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形成过程的历史考察

来源 :实事求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l929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传统生产力理论及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这一课题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形成过程可分为理论萌芽时期、理论形成时期以及理论体系化时期。
其他文献
新疆是一个多宗教流行与并存的边疆地区,宗教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特殊力量。当前,新疆宗教主要通过无形的意识形态形式和有形的宗教组织和宗教行为两个路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
乙酸对鸭跖草种子萌发试验的结果表明:乙酸对鸭跖草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乙酸浓度为0.01 mol/L时,萌发抑制率为68.4%;0.020 mol/L时,萌发抑制率为87%;0.025 mol/L时,萌
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耕地密集型农产品有较大影响,而要使我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提升竞争力,关键是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代化程度。通过对中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比较,作者认
通过对891钛肥,活力素等微肥对大豆增产效应的研究,明确了各种微肥对大豆的肥效及其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891钛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最好,比CK增产12.9%,经济效益最高,投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