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就是以强烈的时代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机制、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并服务于经济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运用全新的思维、理念和举措,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突出职工的主体地位
坚持思路创新,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现代煤矿企业制度的创新之中。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宣传教育的层次性,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信息革命的步伐和人们的生活步伐。谋划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根本体现。我们在谋划长远规划和制定近期规划措施时,一定要坚持思路创新的原则,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和创新中提高。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从思想与心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从心理科学的新视角上,综合地、立体地看待问题,准确地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给职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几年来,不少企业在完善心理疏导机制、提高工作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要强化对社会舆情和员工思想状况的关注,加强员工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员工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畅通信息渠道,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求各级管理者在制定政策实施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要求我们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关心群众的疾苦与冷暖,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切的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要求我们做到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群众。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突出方法理念的突围
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以崭新的时代内容,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观念,占领新领域,创造新方式,开拓新思维,以创新求发展。要着力在启发被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上下工夫,把法律赋予的职责、党和人民的期望化为自觉意识和激励力量。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从小事着手、细处着眼,与职工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及时解决职工存在的思想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忌空洞的说教。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对被教育者实实在在的关爱和对被教育者踏踏实实的服务上,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它们的利弊得失,继而实现其思维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对经济社会的引导、保证、服务功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工作的同频共振。
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阵地建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设一些互动性的栏目,制作一批思想性高、趣味性强、适用于网络运行的多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以主流思想教育内容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要高度重视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与影响,认真研究、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企业职工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要用信息技术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手段,用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与想象力,最大限度调动他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参与性,提高信息接受的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运用现代科技、新兴媒体等新手段、新载体,形成具有多学科支撑、多形式承载、不断完善发展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确保实效性中,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同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由单向的“强制压服式”向双向的“引导式教育”转变。重点要坚持“三性”,实现“五个转变”。坚持“三性”:一是坚持务实性。二是突出指导性。三是着力超前性。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虚事向实事转变,将职工的学习活动与经济工作相结合,提高教育实效。二是由上向下转变。主管部门的活动应少而精,重在引导和示范,所属部门要结合实际,重在落实。三是由一般宣传向重点宣传转变。四是由工作时间向业余时间转变。五是由硬性灌输向形象灌输转变。适应人的思维发展规律,有目的地对教育者施加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以期改造人们的思想,进而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
三、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掌握几个方法
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学会积极引导,而不是试图左右人们的思想;二是强调交流互动,而不是单向灌输;三是解放人的思想,而不是束缚人的思想。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我们应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施分层分类教育。二是采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变成生动的事实,把正确的导向体现在丰富的活动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三是持之以恒。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应抓好日常工作,关注点点滴滴,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四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既关心群众的思想实际,努力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开其思想疑惑;又关注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努力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五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学会心理调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态预测和心理预警,加强社会沟通,畅通交流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着重从两方面开展:一是要从实际出发,体现时代精神,满足职工需求,既有针对性,又有层次性;二是要着眼于基层,立足于百姓,针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来开展。首先围绕中心工作解疑释惑。企业改革与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职工群众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做出明确的解释和回答。因此,政工干部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深入浅出地对员工进行说服和解释,增强干部员工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及时理顺职工情绪、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其次,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孤立地去做,而是要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最后,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教育。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是与自己有直接切身利益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着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态度、疑问或模糊认识,也关系着群众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政工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把人看作能动的、有创造力的主体,把外在教育引导与人们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人们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潜能。应培养人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判断,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让人们感受生命、体验美好、追求崇高,让人们在感动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在此基础上,应把握好四个“更加注重”,即在管理上更加注重服务,在对象上更加注重个性,在教育上更加注重实效,在时空上更加注重全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突出职工的主体地位
坚持思路创新,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现代煤矿企业制度的创新之中。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宣传教育的层次性,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信息革命的步伐和人们的生活步伐。谋划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根本体现。我们在谋划长远规划和制定近期规划措施时,一定要坚持思路创新的原则,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和创新中提高。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从思想与心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从心理科学的新视角上,综合地、立体地看待问题,准确地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给职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几年来,不少企业在完善心理疏导机制、提高工作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要强化对社会舆情和员工思想状况的关注,加强员工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员工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畅通信息渠道,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求各级管理者在制定政策实施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要求我们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关心群众的疾苦与冷暖,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切的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要求我们做到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群众。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突出方法理念的突围
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以崭新的时代内容,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观念,占领新领域,创造新方式,开拓新思维,以创新求发展。要着力在启发被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上下工夫,把法律赋予的职责、党和人民的期望化为自觉意识和激励力量。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从小事着手、细处着眼,与职工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及时解决职工存在的思想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忌空洞的说教。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对被教育者实实在在的关爱和对被教育者踏踏实实的服务上,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它们的利弊得失,继而实现其思维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对经济社会的引导、保证、服务功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工作的同频共振。
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阵地建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设一些互动性的栏目,制作一批思想性高、趣味性强、适用于网络运行的多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以主流思想教育内容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要高度重视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与影响,认真研究、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企业职工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要用信息技术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手段,用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与想象力,最大限度调动他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参与性,提高信息接受的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运用现代科技、新兴媒体等新手段、新载体,形成具有多学科支撑、多形式承载、不断完善发展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确保实效性中,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同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由单向的“强制压服式”向双向的“引导式教育”转变。重点要坚持“三性”,实现“五个转变”。坚持“三性”:一是坚持务实性。二是突出指导性。三是着力超前性。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虚事向实事转变,将职工的学习活动与经济工作相结合,提高教育实效。二是由上向下转变。主管部门的活动应少而精,重在引导和示范,所属部门要结合实际,重在落实。三是由一般宣传向重点宣传转变。四是由工作时间向业余时间转变。五是由硬性灌输向形象灌输转变。适应人的思维发展规律,有目的地对教育者施加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以期改造人们的思想,进而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
三、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掌握几个方法
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学会积极引导,而不是试图左右人们的思想;二是强调交流互动,而不是单向灌输;三是解放人的思想,而不是束缚人的思想。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我们应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施分层分类教育。二是采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变成生动的事实,把正确的导向体现在丰富的活动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三是持之以恒。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应抓好日常工作,关注点点滴滴,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四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既关心群众的思想实际,努力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开其思想疑惑;又关注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努力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五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学会心理调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态预测和心理预警,加强社会沟通,畅通交流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着重从两方面开展:一是要从实际出发,体现时代精神,满足职工需求,既有针对性,又有层次性;二是要着眼于基层,立足于百姓,针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来开展。首先围绕中心工作解疑释惑。企业改革与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职工群众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做出明确的解释和回答。因此,政工干部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深入浅出地对员工进行说服和解释,增强干部员工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及时理顺职工情绪、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其次,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孤立地去做,而是要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最后,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教育。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是与自己有直接切身利益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着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态度、疑问或模糊认识,也关系着群众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政工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把人看作能动的、有创造力的主体,把外在教育引导与人们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人们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潜能。应培养人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判断,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让人们感受生命、体验美好、追求崇高,让人们在感动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在此基础上,应把握好四个“更加注重”,即在管理上更加注重服务,在对象上更加注重个性,在教育上更加注重实效,在时空上更加注重全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