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财长盖特纳在内的多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于近期多次发表了针对“人民币汇率”的强硬讲话,宣称将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围绕人民币汇率的争议问题,很可能引发两国间的贸易冲突甚至贸易战,将会严重冲击我国的对外贸易,更甚拖累全球脆弱的经济复苏。
【关键词】汇率操纵国;出口贸易;人民币汇率;升值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074-01
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生产的产品在世界上有着超强的竞争力,并且大量资本到美国投资、购置地产。然而,1985年开始美国通过《广场协议》等一系列措施迫使日元升值,成功打压了日本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致使日本陷入长达近20年的经济停滞,经济长期衰退的主因之一。现在,就关于是否将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议案虽最终结果不明,但日本的状况,应给予我们警示,有效应对随即而来中美两国可能出现的贸易冲突乃至贸易战,从而有效保护本国的经济安全。
1“汇率操纵国”的相关理解
操纵汇率的思想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对英国的指责。从1989年至1994年,中国几乎每年均被美国评为“汇率操纵国”,韩国等国家亦多次上榜。一般而言,人为控制本国汇率,使其故意偏离本国经济正常水平,并取得优于其他成员国的竞争地位的行为可被归为“汇率操纵”。
若汇率被真实操纵,那么本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即是相当于本国政府变相地向本国企业提供了补贴,同时此项行为违反了国际贸易准则,因此“汇率操纵论”对国际贸易的良好正常地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 美国多次非正式将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的原因分析
美国多次非正式将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主要也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矛盾加剧,政府迫切需要转移国内矛盾焦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2001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工人数量大幅滑坡。2001年至2007年,美国制造业工人减少了340万人,比2000年下滑19.6%。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制造业岗位加速流失,2008年至2009年11月,制造业失去了223万个工作岗位。
(2)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当今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空前加强,各个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就中国和美国双边关系而言:2000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不断累积,而美国对华开始出现持续的贸易逆差,美国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便开始出现。在美国看來,中国政府长期刻意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维持在均衡水平之下,便于中国出口商品在市场上具有低价格的优势,由此而攫取了国际贸易的不公正竞争优势。
3 应正确看待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在当下的美国,越来越多人持“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影响美国制造企业及工人就业”的观点。不少人天真认为促使人民币升值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因为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由此,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中美贸易的失衡问题。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而且原因复杂。
第一,当前中美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 和现代服务业升级,陆续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
第二,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加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美国长期实行对华出口管制,在美优势产品出口受限的情况下,中美贸易差额不是双方竞争力的真实反映。
第三,美国对华逆差程度被明显高估。目前,中美双方已共同发布了关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的研究报告。根据研究结果推算,2009年美国实际对华贸易逆差应在美方公布数据基础上减少约600亿美元。
人民币若一次性大幅升值,将会严重扭曲中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轨迹。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出口比例占很大。升值后,首当其冲就是国际竞争力的削弱、出口受阻,一大批关联企业将濒临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家庭陷入贫困。所以说,简单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
4 “汇率操纵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如果我国一旦被确定存在汇率操纵的行为,美国将不仅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强制要求调整汇率政策,更甚可能通过对该我国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等种种贸易手段来实施报复。
据可靠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美方对中国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将被迫提高,中国的整体出口将下降10%左右。中国对美国存在的大规模贸易顺差,将会因此减少,中国经济增速也将因此下滑。
中国有1亿劳动人口与出口行业相关,10%的出口减速,意味着大量的失业人口。同时,中国政府也需要对出口商品进行大规模补贴,以保证其商品价格无需大幅上涨,避免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减弱。
而且,现在中美贸易焦灼状态已使中国出口有很大的不定性。这会使本来流向中国的订单向他国转移。这种不确定性对中国贸易的损失比实际关税的征收要来的早得多。
总而言之,如果美国最后把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中国对美国出口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不仅影响中国出口产业,也影响美国消费者利益,这样做实际上是两败俱伤的事情,对双方都不利。
5 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关系恶化导致的是双输结果,其代价对任何一方都是沉重的。所以,双方应该在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方面的调整与合作,以建设性的态度继续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健康发展。
第一,就自己本国而言,我们需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投资消费转变,扩大内需,优化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更加平衡,贸易结构更加优化,减少对这种廉价数量型增长的贸易方式的依赖。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减少我们受到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损害。
第二,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离不开中美双方共同努力。美国应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这将有助于缓解美对华贸易逆差,实现中美贸易的平衡;同时美国还需要增加储蓄、投资和出口。中国则需提高内需和进口。
我们要牢记,中国进口的规模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砝码。
参考文献:
[1] 《“汇率操纵论”隐秘与真相》国际金融报2010.03
[2] 《中国从未操纵汇率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外交部北京例行记者会发言稿2010.04.06
