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吗”、“呢”、“吧”在疑问句中的分布和这几种疑问句回答的分析,解析疑问语气助词的用法,从而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疑问句。
关键词语气助词疑问句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Distribution and Answer Method of Some Question
Particles in Chines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LI Rongruo
(Literature School,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In order to assist foreign students to study Chines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this article analyses both the distribution of “吗”, “呢”, “吧” in interrogative sentence, and the ways of answers. And it also explains the use of interrogative modal auxiliaries.
Key Wordsmodal auxiliaries; interrogative sentence
疑问句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疑问句中疑问信息的传达主要由疑问代词与特殊句式、语调、以及疑问语气助词三方面承担。而与印欧语相比,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主要靠虚词和语序实现语法功能,因此,虚词是很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而使用语气词是汉语疑问句的一个重要的语法手段,疑问语气助词的使用是是很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
“吗”、“呢”、“吧”就是汉语疑问句中常见的三个语气助词,是疑问句的一大标志。许多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哪个疑问语气助词。
1 “吗”、“呢”、“吧”在疑问句中的分布
疑问句根据形式特点和语义情况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是非问(你去?)、特指问(谁去?)、选择问(你去还是我去?)和正反问(你去不去?)。①
“吗”、“呢”、“吧”都用在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一般来说,在疑问句中,语气词“吗”和“呢”是对立的,“吗”只能出现在是非问句的句尾,“呢”则只能出现在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这些非是非问句的末尾,它们形成互补。而“吧”可出现在这四种类型的问句的末尾。
1.1 “吗”的分布
“吗”只表示疑问语气,只出现在疑问句中,一般用在是非问句的末尾。是非问句的结构像是陈述句,只是把相应的陈述句的语调换成疑问语调或加上语气词。②
(1)“吗”可以用在肯定形式的疑问句后,例如:
①下雨了吗?
②你去过北京吗?
这一类疑问表示问话人对所问之事预先没有猜测的答案。
(2)“吗”也可以用在否定形式的是非问句后。例如:
③他不爱吃水果吗?
④你不喜欢吗?
这样一方面在语气上显得委婉一些,另一方面也表示问话人对所问之事有所猜测。而且这种猜测是由一前一后、一肯定一否定两个猜测组成的。也就是说这种否定形式的是非疑问句出现在一种特定的语境中,一般是问话人对自己原先肯定的猜测起了否定的疑问。如例③中的含义便是“我还以为你爱吃水果哪!” 例④的含义是“我还以为你喜欢哪!”
(3)以上是非问的特点是不重叠谓语,也不用疑问代词“谁”、“什么”等。但有些句子里有表示虚指或泛指的疑问代词,句末再加“吗”,构成是非问句,如:
⑤有什么消息吗?
⑥谁都知道了吗?
在非是非问句中,这些疑问代词承担了疑问信息,是句中不可缺少或替换的成分。但在这里,它们词并不表示要问的未知事物,也没有负载疑问信息,只是表示泛指或虚指,而不再表示疑问,它们是可以被替换或是被去掉的。“有什么消息吗?”可以变为“有消息吗?”“谁都知道了吗?”可以变为“大家都知道了吗?”或“都知道了吗?”虽然句子发生了变化,但意思和语气都没有变。可见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是非问句,而非特指问句。
1.2 “呢”的分布
“呢”用于疑问句时,主要用于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等非是非疑问句的句尾,一般不用于是非疑问句。“呢”在疑问句中其实并不真正负担疑问信息,其主要功能在于表示一种深究的语气,同时还兼有指明焦点的作用。③例如:
①这是为什么呢? (特指问)
②你这样是高兴还是难过呢?(选择问)
③这样做到底合不合适呢?(正反问)
(1)“呢”用于特指疑问句,句中有 “谁、怎么、什么、哪”等疑问词。
④你问谁呢?
⑤她去哪儿了呢?
在这类问句中,句子的疑问功能主要由疑问代词承担,“呢”在此并没能承担任何的疑问信息,只起了加深语气的作用。即使没有“呢”,句子的疑问语气也存在,且显示了更纯粹的询问语气。用了“呢”,疑问色彩反而减淡了,却增加了困惑、探究的语气。
在一定上下文里,“呢”前边可以只有一个名词性成分。④这便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疑问句,即省略掉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形式。这种疑问句主要有两种功能,一种是问处所,相当于“在哪儿”或“去哪儿”,一种是问对策(相当于“怎么办”或“怎么办”)。例如:
⑥我的帽子呢?
