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ykxc1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束缚人民思想、培养忠实于自己的奴才的得力工具。自唐代创始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对它颇为重视。清朝的满族统治者自始至终都十分注重对人民思想的钳制和对知识分妇的控制,一方面继续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以功名富贵引诱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充当其爪牙,对于那些尚在徘徊、观望中的“高人”“名士”,更特地开设“博学鸿词科”,煞费苦心地加以笼络,使之成为自己忠实的奴才;此外还招集学者编纂类书、丛书,
其他文献
作品应该具有完整性,这是由文学创作的美学法则所决定的。人类的艺术活动是从精神上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体现着人从整体上认识现实对象的审美要求。短篇小说创作中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