[3] 《郭树清:宏观政策进与退》新世纪周刊2010.3月号
[4]任烈:《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
【关键词】汇率操纵国;出口贸易;人民币汇率;升值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074-01
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生产的产品在世界上有着超强的竞争力,并且大量资本到美国投资、购置地产。然而,1985年开始美国通过《广场协议》等一系列措施迫使日元升值,成功打压了日本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致使日本陷入长达近20年的经济停滞,经济长期衰退的主因之一。现在,就关于是否将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议案虽最终结果不明,但日本的状况,应给予我们警示,有效应对随即而来中美两国可能出现的贸易冲突乃至贸易战,从而有效保护本国的经济安全。
1“汇率操纵国”的相关理解
操纵汇率的思想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对英国的指责。从1989年至1994年,中国几乎每年均被美国评为“汇率操纵国”,韩国等国家亦多次上榜。一般而言,人为控制本国汇率,使其故意偏离本国经济正常水平,并取得优于其他成员国的竞争地位的行为可被归为“汇率操纵”。
若汇率被真实操纵,那么本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即是相当于本国政府变相地向本国企业提供了补贴,同时此项行为违反了国际贸易准则,因此“汇率操纵论”对国际贸易的良好正常地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 美国多次非正式将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的原因分析
美国多次非正式将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主要也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矛盾加剧,政府迫切需要转移国内矛盾焦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2001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工人数量大幅滑坡。2001年至2007年,美国制造业工人减少了340万人,比2000年下滑19.6%。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制造业岗位加速流失,2008年至2009年11月,制造业失去了223万个工作岗位。
(2)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当今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空前加强,各个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就中国和美国双边关系而言:2000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不断累积,而美国对华开始出现持续的贸易逆差,美国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便开始出现。在美国看來,中国政府长期刻意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维持在均衡水平之下,便于中国出口商品在市场上具有低价格的优势,由此而攫取了国际贸易的不公正竞争优势。
3 应正确看待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在当下的美国,越来越多人持“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影响美国制造企业及工人就业”的观点。不少人天真认为促使人民币升值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因为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由此,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中美贸易的失衡问题。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而且原因复杂。
第一,当前中美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 和现代服务业升级,陆续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
第二,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加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美国长期实行对华出口管制,在美优势产品出口受限的情况下,中美贸易差额不是双方竞争力的真实反映。
第三,美国对华逆差程度被明显高估。目前,中美双方已共同发布了关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的研究报告。根据研究结果推算,2009年美国实际对华贸易逆差应在美方公布数据基础上减少约600亿美元。
人民币若一次性大幅升值,将会严重扭曲中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轨迹。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出口比例占很大。升值后,首当其冲就是国际竞争力的削弱、出口受阻,一大批关联企业将濒临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家庭陷入贫困。所以说,简单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
4 “汇率操纵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如果我国一旦被确定存在汇率操纵的行为,美国将不仅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强制要求调整汇率政策,更甚可能通过对该我国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等种种贸易手段来实施报复。
据可靠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美方对中国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将被迫提高,中国的整体出口将下降10%左右。中国对美国存在的大规模贸易顺差,将会因此减少,中国经济增速也将因此下滑。
中国有1亿劳动人口与出口行业相关,10%的出口减速,意味着大量的失业人口。同时,中国政府也需要对出口商品进行大规模补贴,以保证其商品价格无需大幅上涨,避免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减弱。
而且,现在中美贸易焦灼状态已使中国出口有很大的不定性。这会使本来流向中国的订单向他国转移。这种不确定性对中国贸易的损失比实际关税的征收要来的早得多。
总而言之,如果美国最后把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中国对美国出口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不仅影响中国出口产业,也影响美国消费者利益,这样做实际上是两败俱伤的事情,对双方都不利。
5 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关系恶化导致的是双输结果,其代价对任何一方都是沉重的。所以,双方应该在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方面的调整与合作,以建设性的态度继续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健康发展。
第一,就自己本国而言,我们需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投资消费转变,扩大内需,优化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更加平衡,贸易结构更加优化,减少对这种廉价数量型增长的贸易方式的依赖。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减少我们受到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损害。
第二,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离不开中美双方共同努力。美国应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这将有助于缓解美对华贸易逆差,实现中美贸易的平衡;同时美国还需要增加储蓄、投资和出口。中国则需提高内需和进口。
我们要牢记,中国进口的规模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砝码。
参考文献:
[1] 《“汇率操纵论”隐秘与真相》国际金融报2010.03
[2] 《中国从未操纵汇率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外交部北京例行记者会发言稿2010.04.06
[3] 《郭树清:宏观政策进与退》新世纪周刊2010.3月号
[4]任烈:《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