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afe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共犯的全部中止,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争议。部分中止是指在共犯中有的共犯符合中止犯的条件,有的不符合中止犯的条件。但是,对于部分共犯中止的认定标准,我国刑法理论界尚存在争议。
  关键词:共同犯罪;犯罪中止;认定
  共犯的中止可以分为全部中止和部分中止。全部中止包括二种情况,意识在共同犯罪的过程中,所有的共犯一致自动地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自然同单独犯一样,各个共犯都成立犯罪中止;二是只有部分共犯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并且成功地劝说其他共犯放弃犯罪,以致共同停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对于共犯的全部中止,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争议。部分中止是在再共犯中有的共犯符合中止犯的条件,有的不符合中止犯的条件。但是,对于部分共犯中止的认定标准,我国刑法理论界尚存在争议。
  笔者认为,认定能否成立“共犯中止”,同样应当从犯罪中止的构成特征,即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有效性四个方面来认定。共犯中止与单独犯的中止构成条件在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特征的认定上并无太大出入,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性”特征的理解上。如何认定共犯中止的有效性特征显然是界定共犯中止是否成立的关键。在单独犯的场合,只要行为人能有效地防止本人行为可能造成的犯罪结果发生,就具备有效性。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部分犯罪人执意要把犯罪进行到底,部分自动放弃犯罪的人具备何种条件才能具有“有效性”?对此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主观说、客观说和共同正犯关系的脱离(折中说)三种不同学说。客观说偏重于结果无价值;主观说强调主观方面;共同正犯关系的脱离(折中说)是以客观说为基础的主观说。”具体又有五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共同犯罪行为具有整体性特征,那么,其犯罪中止的有效性也只能以整个共同犯罪是否最后达到完成状态来确定,个别共犯意图中止犯罪,必须在停止自己犯罪的同时,迫使其他共犯停止实施共同犯罪行为,或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倘若没有产生这种效果,共同犯罪终已完成时,个别共犯的犯罪中止就不能成立。
  第二种观点认为:共同犯罪行为虽然具有整体性特征,但实际上是由每个共犯的独立行为组合而成的。其中个别共犯自动停止犯罪,就与共同犯罪完全脱离了关系,之后与其他共犯的行为就不再有任何关联,因此,其自动停止犯罪就应该被视为犯罪中止。
  第三种观点认为:除主犯外,其他共犯中止的有效性,应以行为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为限。如果努力阻止其他共犯继续实行犯罪,但因能力有效阻止无效的,仍可成立犯罪中止。
  第四种观点认为:共犯中止的有效性,应以他是否有效地切断自己以前的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如果个别共犯以自己消极或积极的行为确定已切断其以前的犯罪行为同以后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即使共同犯罪的危害结果最后由其他共犯促成发生,亦能成立中止犯。
  第五种观点认为:判断犯罪中止有效性的标准是中止者必须使自己的行为与整体的共同犯罪行为解体,即主观上切断与其他共犯之间的共同故意联系,客观上抵消自己先前行为对共同行为所起的合力作用,使之消除对犯罪形成既遂的原因力。
  那么如何评价上述各观点呢?笔者认为,既然是共犯的犯罪中止,那么久既要考虑到共同犯罪的整体性,又要考虑到各个共犯的相对独立性;既要考虑到共同犯罪的特性,又要考虑到犯罪中止的特性。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合理性在于把握住了共同犯罪的整体性,其强调各共犯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关系,局限性表现为忽视了共犯的相对独立性。这种观点对于共犯中止的成立条件要求过于苛刻,标准过高。这实际上是堵塞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之路,不利于实现鼓励犯罪分子悔过自新,尽早停止犯罪的刑法目的,从而削弱了犯罪中止制度的积极作用。第二种观点只强调共犯的独立性,则忽视了共同犯罪的整体性。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主客观上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部分共犯仅仅是消极地自动停止自己的犯罪行为,是不可能切断同其他共犯之间的相互联系,他的先前行为仍然与其他共犯的行为有着联系,危害结果中仍然包含着其先前行为的原因。因此,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其抹煞了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的区别,降低了共犯中止的成立条件,有滥用犯罪中止制度之嫌。第三种观点合理之处在于,其注意到了共犯中止与单独犯中止的有效性认定上应有所区别,但没有考虑到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不同地位、作用,从而使犯罪中止有效性的认定不甚明确。第四种观点强调共犯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被切断,以此作为共同犯罪中止成立与否的标准,以及在表述时结合了中止形态理论,考虑到了共同犯罪和犯罪中止各自的特殊性,故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观点仅仅是从客观方面来分析的,忽略了犯罪主观方面。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不仅要求客观行为方面的切断,还要求主观方面的切断,因此本观点仅强调客观而忽略了主观的做法是片面的。
  笔者赞同第五种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主观上要切断与其他共犯之间的共同犯罪意识的联系,客观上要抵消自己先前行为对共同犯罪行为所起的合力作用,其综合考虑了共同犯罪人成立犯罪中止在主客观方面的要求,符合我国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是比较正确的观点。共同犯罪是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故意的支配下,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为完成同一犯罪目的而进行的犯罪,他们的行为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由于共同犯罪人主客观的共同性,各共犯具体的主客观情况都丧失其独立决定行为性质的作用。再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上看,无论分工和参与程度如何,各个共同犯罪人的危害行为都与危害结果有因果关系。部分共犯自动停止犯罪,如若成立犯罪中止,就必须在主观上切断与其他共犯的共同故意联系,消除自己对整个共同犯罪的影响,使其他犯罪人明确认识到已经失去了该犯罪人的参与和支持。
其他文献
新材料产业是构成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国内已经构成新材料产业巨大的市场,但更需要高精尖的新材料产品。
TOP-METAL is located in China recognized as a leading supplier, manufacturer and distributor union in providing piping solutions for oil and gas company and oth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控制丹参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1632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病因,预防低血糖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与患者低血糖发生相
面对国内经济下滑与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可以采取“一保两控”来应对当前的种种挑战
“隐私合理期待”标准继著名的卡兹案后成为了美国法律上判断政府干涉公民的行为是否构成搜查的标尺。换言之,搜查行为的界定,其重心被放至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上。根据最高法院
摘要:摆脱惯性可能是困难的,探索、创新可能是痛苦的,但这是领导者所能选择的唯一的道路。因为领导就是引导、带领,方向是决定命运的,而只有创新才能保证方向。  关键词:领导决策者;创新;意识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的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则认为,活力和忍耐力是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且把此排在领导素质五条中的第一位。他说,第一,这种品质有助于获得难能可贵的经验和知识。第二,活力是产生个人魅力
目的评价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其中20例行常规治疗(常规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结果高压氧组显效35例,有效6例,好转率100%,平均住院日52.3d。而
“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刚发生不久,哪有那么容易回暖?如果这么容易回暖,这个危机就白来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严重威胁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对此启动了高达4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