⑦大家都准备好了,你呢?
上述句子中,虽然疑问代词被省略了,但疑问信息仍由这些被省略的疑问代词来负载。如例⑥表达地意思是“我的帽子在哪儿呢?”,而例⑦的意思是“你准备得怎么样呢?”
(2)放在选择问句的末尾,例如:
⑧你对这事是赞成还是反对呢?
同样的,选择问句的疑问信息也不是由语气词“呢”来负载。在这类问句中,句子本身就带有疑问的含义,要求听话者根据选项做出回答。“呢”在这里是起缓和语气的作用,表示商量、征询的意思。
(3)“呢”用在正反问句的末尾。正反问是选择问的一种变体,“呢”在这里也是起缓和语气的作用。
⑨你肯不肯呢?
⑩他到底听到没听到呢?
问句中同样是提供选项,让听话人根据选项回答。但给出的选项是一件事情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
综上所述,“吗”、“呢”不会出现在同一类疑问句中,而是以互补的形式出现在是非问句与非是非问句中。可以说,单从句末的“吗”、“呢”二字,就可判断出疑问句的类型和性质。
1.3 “吧”的分布
(1)是非问句末尾可以用“吧”,例如:
①你是王老师吧?
②这么说可以吧?
这些句子都带有强烈的揣测语气。问话人已经预先有了猜测,在询问时句中还伴随有求证的语气。例①的意思是“我觉得你就是王老师,但不确定”,例②的意思是“我打算这么说,不知道可不可以?”还有,句中假如有“大概、也许”等表示揣测语气的副词时,句末只能用“吧”,不能用“吗”。
(2)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之后也可以使用“吧”字。
③(你看)一共多少钱吧?
④(你说)你吃饭还是吃面吧?
⑤(你说)你同意不同意吧?
这类句子虽然是疑问句形式的,但句子体现出的催促语气远强于疑问语气。其实是句子前面省去了“你说”,语气上是催促对方回答。这类句子应该是祈使句,而不是疑问句。⑤
“吧”是三个疑问语气词中疑问语气最弱的,却是使用范围最广的。
2 “吧”、“呢”、“吗”疑问句的回答
“吧”、“呢”、“吗”分布在不同类型的疑问句中。针对这些不同的疑问句,也有不同的回答方式。
2.1 是非问句的回答
(1)是非问一般是對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是非问句,只能对整个命题作肯定或否定,用“是、对、嗯”或“不、不是、不对、没有”等作答复,或用点头、摇头回答。⑥例如:
①A:你是张师傅吗?
B:不是。
②A:这是你的吧?
B:是的。
(2)用否定形式发问,多以否定形式回答。例如:
③A:你不认识她吗?
B:不认识。
虽然这“吗”、“吧”是非问句的回答方式是差不多的,但用“吧”的疑问句表示问话人对所问的问题已经有了一种估计、猜测或判断,⑦但还不十分肯定,请求对方证实一下。一般这类句子的回答,肯定方式的较多。
2.2 特指问句的回答
特指问句的回答要针对句中的疑问代词,也就是疑问点回答。例如:
①A:那个人是谁呢?
B:是我朋友。
②你会干什么呢?
例①询问的是人,得到的答案也是人。例②问的是会做的事,回答必须要用具体的事务来取代“什么”的疑问,说出会做的事。
回答那类省略了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时,回答者要在心里自行给问句添上疑问代词,再针对疑问点作答。
③A:小明呢?(小明在哪呢?)
B:还在路上。
2.3 选择问句与正反问句的回答
选择问与正反问都是在问句中给出了选择项,回答时只需要选择其中一个选项即可。例如:
①A:请问您是吃饭还是住宿呢?
B:住宿。
②A:作业做没做完呢?
B:做完了。
留学生在疑问句的学习中容易对“吧”、“呢”、“吗”这三个词的使用产生疑惑,不知道在疑问句末尾到底该选用哪个语气助词。弄清楚它们在疑问句中的分布和回答的方式,对留学生区分这三个词、学习疑问句有很大帮助。
注释
①⑥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2,
②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2007:202.
③王良杰.谈“吗”和“呢”的用法[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33-35.
④⑤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9:412,56.
