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评价体系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hi9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经过近几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体育评价体系已与新体育课程所需要的新的评价理念不相适应。目前,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更趋于合理化、人性化,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初中 体育教学 评价体系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各门学科注入了活力。同时也给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曾经历过几次评价方法的改革,至20世纪末,体育课程的评价与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但由于改革中的各方面的原因,评价体系仍然有模糊性,缺乏可操作性。所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确定评价标准,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一)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解程度
  一个教师对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解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工作方向。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課程目标也是直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应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等方面是否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学生喜欢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程度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教学的表演能力,扮演的角色是主角,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则很少考虑。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将十分重视学生喜欢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程度。因为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只有这样,体育课的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
  (三)教师创造性的工作能力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的一些体育教师习惯于墨守成规,不思创新,加之我们以往只能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去教学,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基本上大同小异。未来的体育课程将给予体育教师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鼓励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
  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一)“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
  传统上,对一堂课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声音是否洪亮有力、哨音吹得是否富有节奏感受、动作示范是否准确……做好这些方面似乎无可非议。然而,如果我们思考一下,学生究竟学到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是否在平时的教学中便于推广和实施?
  (二)“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
  在平时的体育课上,特别是在体育公开课上,教师为充分显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往往充当“主角”,学生仅是“配角”。多数公开课为迎合评委的口味而精心设计,课堂上展示的是教师的个人表现能力,并不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然而,我们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满足教师的个人表现。
  (三)“只达到体能和运动技能目标”的课不是好课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目标是否达成,从而使这一目标似乎成了体育课程中的唯一标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学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乐趣,并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是好课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虽然离不开运动技能的教学,但它不等于技能教学。现行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工具和方法单调的问题,这种评价体系挫伤了许多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许多学生体育学习的进步和发展。未来的体育课程将注重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提倡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以及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的方向转变。
  三、对学生的评价
  (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多种标准,结合使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应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即可制定评价等级标准和评分标准;既可制定有关测试成绩的绝对性标准,又可制定进步幅度的相对性标准。将各类标准的评价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实现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多元化。激发和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以激励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要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增强标准的适应性。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教师不能以学生一时的学习表现来断定其终身的发展情况。体育教师应从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并通过相应的评价,促使学生跨上不断发展的阶梯,跃入成功者的行列。在学习评价过程中,体育教师决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而是要从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采取激励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其主动全面发展。
  (三)要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由于在体育学习实践中,许多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创新能力等学习目标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学校应利用计算机的存储记忆特点,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测试记录和评价结果都记录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以真实记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体育学习所发生的变化。当一个阶段结束时,体育教师可以从成长记录中调出与本阶段体育学习相关的内容,发放给学生和家长。为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以便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变学习策略。
  四、结语
  学校体育是全体学生的体育,只有根据全体学生的现在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切身需要,从目标、内容和实际操作的评价上全面进行改革,才会使学校体育突破传统观念,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E.coli O157∶H7鞭毛蛋白H7抗原(flic基因)表位进行分析,筛选抗原表位较富集的片段;优化基因序列,使其适合在原核载体中表达并化学合成序列。构建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养的重要过程,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本文对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创新改革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技工学校教学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特点出发,提出了移动互联网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及应用对策,意在促进新型的、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实施。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高校体育 研究  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特点  (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是新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
运动训练学是以体育运动为发展基础的现代学科,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是高中体育运动的重点.随着高中体育运动选项教学的不断推进,学生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教育部门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力求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不仅仅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而且需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校等教育部门而言就需要重视体育教学。目前,在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励理论可以有效地改变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篮球是一项可以调动身体各方面技能的体育活动,也是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初中生身体素质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并对如何开展合作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合作教学 初中篮球教学 应用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让合作教学这一模式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