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ne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于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如何改善教学方式以适应现有的教学体系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难题。教师应善于利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教案的编写和课上学生意愿的揣摩,根据学生所想要的教学方式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改善。教师还应该多多利用物理实验室资源,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一名任课教师的教育谈谈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2
  前言
  初中物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有一个了解,为高中物理的教学打下基础,便于高中物理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具备解决一些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其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而非学生。学生能够做到的仅仅是课上认真听讲,而对于知识的理解上限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灌输,还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在下节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理解决定是否进行简单的复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物理学习,而不是将物理学习当做一种负担。下面本文将浅析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
  一、做好课前教案的编写
  教案是整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精心准备课前教案对于构建高效物理教学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教案的准备要基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课堂练习题的难易程度也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能够较好的理解。在做教案的过程中要教师要标记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同时在重点难点部分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力图能够让大部分同学理解。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或者之前已经讲过的知识,可以一笔带过或者简单讲解回顾一下,不宜浪费太多的时间。物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式,前后知识的联系一般也是基于公式。比如牛顿第一定律在之后包含速度加速度的综合分析中,应用的仅是一个公式:F=ma。因此不会产生因之前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造成课堂卡壳的现象。对于一些学生尚未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下进行讲解,推导公式等等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或者在课堂的开始阶段讲解,不要在中间穿插。尽量让整节课由一个知识点贯穿,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这部分物理知识的理解,不会造成知识偏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初中物理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伴随着许多实验,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光的反射”时,可以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来表明一下光的反射现象的存在。让学生拿出小镜子或者钢笔,塑料尺子,对准太阳光,让他们观察光的反射亮斑,证实光的反射。学生在发现了光的反射现象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拿出一张纸,对准光线,看看现象如何。或者说让学生看看桌子为什么反射没有那么刺眼。从而引出“漫反射”的概念,促进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的关注点转移到“光的反射”中来。从而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进行课堂教学。
  三、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物理科学结果、公式的得出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支持。学生目前学习的理论看似简单,但都是经过先人大量的实验才验证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物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即将物理实验与物理知识相结合。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电路问题。学生不仅要学会电路图的绘制,也要懂得真实电路是如何连接的。串联是最简单的连接方式,学生可能很简单的就连接出来了。但是混联在电路图中的表现和在实物连接中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在经过了实际的操作后,比如电路的操作,学生会对于电路图的理解更加透彻。在他们眼中,电路图不再是一条条线,而是实际电路的投影。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物理,不应该局限在知识上,也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电路一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改装电流表或者电压表。实际上欧姆表的形成基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学生只要知道什么与电流、电压有关便能够很轻易的进行创新,如将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成油压表的方法。实际上有关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一定全是对的,书本中给出的方法也不一定是最简单的方法。如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书中所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控制两种物质的吸热量和质量,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的,升高一度需要的热量较少。可改变控制变量,控制温度和质量、初温,利用石棉网进行加热,放入温度计并同时计时,加热到相同温度所需时间越长,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
  总结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然后再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物理学习,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佰琪.关于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03):1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基础。而今随着理论与实践经验愈发丰富,我国的幼儿教育亦朝着高水平迅速发展。幼儿阶段的教育奠定了幼儿成长的基础,启蒙教育对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则是启蒙教育阶段对幼儿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自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目的观察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疗效。方法将口服降血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诺和锐30注射液,取全日
对建设英汉公安法律术语数据库的关键环节做了前瞻性的设计研究,在数据内部要求方面,主要论述了数据结构、系统环境、数据来源、术语分类等方面;在技术评价原则方面,主要阐明了宏
目的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瘤周低信号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接受肝脏Gd-EOB-DTPA增强MRI的经病理确诊的HCC患者
【摘 要】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将其引进教育行业,不仅可以创新教师教学的模式,还能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促使课堂教学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原理,同时强化其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本文笔者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例,分析了其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策略,期望能够推动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智能响应性纳米分子探针可在精确成像监测探针分布并定位肿瘤的前提下实现肿瘤靶向成像、快速响应、灵敏诊断及精确治疗。MRI,特别是19F-MRI灵敏度高和背景噪声低,近年来采用
目的探讨小腿高能创伤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及减少伤残率。方法采用各种皮瓣、肌皮瓣、骨(皮)瓣,带蒂转位、移植、组合移植及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移植,修复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逐年发病趋势及特征。方法选择5195例新入院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度统计分析其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和年龄、性别、地区分布及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