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研究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对比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 79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厄洛替尼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生存率、近期治疗效果、Karofsky得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生存期为(91.35±1.57)d,1年生存率为37.50%(15/40),2年生存率为5.00%(2/40),与常规组的(90.23±2.32)d、30.77%(12/39)、2.56%(1/3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Karofsky得分有效率62.50% 高于常规组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50%低于常规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采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安全有效,能提高Karofsky得分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开展城市货运特征量化研究,旨在摸清货物运输需求规模、掌握运输结构特点和规律.基于北京市2016年货运需求特征调查,使用样本数据对货运总量和结构数据进行计算进而开展多维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按照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
在高速公路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建设单位与利益相关方之间如何进行价值增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价值网模型,从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知识共享)、 竞争与合作视角对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