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壳聚糖基导电复合材料神经导管的体内降解及组织相容性观察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engjing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性壳聚糖基导电复合材料神经导管的体内降解及组织相容性,以期为组织工程神经构建提供新的支架材料。方法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合成纳米聚吡咯(polypyrrole,PPy),与壳聚糖共混后注入定制的成管模型,冷冻干燥及脱酸后,制成改性纳米PPy/壳聚糖复合材料导管(记作CP导管);再经不同程度乙酰化(乙酰化反应时间分别为30、60、90 min)改性,制备不同乙酰度的CP导管(记作CAP1、CAP2、CAP3导管)。各导管予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进行表征,使用四探针电导仪测定电导率。取30只雌性SD大鼠,于背
其他文献
发源于山西太谷的形意拳,一直作为中国武术优秀拳术之一来传承与发扬,其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动作刚柔相济,技击性强,基本表现形式为三体式桩功、五行拳、十二形拳。其中三体式是形意拳特有的动作方法和功法训练形式,有“万法源于三体式”之称。并在1996年,山西省太谷县受国家重视被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的称号,又称太谷为“形意拳之乡”。在2011年,形意拳通过中国国务院批准后被纳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期刊
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就此次疫情爆发之际,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众多学者依据中医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冠肺炎进行了论述。基于脏腑相关理论之肺脾相关角度从经脉相通、五行生克制化、气机理论、津液输布等角度对新冠肺炎的病位进行论述,期望对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治疗思路。
中医学在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诸多学科或学派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在方法论层面,中医理论利用了术数思想,在中医学整体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术数体系,主要基于时间与空间两种不同角度的认识。其中时间体系主要来源于天文历算,而空间体系主要来源于气象地理。中医与术数,一方面以\"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模型为载体产生关联,将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等医学概念纳入术数模型;另一方面,二者进一步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相结合,形成\"子午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