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风资料所揭示的对流层上部环流形势与我国夏季主要雨带之间的关系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Jov2Qc88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运用1998--2002年的降水资料和卫星导风资料,统计分析了对流层上部的流场特征,证实我国夏季出现重要降水过程时,对流层上部存在3种特定的环流形势:我国南方雨带上空,在对流层上部常伴有一个反气旋脊,是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上空的反气旋向东的延伸,强降水区位于该反气旋脊线和副热带西风急流之间的气流辐散区或脊线南侧热带东风的速度辐散区里,以6—7月在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较为多见;强降水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对流层上部不对称反气旋外流区的西侧、高空变形场东侧,常见于7—9月下旬;强降水区位于高空槽前的西南气流里,
其他文献
建立了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把综合评价的两种重要方法AHP和Fuzzy数学法结合起来运用,进行多级综合评价,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诊断.最后利用一个仿真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
以不高于0℃最低气温作为霜冻指标,利用1961—2006年大连地区3个国家级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初、终霜冻事件和无霜期变化的特征。
以MM5模式为试验模式,分别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和模式物理过程扰动法(MPP)形成12个集合成员,对2005年登陆我国的8个热带气旋进行了52次路径集合预报试验,以寻找适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
利用河北省1970—2007年48个气象台站逐日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由潜在蒸散量和降水量之比构建干燥度指数,并采用Kriging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以分析其
基于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MCS普查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各种MCS普查结果的对比分析,该文在总结MCS普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依据Orlanski尺度分类标准对MβCS普查的最小尺度标准作了修订
2008年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实施的第4年,也是项目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2008年,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气象局
选用陕西省宝鸡、华山、洛川、吴旗、榆林5站1980—2005年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分析了陕西省雨凇、雾凇及混合凇的分布特征与物理特性。结果表明:陕西省华山电线积冰最多、最大、
2003年4月12日,一条飑线袭击了江西、福建、浙江三省,所到之处出现冰雹、大风等强烈天气,这次过程强度强,影响范围大,三省交界及附近区域有二十多个测站出现冰雹、大风,冰雹直径有
该文初步建立了青岛奥帆赛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系统(包括预报模式和释用模式)。预报模式基于Weather Research&Forecast(WRF)模式V3.0,模式设计为网格数60×50×38,水平分辨率50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受其影响,8月8—10日河北东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天气过程。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这次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