时候,总是以其利益的最大化为出发点.消费者为了自身的效用最大化进行消费品的选择,生
21世纪是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其特征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而以会计信息为主要监督对象的审计必然受到挑战,审计网络化是21世纪信息时代审计发展
第一次以“女朋友”的身份去老公的哥哥家,他嫂子正在做蒜苗炒鸡蛋。嫂子边干活边悄悄地告诉我,老公喜欢有炒鸡蛋的菜,其中以蒜苗炒鸡蛋为最,并叮嘱我以后要常做。当时我非常不以为然,这个菜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家庭的餐桌上随时都可能见到它的”身影”。  婚后我们的日子过得幸福快乐,我从来没有将嫂子善意的“耳语”记在心中,用在实处。我们俩都崇尚“健康饮食”,平时是“素菜为主,荤菜为辅”。偶尔改善生活的时候,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