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的诗(三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xiao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捉迷藏
  为了不被找到,他把自己埋在玉米地里,
  玉米地上压着乌云。
  一個人喊,我看到你了,你自己出来吧。
  之前,他看过天气预报,暴雨马上就到。
  又一个人带着哭腔喊,你出来吧,我们认输了。
  幸灾乐祸在他心里咕咕冒泡。
  玉米叶子像大刀片子,左挥右舞。
  他嘿嘿一笑,嘻嘻哈哈的根须扎进了嘴巴里。
  他知道,要不了多久他会看见寻找他的人把煮
  好的玉米,端上桌。
  也要不了多久,他自己都很难把自己找到。
  钟表
  多年前的一个早上,他一觉醒来,
  发现自己成了一块钟表。
  妻子醒来后,看了他好长时间,
  然后把他挂到梳妆台旁边的墙壁上。
  没办法,他也只好像钟表一样,
  滴答,滴答,滴答…
  有一天,妻子化完妆正要出去,
  发现钟摆不再摆动。
  妻子走过去,打开钟表箱,
  在钟摆上用口红画了一朵小小的玫瑰。
  他好像被烫了一下,他觉得自己
  有必要承担起钟表的责任
  滴答,滴答,滴答…
  大象
  上班时,一头大象进入了他的脑袋,并且开始大踏步地走动。
  他像一棵柔弱的小树顶着一个大树冠,左摇右晃之后颓然坐在地上。
  这时领导推门进来,你这个懒货,又在偷懒。
  他说,一头大象在糟蹋我。说着他就挣扎着站起来。
  可大象根本没把领导放在眼里,依然大踏步地走动。
  他不堪其负,只能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来,装模作样地翻阅报纸。
  阿尔,原名杨永振,1969年出生于安徽利辛,工作生活于安徽宿州。有作品见于《诗刊》《诗歌月刊》《星星诗刊》《青年作家》等,曾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及其他选本。
其他文献
趴在树枝上的雪   干净,含蓄,像千年前   李清照刚刚搁笔的词   一团团,一阕阕   每一次在风中的颤抖   都在诉说人间的,离情别绪   应该告别了,用突然的坠落   鸟一样的瞬间展翅   化作树下的一小片湿   极为细小的噗噗声   敲响静夜的门窗   惊醒着,走入春天的泥土   一个人注定或可能的生活   一个人要背负多少厄运,   揭去多少伤疤,穿过多少迷人幻境,   才能握紧一根小小
祖国,这两个字的分量  显得过于沉重,沉重到  只能用十三亿双臂膀一起承担  祖国,这两个字的骨架  显得过于高大,高大到  只有珠穆朗玛的脊梁才能支撑  祖国,这两个字的光芒  显得太过耀眼,照耀得  九百六十万的领士一片晴朗  祖国,这两个字的感觉  显得太过庄严,庄严得  让日月途经的脚步,都放得很轻、很轻  让人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向您致敬  让蝴蝶扑闪轻盈的翅膀向您致敬  让高粱扬起红透的笑
鸟儿问答  与常来家中的鸟儿  朝夕相处了这么多年  至少我已经能听得懂  它们说什么  今天突然听见其中的一只  正在教育另外的一只  大意是什么你可以说  什么不可以说  我这才突然发现  过去它们还只是一群  不说人话的鸟  现在它们竟然变成了一群  不说真话的鸟  天问  (一)  到底是人类抛弃了  椅子  还是椅子  抛弃了人类  枯萎的花朵上  没有答案  风里也找不到  它只能在那
下午茶  提着裙裾上楼的人,和我一样  有诸多疑虑,她爱上了红茶  并且是我俩,爱上了下午茶  我在莲花洞取水,提着5L塑料桶  小推车假装熟练地滑到井沿  被一個女性的声音打断  我收紧自己,这才知道  那些延伸出去的触须  软软的,在海风中飘动  我骑车上桥,像桥下人的老父亲  摇摇晃晃,蕉林里那个拿铁锹的人  啐了一口,紧接着  是赶去海关报税的年轻人  不是一个,是一大群  那个虚伪的中年
灵魂保健术  在北京,曾与马永波去中央美院见另一个诗人西川。他所在的学院在一个乱糟糟的马路边,院子里没有一件东西摆放在它应该的位置。潦草得让人联想到一个倒闭的工厂。我想到西川为什么要写作他的诗歌。福楼拜说过,他创作的小说是一块岩石。他紧紧抓住它,免得掉进周围世界的漩涡之中。  词语的还乡  从汉宜高速路回到潜江小城,当他和所乘的客车从武汉的街道脱身出来,他看见了云朵下低矮的山,梯田中的绿色稻田。低
喜马拉雅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的目的不是建筑  世界最高峰  现在我在它至高的注视下  转山。调节呼吸,顺手拾起一块石头  往三块石头的玛尼堆上添加一块  这伟大的建筑,飞鸟降临  现在是五块石头,与珠峰并列  偏袒  冬日灰白的山道上  夕阳中金色的风  像蜜蜂消失  又遇上那个老年喇嘛  我放下手中的泉水合掌致意  我们算是熟人了  所以我问他冷不冷  他说不冷,冷的话可以这样  他把绛红色的被
一片苇丛的神秘绝对不能被打开。  苇叶锐利如刀,小径弯曲如门环,绵密抚摩手指。  此刻,荡漾,超出了我所归附的大地。  几千年的我,几千年的深秋都是这样,  拨开一点苇叶,就听到一点光在清唱。  拨到尽头,有人,涉水而去,去哪里呢?  去哪里已显得不重要,背影,透明的了,  陌生,无限地蔓延,顺着茫茫芦花。  我始终对深秋抱有愿望,并为之着迷,  我从未停止过某种“幻想”。  有人,退居笼中,难寻
百丈漈:爱的深渊  遇见百丈漈就遇见了银河  这星辰的碎片,大海的飞花  压向心头的峭壁  多么决绝  为了一次塌陷的爱  做一次俯冲  这些颤抖的泪水  止不住的爱恨  一次次走向生命的纵深  河流再次被逼上绝境  而我必将是断崖下的一滴水  我说,我爱这深渊  李白情长,白发三千丈  百丈漈只是其中最為疼痛的一根  不要归答爱的对错  我失手碰翻了自己命运的水  必将义无反顾地交出自己  以清
汪剑钊的诗歌写作,就像一辆从俄语大地深处驶来的老式机车,语调重浊而情感沉雄,形式传统而诗思猛鸷,拖曳着一个智性抒情气场进入汉语诗坛。用剑钊自己的诗来说,这辆“赶在终点站消失之前”“肉感”的专列,像“憨厚的耕犁和镘头”,行驶在“建造爱情的水晶屋”途中,忠诚而炽烈,甚至有些认死理的宗教偏执。  一片啼啭的云飘过/遮住摩天大楼的避雷针/而我,把你肉感的短消息握在掌心/仿佛怀抱一个盛大的节日/我随手整理了
一定是薔薇和风在说话  窗外,有她的香气  微醺的黑  一定说的是很久远的故事  夜那么长  月亮的杯盏还是空的  你有故事,我必备酒  蔷薇与玫瑰各有各的苦衷  但刺,一样的尖锐  今晚的月亮像爱情  我看它一眼,它薄一点  直到把它看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