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不应被墙倒众人推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沪高铁自今年7月开通后就不断出现“趴窝”、断水、断电等故障,每一次相关部门都出面声明我们的高铁没有问题,矛盾才得以暂时缓解,但温州高铁事故的发生,让国人对其积聚已久的怨气纷纷爆发,对中国的高铁技术大加痛斥,认为高铁根本没有之前所声称的那样高端,在国人眼中,高铁瞬间变为“废铁”。
  随后,今年8月8日,铁道部又发行200亿90天超短期融资债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其主体长期信用级别定为AAA级,这意味着铁道部有超强的还本付息能力,如果购买铁道部的债券,风险几乎是零,该结果也招致了公众的很多质疑和不满,甚至有人认为铁道部与大公国际共同弄虚作假。
  针对以上两种看法,笔者认为,不能因为中国高铁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偶然事件就否认了高铁技术的先进性,不能落井下石,任由其惨遭“墙倒众人推”的恶果;与此同时,大公国际对铁道部的资信评级也并非造假,这是有科学的依据的。下文将就此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中国高铁技术具有领先性
  首先,中国迄今为止有两项技术在世界上可谓是“拿得出手”,其中就有我们铁路系统的高速铁路,堪称世界第一。例如,动车车顶上的两个受电弓(电力牵引机车从接触网取得电能的电气设备)同步受电是国际上还未攻克的尖端难题,但我们中国却成功了,高铁之所以堪称世界一流也跟这项技术紧密相连;而另一个就是国家电网的特高压电网技术,这两项技术不仅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高科技产业国家的关注,也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希望之所在。
  其次,不能将体制问题归结到高铁技术上来。由于上述两项技术都诞生在中国两个高度垄断的行业里,仅仅因为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倒台、人们对中国铁路垄断性的诟病、不断涌现出来的腐败案件,再加上温州高铁事故这个导火索,国人就对中国高铁大加挞伐,这是非常不公正的。中国的腐败难道只发生在高铁中吗?究竟垄断跟竞争的关系是什么?铁路到底是由国家经营好还是私人经营好?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而以上归根结底是我国铁路行业长期高度垄断造成的,这是制度层面的,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现存的经济体制带来的问题就否认了高铁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刘志军的落马和铁道部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是政府对一些垄断行业的高度干预带来的必然结果,正所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但中国凭借高铁这项技术打开了欧美市场这一事实不容否认,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要功过分明,不能否认铁道部过去几年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高铁的运行很大程度上还是造福国民。
  如今,我们陷进了极易全盘肯定或全盘肯定的误区,当一个人、一个公司、 一个行业甚至一个部门遇到困难时,极易被全盘否定,中国人“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这种思想极为不道德,是制约中国经济和平崛起最重要的文化梏酷试想,如果我们铁路部门惧怕风险,惧怕失败,惧怕舆论的挑战,惧怕被否定,那我们国家仅仅铁路系统的发展就会止步不前,何谈其他领域的发展,何谈走向世界?我们如何还有推陈出新的勇气和动力?当我身处海外,看到外国人对中国高铁充满肯定的评价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大公国际对铁道部的评级科学、客观
  首先,信用评级不是“花钱买评级”。大公国际对铁道部的资信评级并无不妥,这就如同标准普尔将美国的主权信用降级是事出有因一样。有人认为,大公国际这次对铁道部的AAA评级超过了其对中国本币的主权信用评级AA+,一个政府部门的信用竟然高过了国家,自相矛盾,难免让人想到中间有“花钱买评级”的造假行为。但这种说法已经得到了澄清,信用评级机构不是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公开招标,价高者得,而是先收取费用后再出评级结果,那么“花钱买评级”一说也就不攻自破。
  其次,铁道部与国家的信用评级适用的范围不同。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是用于进行国际融资活动的,而铁道部的信用评级用于在国内发债融资,其参照的主体就是本国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与国家没有关系,如果铁道部要在国际上进行融资,那么大公国际会重新进行评估。
  再次,铁道部的背后有中国强大的财政作为支持。中国的财政收入每年都在高速增长,并且握有大量的美国债权,只要国家不破产,铁道部就不能破产,其还本付息的能力就不会变。
  最后,社会公众对于铁道部这次评级结果的嘲弄也是源于温州高铁事故的发生,高铁与铁道部均遭到非议,但这不能改变铁道部强大财政支持的事实,公众的非议也正是中国“墙倒众人推”的真实写照。任何有一点经济学常识和评级知识的人,都会认为大公国际对铁道部的评级是科学的,我们也正需要一个像标准普尔一样的中国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而大公国际是可以胜任的。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错误思想。公众不要仅仅因为某一方面出问题,就失去了理性思考、鉴别优劣的能力,失去了对铁道部、高铁的信任,毕竟高铁是一个值得肯定的项目,铁道部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也是为了投资到实体经济领域,造福国民。高铁事故的重大性在于它折射出中国高铁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运行的安全性,还有如何预防事故及发生事故后的调查与善后工作。温州动车事故调查小组公布了事故最新的调查结果,称事故是人为的责任和管理问题,动车的技术不存在问题,即使信号灯在当时出现了错误,如果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调度得当的话,事故也不会发生了。由此可见,我们更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偶然的事故、个别的腐败、体制的阻碍、公众的误解,就否定了高铁技术成功的必然性。而且由于现有技术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加上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客观情况的存在,还不能要求高铁刚开始就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教育管理,严防事故的发生,即使难以控制,如果我们能像美欧日等国家那样,在每次出现事故后都能仔细调查,不漏掉每一个细节,认真分析原因,找出根源,努力改进,给民众一个交代的话,那么高铁就会继续完善和健康成长,保持遥遥领先的国际地位。
  此外,高度的垄断必然造成监管真空和腐败牟利,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垄断对大公司整体实力优劣的影响,而以“墙倒众人推,破鼓萬人捶”的氛围压制高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世界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过程中,阻止仅有的高新技术走出国门,这才是中国最大的损失。因此,我们要努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的职能,让政府逐渐退出经济活动,从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变为“守夜人”,减少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高度的行政性垄断带来的腐败,最终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不断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话语权。
  我们的国人该深思了,特别是对“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这种传统文化思想,该反思了。
  作者刘纪鹏教授系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付宇系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