⑦彭小川,李守纪,王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M].商务印书馆,2007:249.
关键词语气助词疑问句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Distribution and Answer Method of Some Question
Particles in Chines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LI Rongruo
(Literature School,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In order to assist foreign students to study Chines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this article analyses both the distribution of “吗”, “呢”, “吧” in interrogative sentence, and the ways of answers. And it also explains the use of interrogative modal auxiliaries.
Key Wordsmodal auxiliaries; interrogative sentence
疑问句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疑问句中疑问信息的传达主要由疑问代词与特殊句式、语调、以及疑问语气助词三方面承担。而与印欧语相比,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主要靠虚词和语序实现语法功能,因此,虚词是很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而使用语气词是汉语疑问句的一个重要的语法手段,疑问语气助词的使用是是很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
“吗”、“呢”、“吧”就是汉语疑问句中常见的三个语气助词,是疑问句的一大标志。许多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哪个疑问语气助词。
1 “吗”、“呢”、“吧”在疑问句中的分布
疑问句根据形式特点和语义情况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是非问(你去?)、特指问(谁去?)、选择问(你去还是我去?)和正反问(你去不去?)。①
“吗”、“呢”、“吧”都用在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一般来说,在疑问句中,语气词“吗”和“呢”是对立的,“吗”只能出现在是非问句的句尾,“呢”则只能出现在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这些非是非问句的末尾,它们形成互补。而“吧”可出现在这四种类型的问句的末尾。
1.1 “吗”的分布
“吗”只表示疑问语气,只出现在疑问句中,一般用在是非问句的末尾。是非问句的结构像是陈述句,只是把相应的陈述句的语调换成疑问语调或加上语气词。②
(1)“吗”可以用在肯定形式的疑问句后,例如:
①下雨了吗?
②你去过北京吗?
这一类疑问表示问话人对所问之事预先没有猜测的答案。
(2)“吗”也可以用在否定形式的是非问句后。例如:
③他不爱吃水果吗?
④你不喜欢吗?
这样一方面在语气上显得委婉一些,另一方面也表示问话人对所问之事有所猜测。而且这种猜测是由一前一后、一肯定一否定两个猜测组成的。也就是说这种否定形式的是非疑问句出现在一种特定的语境中,一般是问话人对自己原先肯定的猜测起了否定的疑问。如例③中的含义便是“我还以为你爱吃水果哪!” 例④的含义是“我还以为你喜欢哪!”
(3)以上是非问的特点是不重叠谓语,也不用疑问代词“谁”、“什么”等。但有些句子里有表示虚指或泛指的疑问代词,句末再加“吗”,构成是非问句,如:
⑤有什么消息吗?
⑥谁都知道了吗?
在非是非问句中,这些疑问代词承担了疑问信息,是句中不可缺少或替换的成分。但在这里,它们词并不表示要问的未知事物,也没有负载疑问信息,只是表示泛指或虚指,而不再表示疑问,它们是可以被替换或是被去掉的。“有什么消息吗?”可以变为“有消息吗?”“谁都知道了吗?”可以变为“大家都知道了吗?”或“都知道了吗?”虽然句子发生了变化,但意思和语气都没有变。可见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是非问句,而非特指问句。
1.2 “呢”的分布
“呢”用于疑问句时,主要用于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等非是非疑问句的句尾,一般不用于是非疑问句。“呢”在疑问句中其实并不真正负担疑问信息,其主要功能在于表示一种深究的语气,同时还兼有指明焦点的作用。③例如:
①这是为什么呢? (特指问)
②你这样是高兴还是难过呢?(选择问)
③这样做到底合不合适呢?(正反问)
(1)“呢”用于特指疑问句,句中有 “谁、怎么、什么、哪”等疑问词。
④你问谁呢?
⑤她去哪儿了呢?
在这类问句中,句子的疑问功能主要由疑问代词承担,“呢”在此并没能承担任何的疑问信息,只起了加深语气的作用。即使没有“呢”,句子的疑问语气也存在,且显示了更纯粹的询问语气。用了“呢”,疑问色彩反而减淡了,却增加了困惑、探究的语气。
在一定上下文里,“呢”前边可以只有一个名词性成分。④这便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疑问句,即省略掉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形式。这种疑问句主要有两种功能,一种是问处所,相当于“在哪儿”或“去哪儿”,一种是问对策(相当于“怎么办”或“怎么办”)。例如:
⑥我的帽子呢?
