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创作和演奏研究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a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鸟朝凤》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它的主要演奏乐器包括笙、唢呐等,唢呐是一种中国古老的乐器。王建中的钢琴曲《百鸟朝凤》保留了一些中国传统的演奏风格,但是还结合了西方的一些元素,利用钢琴来模仿中国乐器演奏。钢琴曲《百鸟朝凤》优美动听,意味深长。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的演奏技艺比较高超,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特点。本文对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钢琴演奏艺术及音色欣赏进行分析。
  关键词:王建中 《百鸟朝凤》 钢琴演奏艺术音乐欣赏
  王建中的钢琴曲《百鸟朝凤》是利用西方的乐器来模仿中国乐器,他有效地利用了西方乐器的声和乐,从而使得中西方的声乐有效融合在一起。不得不说这部作品是成功的,他在模仿过程中并没有丢弃中国音乐的演奏特色,而且还完美地结合了西方乐器的一些优点。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在改编中,深入挖掘了中国古典音乐该如何与时代相结合,该如何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发扬出去,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他对《百鸟朝凤》的改编保留了中国乐器演奏的原有特色,又加入了一些西方的元素。“全曲加入王建中老师的个人情感,演奏起来更有表现力,情感与激情流露在琴键之间。”[1]
  一、音色理念的建设
  音色理念的建设是人类在劳动中所形成的一种高级的理念,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音乐,它们在劳动中只会哼一些比较简单的曲调,人们一起哼一个曲调似乎就忘记了劳动的艰辛,还能轻松地完成任务。随着人们对音乐的思考和探索的深入,发现音乐其实很神奇,听过音乐之后心情会变得舒畅。到了现在我们所说的音色就是人类对事物所总结出来的一种音乐规律。它首先是关注事物的表面,然后随着对事物的了解开始关注事物的内在,最后总结事物的本质特征,这一过程就是对事物认识和改造的过程。音色在大脑的形成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输入阶段,第二个是记忆阶段,第三个是反馈阶段。因此,音色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人脑对音色进行分析和探讨,还要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这是人脑对音色构建的前提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音色形成的过程。
  (一)输入阶段。输入阶段是人脑形成对音色理解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人们进一步了解音色,人如果没有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音色在人脑的构建就是失败的。人类需要对音色进行总结归纳,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观察事物的表面,然后进行深入的了解,最后得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是一个对事物加工和改造的过程,是人类进一步理解音色的过程,也是一个透过表面看到本质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中,需要人类利用感官来感受,然后再了解事物的具体情况,最后大脑形成一定的反应。
  在音色的理解阶段需要选择高质量的音乐,高质量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的兴趣,在音响的选择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噪音当高质量的音乐,这样会干扰人的大脑。高质量的乐音可以唤起人脑对乐音的记忆,从而让人脑形成优质的音色概念,为输入阶段打好基础。音乐家曾经说过:“优质的音色可以提高人的鉴赏能力,低劣的音乐会影响人的鉴赏能力。”可见,优质的音乐对人的音色形成的重要性。在培养人脑音色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音响,为人脑建构一个开阔的音响系统。对人脑具体培训的方法有: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听一些优质的网络音乐,听音乐会,等等。所以,在输入阶段需要为初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首先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其次挖掘学习者对某一种音乐的兴趣,最后对初学者进行科学的培训,让初学者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这样才能识别出音色的好与坏。
  (二)记忆阶段。记忆阶段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阶段。记忆是对音色的记忆。记忆分为有意识的记忆和无意识的记忆。记忆过程最主要的是初学者对音乐的兴趣,有了兴趣记忆阶段也就成功了一半。一般情况下记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意识记忆,就是大脑在无形中对某一个事情进行了记忆,这个过程属于被动的过程,主要是一些零散的记忆。无意识的记忆不适合记忆一些复杂和系统化的知识,只适合记忆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如果要记忆一些稍微復杂一点的知识就需要有意识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人脑进行的有目的的记忆,属于主动的,非常有利于初学者对音乐知识体系的构建。例如小提琴演奏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温柔、轻快、热烈的,长笛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饱满、浑厚的。这种情况只有有意识的记忆才能把乐器的特点记下来,这些都是一些固定的特点,无论演奏者的技艺多么高超,乐器的音色特征是不会怎么变化的。因此,初学者可以通过记住乐器的音色特点掌握乐器具体的演奏特色。
  (三)反馈阶段。反馈阶段就是人对音色的思考阶段,反馈阶段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指人脑对音色做出的具体反应,而后做出的思考;另一方面指的是人脑对外部音色的接收,它会对音色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使得音色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百鸟朝凤》钢琴曲的演奏艺术
  (一)《百鸟朝凤》钢琴曲旋律的演奏艺术。通过旋律可以知道音乐的好坏,几乎每一部音乐作品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旋律。与旋律接近的就是节奏,节奏也是一部音乐作品所不能缺少的,而王建中的《百鸟朝凤》就是对传统的《百鸟朝凤》的旋律进行改编,从而创造出了不一样的《百鸟朝凤》。
  (二)《百鸟朝凤》钢琴曲的音色赏析。音色可以塑造一部音乐作品的形象,从而体现这部音乐作品的效果。《百鸟朝凤》钢琴曲中包含着独特的音色,它体现了对中国传统乐器的模仿,如唢呐、笙等。通过结合西方乐器钢琴,使得钢琴曲《百鸟朝凤》受到人们的赞扬。
