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关节镜下三隧道股骨端带鞘挤压钉(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30例ACL损伤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7~45岁,平均28.6岁;左膝12例,右膝18例;运动伤14例,车祸伤16例;急性损伤19例,陈旧性损伤11例。移植物均使用自体腘绳肌腱,股骨端采用Femoral-Intrafix固定系统,胫骨端采用Milagro Interference Screw双隧道挤压固定。术后分别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m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和Lysholm评分评价主观膝关节功能,应用Lachman和Pivot-shift试验及KT-1000测量客观评估膝关节稳定性。
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4.71±1.60)个月,术后无一例发生固定钉脱落、下肢深静脉血栓、移植物再断裂及关节感染。末次随访时Lachman征Ⅰ度阳性1例,其余患者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及Lachman征均为阴性;30例患者关节活动度正常。Lysholm评分、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67.51±4.92)分和(62.31±5.4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96.41±6.31)分和(95.61±6.3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KDC评分,优2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3%(28/30)。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稳定性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屈膝30°时KT-1000为(7.62±1.25)mm,屈膝90°时为(5.43±1.21)mm;末次随访时KT-1000屈膝30°时为(1.53±1.02)mm,屈膝90°时为(1.07±1.02)mm。
结论关节镜下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ACL是一种可靠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内固定牢固,近期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