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Sentinel-1遥感数据,采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集,并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剖分的特征跟踪与模式匹配结合算法,通过建立三角形网络并有效结合两者的优势,既提
【机 构】
: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模式识别与智能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工业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1266),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Y1815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G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Sentinel-1遥感数据,采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集,并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剖分的特征跟踪与模式匹配结合算法,通过建立三角形网络并有效结合两者的优势,既提高了算法效率,又使海冰漂移矢量具有更均匀的空间分布。同时,研究了HH极化及其数据强噪声区域下该算法的适用性。不同极化数据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算法所得海冰漂移矢量不仅有更高的覆盖率,而且均方根误差降低了约10%,提高了检测精度。面对噪声稳健性的增强,即使在条带噪声的干扰下,检测准确率仍可高达98%,可见该算法对两种极化方式具有普适性,从
其他文献
球体由于其旋转对称性和成像不变性,在双目视觉系统中作为球型靶标具有独特优势。然而球体在像面的成像一般是椭圆,而不是标准圆,其椭圆中心与球心成像点并不是同一个点,这就会对球心的空间定位带来误差。为了找到真实的球心成像点坐标以提高球心的定位精度,建立并分析了空间球的成像模型。基于针孔成像模型和透视成像原理,提出了一种球心成像点的高精度定位方法。该方法结合相机焦距,对边缘点进行畸变校正后可直接拟合出球心
针对当前局部立体匹配视差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二次引导滤波模型,并应用于局部立体匹配算法。在新设计的二次引导滤波模型中,将第一次引导滤波的输出图像作为第二次引导滤波的引导图像,克服了传统引导滤波的缺陷,抑制了噪声。在代价聚合阶段引入二次引导滤波,使用跨尺度框架聚合各尺度的匹配代价,进一步提高算法匹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二次引导滤波的局部立体匹配算法在Middlebury测试平台上对标准立体图
提出一种反锐化掩模(USM)锐化检验方法。采用局部二值模式方法(LBP)检测图像边缘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然后检测图像是否被锐化。针对不同的锐化强度,对比不同LBP检测模式,筛选出最优检测方式。实验结果表明,LBP方法能达到较好的USM锐化检测效果,其中旋转不变模式的检测效果最好,在弱锐化情况下检出率仍能达到90%,优于现有文献中各类方法的检测性能。
一束光通过屋脊棱镜,在镜内会被分为两条路径传播。两条路径偏振传输特性的差异,导致了零级衍射光斑的分裂现象,严重影响了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为了弄清楚这种分裂现象,利用相干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被用于结构裂缝的监测,其中主要包括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光纤布拉格光栅技术,分布式光纤裂缝传感技术——基于瑞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