  (三)《百鸟朝凤》钢琴曲音色特点分析。在弹奏钢琴的时候,触键的方法与作品的音色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王建中的《百鸟朝凤》把中华民族的乐器与西方的乐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借鉴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方法,营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色。王建中还利用钢琴模仿了虫鸟的叫声,通过大量的弦音营造出百鸟朝凤的气氛。他改编了不同的音色和音量,例如钢琴的刮奏是对民族乐器滑音的模仿,从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色效果。在演奏中既有弱化也有加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犹如中国的水墨画一般。
  我们常赞美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百鸟朝凤》在停顿的时候,同样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气息,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其实,中国也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创造了许多优秀灿烂的音乐文化,有着一套自己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意识。”[2]王建中的钢琴曲《百鸟朝凤》是利用西方的乐器来模仿中国乐器,他有效利用了西方乐器的声和乐,使得中西方的声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的改编对如何深入挖掘中国古典音乐元素、如何发扬和传承中华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的演奏技艺高超,给人以虚实相生的感受。
  参考文献:
  [1]赵靓.钢琴曲《百鸟朝凤》 艺术赏析[J].当代音乐,2016(17).
  [2]王冬霞.中国钢琴改编曲与钢琴音乐的艺术风格[J].当代音乐,2017(06).
  (作者简介:张浩,男,硕士,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和教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美术对舞台表演的呈现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舞台美术又由服装、灯光、音响、造型、道具等多方面因素组成。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舞台美术的作用,就要充分发挥这些具体环节的作用,同时注意各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关键词:舞美设计 整体性 舞台效果  舞美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布景、服装、道具、化妆等各种因素。如何发挥舞台表演与舞台美术
论坛专版兼顾时效与长效    今年,一些知名论坛的人大、政协板块开始成为网站常设内容。  四川新闻网、四川政协网的麻辣论坛与政协论坛展开合作。2011年四川省两会期间,该政协论坛发主帖“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诚邀广大网友‘网上议政’”,提供两会报道预告,向网民征集心声、提案线索,由记者直接带上两会与委员展开讨论;委员可以在此回应网民呼声,吸纳大家意见,有价值的线索还可得到反馈报道。结果,逾10万人次查
摘要:音乐剧起源于19世纪末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一种集戏剧、音乐及舞蹈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对表演者的声乐、舞蹈、想象力以及舞台感受力和把握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一些著名音乐剧曲目的分析,阐述声乐与舞蹈在音乐剧表演中的综合运用及其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声乐 舞蹈 音乐剧表演 应用  声乐与舞蹈是直接运用肢体语言传达情感的较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舞台表演能够收到更
背景和目的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其配体—基质细胞来源性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与骨髓巨核细胞系造血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近一两年研究发现,它们可以趋化
摘要:“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成为这个时代流行的名词。新媒体艺术源自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扩展。当前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新媒体艺术研究正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为后续学者进一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研究 概述  现如今,“新媒体艺术”这个新兴词汇已经逐渐成为当代艺术的新主流之一,而且势头强劲,逐步占据着
摘要: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民族声乐完美地融合了我国各个地区、各民族的传统音乐精华,传承其风格与唱腔技巧,表现出了革新精神和发展的规律性、多样性和内在性。民族声乐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地吸收理论知识,创造革新,将中国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底蕴。  关键词:民族声乐 传承 发展 技巧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受到洗礼并得到传承。但是,随着人们审美
摘要:舞蹈艺术是一门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技术技巧进行表演的人体艺术类型,而要想增强舞蹈表演的魅力和表现力,就需要注重在表演当中塑造良好的人物形象,增强舞蹈艺术表演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给观众带来直观的审美感受。舞蹈演员在实际表演当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演员自身具备完善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在表演实践当中积累多样化的技术技巧,进而将艺术演活,彰显舞蹈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关键词:舞蹈 人物形象 塑造  舞蹈
摘要:伴随数字媒体技术发展,传统的平面设计与增强现实技术结合的实例愈来愈多。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增强现实技术与平面设计结合的实例,探索数字技术用于书籍设计的优势与前景,重点研究数字化可视书籍信息、数字化可听书籍信息、数字化人机交互等设计方法,从而探索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书籍设计的新方法,让读者得到全新的阅读体验,挖掘新的消费群体,激活现代纸质媒介。  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 书籍创新 数字化 互动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