⑦大家都准备好了,你呢?
上述句子中,虽然疑问代词被省略了,但疑问信息仍由这些被省略的疑问代词来负载。如例⑥表达地意思是“我的帽子在哪儿呢?”,而例⑦的意思是“你准备得怎么样呢?”
(2)放在选择问句的末尾,例如:
⑧你对这事是赞成还是反对呢?
同样的,选择问句的疑问信息也不是由语气词“呢”来负载。在这类问句中,句子本身就带有疑问的含义,要求听话者根据选项做出回答。“呢”在这里是起缓和语气的作用,表示商量、征询的意思。
(3)“呢”用在正反问句的末尾。正反问是选择问的一种变体,“呢”在这里也是起缓和语气的作用。
⑨你肯不肯呢?
⑩他到底听到没听到呢?
问句中同样是提供选项,让听话人根据选项回答。但给出的选项是一件事情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
综上所述,“吗”、“呢”不会出现在同一类疑问句中,而是以互补的形式出现在是非问句与非是非问句中。可以说,单从句末的“吗”、“呢”二字,就可判断出疑问句的类型和性质。
1.3 “吧”的分布
(1)是非问句末尾可以用“吧”,例如:
①你是王老师吧?
②这么说可以吧?
这些句子都带有强烈的揣测语气。问话人已经预先有了猜测,在询问时句中还伴随有求证的语气。例①的意思是“我觉得你就是王老师,但不确定”,例②的意思是“我打算这么说,不知道可不可以?”还有,句中假如有“大概、也许”等表示揣测语气的副词时,句末只能用“吧”,不能用“吗”。
(2)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之后也可以使用“吧”字。
③(你看)一共多少钱吧?
④(你说)你吃饭还是吃面吧?
⑤(你说)你同意不同意吧?
这类句子虽然是疑问句形式的,但句子体现出的催促语气远强于疑问语气。其实是句子前面省去了“你说”,语气上是催促对方回答。这类句子应该是祈使句,而不是疑问句。⑤
“吧”是三个疑问语气词中疑问语气最弱的,却是使用范围最广的。
2 “吧”、“呢”、“吗”疑问句的回答
“吧”、“呢”、“吗”分布在不同类型的疑问句中。针对这些不同的疑问句,也有不同的回答方式。
2.1 是非问句的回答
(1)是非问一般是對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是非问句,只能对整个命题作肯定或否定,用“是、对、嗯”或“不、不是、不对、没有”等作答复,或用点头、摇头回答。⑥例如:
①A:你是张师傅吗?
B:不是。
②A:这是你的吧?
B:是的。
(2)用否定形式发问,多以否定形式回答。例如:
③A:你不认识她吗?
B:不认识。
虽然这“吗”、“吧”是非问句的回答方式是差不多的,但用“吧”的疑问句表示问话人对所问的问题已经有了一种估计、猜测或判断,⑦但还不十分肯定,请求对方证实一下。一般这类句子的回答,肯定方式的较多。
2.2 特指问句的回答
特指问句的回答要针对句中的疑问代词,也就是疑问点回答。例如:
①A:那个人是谁呢?
B:是我朋友。
②你会干什么呢?
例①询问的是人,得到的答案也是人。例②问的是会做的事,回答必须要用具体的事务来取代“什么”的疑问,说出会做的事。
回答那类省略了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时,回答者要在心里自行给问句添上疑问代词,再针对疑问点作答。
③A:小明呢?(小明在哪呢?)
B:还在路上。
2.3 选择问句与正反问句的回答
选择问与正反问都是在问句中给出了选择项,回答时只需要选择其中一个选项即可。例如:
①A:请问您是吃饭还是住宿呢?
B:住宿。
②A:作业做没做完呢?
B:做完了。
留学生在疑问句的学习中容易对“吧”、“呢”、“吗”这三个词的使用产生疑惑,不知道在疑问句末尾到底该选用哪个语气助词。弄清楚它们在疑问句中的分布和回答的方式,对留学生区分这三个词、学习疑问句有很大帮助。
注释
①⑥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2,
②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2007:202.
③王良杰.谈“吗”和“呢”的用法[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33-35.
④⑤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9:412,56.
⑦彭小川,李守纪,王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M].商务印书馆,200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