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_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绵竹市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发展迅速,已开始成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有生力量。但其发展不平衡,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以及运作模式、服务方式等千差万别,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差距甚远。基于此,通过调查、分析,借鉴好的经验,提出了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植保;服务组织;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9.038
  1 现状
  1.1 建设情况
  近年来,绵竹市积极鼓励农资经营大户、种植大户、农机大户等通过工商登记注册,成为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截至2016年底,全市专业从事植保专业化服务的组织已达到68家,其中植保专业合作社1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53家[1]。农业部门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等措施,为服务组织补助各类植保作业器械近1 000台,其中无人机3架,自走式植保机12台,担架式等中型植保器械近200台,日作业能力近2 700 hm2。
  1.2 组建形式
  目前绵竹市已注册的68个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全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另外,部分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也承担了部分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工作。
  1.3 管理措施
  绵竹市已建的68家植保专业服务组织中,多数植保专业合作社制定有合作社组织机构、工作流程、技术规程以及财务管理、植保器械管理、机手管理、收费标准、农药使用管理、服务档案等规章制度,其余的服务组织管理措施不够完善或没有措施[3]。
  1.4 运作模式
  1.4.1 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
  植保专业服务组织自身有生产基地,在服务自身基地之余,也为其周边的农户等提供植保专业化服务模式。如绵竹市剑东植保专业合作社、绵竹市华亮农机专业合作社等。
  1.4.2 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户)模式
  植保专业服务组织自身没有生产基地,直接与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户等)事先商定,签订服务合同,提供植保专业服务,实现共赢模式。如绵竹市[2]土门镇保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绵竹富科植保专业合作社等。
  1.4.3 随机服务模式
  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既无生产基地,又无明确合作对象,机手纯属走到哪、服务到哪,服务面积相对较少,带动作用亦不大的模式。如绵竹市绿源植保专业合作社、绵竹市裕农植保专业合作社等。
  1.5 服务方式
  1.5.1 承包防治
  1.5.1.1 全承包
  目前,该方式仅在少数植保专业服务组织采用,如绵竹市藤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是对一季作物所有病虫害开展全部承包防治,目前主要集中以基地、种植大户为主,全年服务面积在333 hm2左右。
  1.5.1.2 部分承包
  该方式是承包防治某一种作物的一种或几种病虫害,不包括全部病虫害。该方式目前主要结合“社会化购买服务”、小麦“一喷三防”等项目实施较多,全年服务面积在3 333 hm2左右。
  1.5.2 带药上门服务
  由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机手按照统一的病虫防治配方,带上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统一购置药剂上门开展服务的方式。全年服务面积在3 333 hm2左右。
  1.5.3 打药收费
  即防治药剂由农户自购,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按照农户要求只负责喷施药剂的方式。全年服务面积在
  0.3万hm2左右。
  1.6 防治水平
  2016年绵竹市农作物病虫害实际防治8.6万hm2次,出动各类高效植保器械1 000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3万hm2次,占防治总面积34.88%,成为绵竹市粮经作物增产增收重要技術保障。
  2 主要问题
  2.1 管理不规范,制度落实差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管理不够规范,办公场所、财务人员缺乏,合作社成员、药剂喷施等档案不完备,部分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即使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
  2.2 扶持力度不够
  绵竹市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建立和运作起步晚,且为民办、民营、民受益性质,近年来,政府通过项目等措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奖励和扶持,但从总体看,涉及面及扶持力度不足,多数植保专业服务组织仍然缺乏发展后劲。
  2.3 市场培育不够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市场化引导,服务组织与基地、农民等自愿结合的形式运作,尽管有政府、农业部门主动参与,但基地、农民等仍存在认识不足、经营意识不强等问题,一些区域一时难以形成有效的组织形式。
  2.4 劳动力缺乏、劳动成本高
  一是近年来,绵竹市18~50岁农民外出务工多,农村剩余人员多为儿童、学生和老人,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机手选择困难,即使个别地方有年轻劳动力,多数也不愿干此项工作。二是5·12地震后,绵竹市农村劳动报酬普遍提高,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成本显著增加,严重阻碍了服务组织的发展积极性。
  2.5 示范力度不够,服务领域少
  作为植保服务水平较高的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多数缺乏自身的防治示范区,即使有防治基地,多数也以药剂防治技术为主,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少,其带动作用不够;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多数植保专业合作组织还仅限于植保单项服务,对生产中其他领域服务相对偏少,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3 对策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指导,督促完善
  政府要鼓励、指导和督促具有一定规模,诚实守信的植保专业服务组织通过创建示范性服务组织,完善各类管理措施,规范运作,同时通过对示范社、场的奖励、项目扶持等措施,不断壮大其自身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农。
  3.2 加大市场化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
  近年来,绵竹市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引导植保专业服务组织逐步进入市场,各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应抓住机遇,积极提升服务水平,培育壮大市场,通过一定时间,循序渐进地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增加服务对象、面积,提高病虫专业化服务效果,提升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形象,确保其健康发展。
  3.3 加大培训力度,为后备人才作准备
  政府要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加农民参与意识,让更多农民了解、掌握植保技能,主动加入植保工作中来,为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3.4 加强植保新技术的示范,带动大面积推广
  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是农村基层掌握一定植保技术的服务组织,积极示范推广植保新技术,是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最基本的任务,其自身掌握的植保技术应成熟可靠,通过示范做给农民看,是直接提升其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关键,更是大面积推广的科学依据,同时,加大对服务对象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服务,充分展示自身实力,可获得社会更多认可,为争取更多的服务对象赢得主动。
  4 结语
  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趋势,对于我国农作物虫病防治有着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提高完善该项技能这是我国农业病虫防治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技术、人员、政府扶持、提高管理、完善服务等均是首要的工作重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植保组织,为我国农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赵禹.邯郸市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9):43-45.
  [2]张伟国,周国军.机械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的建设及发展[J].现代农机,2010(3):16-17.
  [3]张治勇.农民(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建设与实践[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12):347.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17-02-28
  作者简介:张光清(1967—),男,四川绵竹人,大专,农艺师,主要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
其他文献
近年来,重庆市围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利用柑桔生产、生态的双重功能,通过对生产生态功能的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探索和推广林下生草、园周保留生物缓冲带,配套喷滴灌设施和灌
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为全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培训中心,已培养大批立体定向神经外科专业技术医师,现定于2007年5月11日~5月1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第十九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当我们审慎回顾这段历史时会发现,高校体育教学思想总是融合着时代发展的气息,伴随着社会变革的步伐,并主导着不同时期的体育教
一、成人教育职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成人教育的现状要求进行改革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恢复成人教育招生,当时成人教育的重点是举办专科学历教育,有很多成人高校(含
从上海市林业局了解到,上海市林业总站正在牵头开发一款名为“游园宝”的移动APP系统。为“信得过果园”升级版,该系统收录有上海市63家“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的基本信息,该升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技人员经过长期艰苦的科研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与推广,不仅能够促进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广8优金占于2015年早造起引入罗定市泗纶、黎少、连州等镇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米质好,耐寒性强,抗稻瘟病。比常规品种增产显著,平均667 m2产量达503
自我主体意识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也是青少年时期认识发展的重要心理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近日,一批16.2t、货值9.9万港元的平和蜜柚,经漳州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后进入香港。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蜜柚首次走进香港市场,标志着该县蜜柚的市场份额再次增大。近几年,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