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弱酸性减阻降黏剂

来源 :钻井液与完井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聚合物由于抗高温、耐盐、功能多样化等特点,成为固井外加剂的主导材料,但由于其分子量大易导致体系黏稠度大,流变性难以调节,采用传统减阻剂作用较弱。针对此问题,根据微观结构设计,通过研选和合理复配,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弱酸性减阻降黏剂,并对其进行了实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减阻降黏剂可明显降低以合成聚合物为主剂的水泥浆体系的黏度,表观黏度降低率可达40%以上,显著改善水泥浆的流变性能,且对水泥浆稠化、强度等性能无不良影响,稠化时间之比为1.0~2.0,抗压强度之比不小于0.9,综合性能良好。
其他文献
塔西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钻探过程中普遍发生井漏、卡钻、划眼、坍塌、遇阻、溢流等复杂情况,其中井漏发生高达30余次,卡钻发生10余次,钻井周期最长达719 d,严重制约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为了改善塔西南地区复杂频发的情况,分析了该区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筛选,最终采用自主研制的钻井液用内核纳米乳液,其是以纳米SiO2为内核的纳米乳液,粒径D50分布在100 nm左右。其油相可以抑制黏土矿物的膨胀,并且在孔隙以及裂缝中形成“软+硬”封堵
谐波责任划分是谐波治理的基础,电网节点、容量不断增加使得谐波责任划分变得越发困难。为此,提出将图论应用于电网谐波存储和计算并给出具体实现方法。首先,根据现有电网中谐波监测终端不能全覆盖的情况,建立谐波状态评估模型并利用信赖域进行模型求解。然后,给出谐波责任划分的指标谐波贡献度计算方法。最后,在多种线路规模下开展图数据库与关系型数据库运算速度测试,并以浙江电网某220 kV变电站拓扑为例仿真验证所提谐波责任划分算法的正确性。
光刻是一种利用曝光、显影和刻蚀等工艺将光掩模上的图形转移到衬底材料上的工艺,是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中的重要步骤。其中,在光刻胶层刻画图形时,主要涉及材料为光刻胶、显影液。在G线(436 nm)、I线(365 nm)光刻工艺中,光刻胶主要是酚醛树脂-重氮萘醌体系,显影液一般采用2.38 wt%的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水溶液;在193 nm、极紫外(EUV)光刻工艺中,光刻胶主要为含有酯基的聚合物-光致产酸剂(PAG)体系,此外由于接触的界面张力以及膨润问题,显影液中需要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本文主要介绍几
长庆油田洛河水层固井水泥环腐蚀后引起水泥环渗透率升高,造成洛河水层固井套管腐蚀严重,套管腐蚀穿孔导致油井含水率上升,注水井水驱动用程度低,注采井网失调。为此,在常规固井水泥基础上,加入环氧树脂乳液非渗透剂及由阻锈材料和抑菌材料组合而成的缓蚀剂,减少固井水泥的腐蚀性和渗透率,降低套管腐蚀。固井水泥样品渗透率实验表明,在低密度水泥中加入10%非渗透剂和2%缓蚀剂,水泥石样品渗透率从0.075 mD降低到0.021 mD。在常规密度水泥中加入10%非渗透剂和2%缓蚀剂,水泥石样品渗透率从0.041 mD降低到0
燃煤发电厂传统制粉系统采用工频异步电动机驱动,当运行时间较久导致系统参数变化后,容易出现制粉系统出力降低、电耗增大等问题。为了研究磨煤机转速、加载力、煤粉细度和磨煤机出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磨煤机电动机采用稀土永磁电动机和中压变频器后的运行方式,设计一系列试验方案测得改造后制粉系统在不同转速、不同工况下的指标,根据试验结果给出磨煤机在轻载、中载、重载下的转速设定推荐值,指导磨煤机驱动系统的优化运行。
针对威远地区页岩气井W-X1井长水平段钻进时存在井壁失稳、漏失以及摩阻较大等问题,以多氨基页岩抑制剂HCA-3、复合封堵剂和高效润滑剂RMLUB-1为主要处理剂,研制了一套适合该区块页岩储层的强抑制防塌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较低的滤失量以及较好的润滑性能,能够满足页岩储层水平井钻井施工对钻井液性能的基本要求;该钻井液体系与其他水基钻井液相比,其能够更好地降低页岩岩样的Zeta电位值,具有更强的抑制能力;该钻井液体系的高温高压PPA滤失量和滤失速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不仅商业效益明显而且环境效益突出。将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退役动力电池进行重组用于储能时,面临电池参数差异大、“木桶效应”明显等问题,进行并网时,易导致相内不均衡。针对该问题,以MMHC(模块化多电平混合换流器)储能变换器为硬件基础,考虑电池SOC(荷电状态),采用一种SOC分层控制方法进行相内均衡控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达到解决不同品牌、不同规格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相内均衡的要求,延长了退役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寿命。
根据电力系统失步运行的特征,并结合线路差动保护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两侧电气量的失步保护判别新方法.该判别方法利用线路两侧的电压量计算两侧角差和滑差,根据角差和滑差的
沿海某火电厂采用敞开式二次循环冷却方式,通过在循环冷却水中投加缓蚀阻垢剂与控制碱度的方法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率并降低结垢风险。为确保循环冷却水系统安全、经济、环保地运行,开展循环冷却水缓蚀阻垢剂性能评估。通过动态模拟试验,研究现有缓蚀阻垢剂对循环水极限浓缩倍率的影响,并通过控制碱度的方法增大循环水的极限浓缩倍率,评估缓蚀阻垢剂在不同浓度和不同碱度条件下的缓蚀阻垢性能。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优化的系统运行方案。
对比了国内外火箭低温上面级的主要技术特征,梳理了关键流体管理技术,对低温推进剂空间热防护技术、在轨气液分离技术、在轨排气技术开展了调研与进展分析。指出新型被动热防护技术应用于上面级可显著拓展上面级的适用范围。热防护技术与上面级结构优化、空间流体管理集成使用可显著降低低温推进剂蒸发损失。金属网幕表面张力式气液分离装置在实现低温推进剂,尤其是液氢全液获取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热力学排气系统可实现无夹液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