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评价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过程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中实施过程性评价,要确定好评价目标和评定任务,制定好评价表,同时要做好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探究实验教学;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4-0083-02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生物学的学习,学生要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勇于探究”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点。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也是学生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接触到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因此,该实验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实验教学,教师应引领学生完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一系列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的视野更多地投向学生在探究實验中的表现与成效。为此,笔者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应用过程性评价。
  一、确定评价目标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布卢姆认为,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的评价目标可以具体分解为:(1)知识目标: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能力目标: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能够进行有关的实验设计和操作。(3)情感目标:学会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确定评定任务
  根据实验的过程,评定任务可以分为三方面:学生实验常规、实验表现、实验后的考查。评价内容主要包括:(1)学生实验常规:包括出勤、作业质量等内容。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明白实验目的、原理,认真完成实验报告。(2)实验表现:在实验中,学生表现出的求知欲望、学习态度、钻研精神、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诸多方面内容。(3)实验后的考查:除期中、期末考试(以终结性评价形式呈现)的“大考”外,还有预习和实验准备情况的检测成绩。
  三、制定评价表
  根据实验的三维目标来制定探究实验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尽量详细,能明确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起到激励和导向、反馈交流等作用,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具体设计如下:
  说明:
  (1)实验态度: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不带实验册一次扣2分,没有相应的实验材料一次扣2分。
  (2)实验设计完整(15分)。能详细说明如何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组,相关仪器的操作、取用的试剂、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等,每项内容5分。
  (3)实验分析(10分)。积极参与实验、讨论实验结果 2分;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归纳结论 4分;实验结论规范2分;实验小结有反思性2分。
  (4)纪律效率:操作要规范,观察要细致,按时完成实验。爱护仪器,无故损坏仪器一次扣2分;损坏仪器要如实报告,否则一次扣2分;上课做与实验无关之事一次扣2分;不按时完成实验一次扣2分;实验结束后,不按要求清理桌面一次扣2分。
  (5)提倡合作探究:如果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只当旁观者一次扣1分;出现问题推卸责任一次扣2分。
  四、给予正确的引导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着重进行方案的制定和打分操作,还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我们要让学生将学习目标从单一的关注考试成绩转移到关注自己的实验过程表现,从而真正达到实施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实验前,教师把评价表发给学生,督促学生在实验前后各个环节充分参与,在课堂上利用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的第1节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1课时包括如下第一步到第四步,教师提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例,学生设计方案,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第2课时包括第五步到第六步,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和提出问题。
  第二步,经过讨论,筛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吗?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第三步,作出假设。分小组讨论提出假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讲述理由,最后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教师适当补充,引导学生判断: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
  第四步 ,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考虑实验设计上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
  (1)实验材料、试剂、用具的选择。
  材料的选择:选择有颜色的还是没有颜色的材料?哪些材料容易制备临时装片?
  试剂的选择:盐水、糖水、醋酸、酒精,应选哪些试剂?
  实验用具的选择: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一个微观的过程,必须通过什么工具来观察?
  (教师提示:洋葱表皮细胞有紫色液泡,而且表皮容易撕取获得。实验过程中细胞应处于生活状态。)
  (2)设计实验步骤。教师引导学生考虑整个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思考:是先把洋葱泡在蔗糖溶液中,十分钟后取出做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还是先做好装片,再想办法往里加入试剂呢?教师提示实验要点。
  (3)设计结果记录表。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设,确定观察的内容:中央液泡的大小、细胞液颜色的深浅变化、细胞壁的位置、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的大小。
  第五步,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第六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小组达成共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反思: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期相吻合?实验数据能不能支持假设?同时让学生知道: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时,不要急于推翻假设,还要考虑是不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当导致的,有没有控制好无关变量。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让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这与新课程“以生为本”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笔者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如“如何解决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评价过程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等,这将成为我们继续探索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03.
  [2] 王海芳.教师怎样进行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3]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平均变化率》教学中,教师以数学文化为主线,以课堂探究为方法,以问题设计为引领,有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文化;核心素养;平均变化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0-0009-0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去年10月的一个周日夜晚,德国火车站安静得如同鬼魅。已经有60分钟没有任何列车发出,没有旅客到来,也没有人启程了,因为列车司机和乘务员罢工了一个小时。几个坐夜班车的乘客打着盹为这份宁静惊讶不已。到凌晨3点,列车才恢复了运营,而且最后准点抵达了终点,就像根本没有发生罢工事件一样。  列车时刻表在停滞了一个小时之后,又和中欧时间保持同步了。被称为“日光节约时制”的夏令时(夏季人为将时间调快一小时的制度
[摘 要]高三复习,精选典型例题,通过一题多解,凸显学生解题过程,通过探究、交流,寻求最优解法,能让学生体会创新解法,让学生思维更流畅.  [关键词]解题过程;思维;函数;讲评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4-0015-03  一、试题及答卷分析  此题是“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科第2
[摘要]在有机化学学习中,学生书写酯化反应方程式时忘了写水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书写该类方程式时的认知心理进行分析,可推测出该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绪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强化有机化学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对反应本质的理解深度和加强挑战性训练等方式可减轻并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最终解决酯化反应方程式书写的“缺水”问题。  [关键词]情绪认知;酯化反应;缺水;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
[摘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在追求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物理观念。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外显特征是“设计精巧”“思維灵动”“动静相宜”。在教学中,注重课堂的“内外兼修”,才能让提升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物理;内外兼修;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 要]以“实验选材”专题为例提出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的几点有效策略。首先,采用表格对比显微观察类实验的各种材料;其次,总结共性,阐明规律;再次,纵横联系,开阔学生视野;最后,创设实验室条件,整合教材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犯错”。  [关键词]實验专题复习;实验选材;高三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9-
【摘 要】:“水是万病之源,也是万药之祖”。改变饮水质量是当务之急,采用既方便又实用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达到非极性、稳定的、弱碱性小分子水,贴近百姓,造福人类,目标为建立新的国际优质饮用水标准。  【关键词】:水污染;编码技术;优质饮水;能量修复  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然而生活在现代化的环境里,人体遭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破坏,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都是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特别是饮用水,工业化的水污染把
智勇文化学院由文武双修30余年的蓝晟老师创办,下设智勇私塾堂、智勇学堂、智勇国学太极馆三大品牌机构;集智勇太极学、智勇教育学、健康成功学三学为一体;融私塾、书院、太极馆运营模式于一炉,使命是传承中国人必修的文武之道。  蓝晟老师乃内功太极拳、水性太极拳、八卦走转健身法传人,松腰太极拳创编人,出版过多部著作。现任智勇文化学院院长、《智勇文化》杂志总编。  智勇文化学院目前开设全日制面授班、会员班、单
[摘要]《空间直角坐标系》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节新授课.本节课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下,在五个教学环节中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从数学本源出发,体会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并逐步进入高阶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数学抽象、类比推理等能力,体现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数学教育价值.  [关键词]空间直角坐标系;数学本源;价值;维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话也适用于人的养生活动。春天是万物复苏、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适宜的起居作息、饮食调养对一年中精气神是否充足,机体是否患病至关重要。换言之,春季是养生的关键季节。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每年阳历的2月4日前后。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冰冻开始融解,天下万物包括人体在内,经过冬三月的蛰藏之后,阳气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