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三隧道股骨端带鞘挤压钉固定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tky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三隧道股骨端带鞘挤压钉(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30例ACL损伤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7~45岁,平均28.6岁;左膝12例,右膝18例;运动伤14例,车祸伤16例;急性损伤19例,陈旧性损伤11例。移植物均使用自体腘绳肌腱,股骨端采用Femoral-Intrafix固定系统,胫骨端采用Milagro Interference Screw双隧道挤压固定。术后分别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m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和Lysholm评分评价主观膝关节功能,应用Lachman和Pivot-shift试验及KT-1000测量客观评估膝关节稳定性。

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4.71±1.60)个月,术后无一例发生固定钉脱落、下肢深静脉血栓、移植物再断裂及关节感染。末次随访时Lachman征Ⅰ度阳性1例,其余患者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及Lachman征均为阴性;30例患者关节活动度正常。Lysholm评分、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67.51±4.92)分和(62.31±5.4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96.41±6.31)分和(95.61±6.3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KDC评分,优2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3%(28/30)。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稳定性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屈膝30°时KT-1000为(7.62±1.25)mm,屈膝90°时为(5.43±1.21)mm;末次随访时KT-1000屈膝30°时为(1.53±1.02)mm,屈膝90°时为(1.07±1.02)mm。

结论

关节镜下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ACL是一种可靠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内固定牢固,近期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无骨性阻挡的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治疗42例无骨性阻挡的MasonⅡ、Ⅲ型单纯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22例;年龄15~51岁,平均(32.32±13.62)岁;左侧18例,右侧24例;MasonⅡ型33例,Ⅲ型9例。首次就诊时间在伤后3 d以内。应用短期制动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口服镇痛药物以减轻
期刊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rn第一次知道西双版纳,是小学时读的一篇课文,叫《难忘的泼水节》.讲的是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
期刊
期刊
从2008年下半年起,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平安煤矿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着力开辟重点产煤大省的技术服务市场,创建技术服务示范点,辐射影响,孵化发展.2009年2月,在
目的 探讨白介素 4 (IL 4 )基因修饰对儿童实体瘤多药耐药 (MDR)的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IL 4基因导入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 ,采用MTT生物活性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或自体软骨移植术治疗肘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肘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30例,其中22例获得超过1年随访,男20例,女2例;年龄12~19岁,平均15岁;均为单侧发病,且均为主力侧肢体。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肘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针对肘关节骨软骨不同损伤范围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即损伤直径<1 cm行微骨折处理,损
随着我国石油开采的快速发展,目前石油工程的关键环节就是针对石油地质和录井的充分协调,这样才能够保障我国石油工程的高效发展,进一步稳定石油产能,本文通过对于石油地质与
如果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金风科技可以成功在香港上市,那么它将成为中小板首家“A+H”的公司,并将成为香港市场2010年第二大IPO,仅次于2月俄罗斯铝业174.4亿港元的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其重大项目部在各方面的协助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跟踪国内外公路动、静态称重系统(WIM)的技术发展,致力于开发适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