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肥胖伴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肥胖伴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的影响,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厄贝沙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共80例肥胖伴中度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厄贝沙坦治疗肥胖伴中度高血压,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肥胖伴中度高血压,治疗周期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质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质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血生化指标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厄贝沙坦对肥胖伴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较好,临床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二甲双胍;厄贝沙坦;肥胖;中度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一0616(2016)02-153-03
  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不断进步,人群中肥胖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有资料表明,我国体重超重者已达32.1%,其中肥胖者约为10%。肥胖已成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众多全身性疾病中重要而又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患者多伴有原发性高血压,并且肥胖已成为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因素,已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世界卫生组织曾调查发现,体质指数超过24时,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是正常体重指数人群的3~4倍。在研究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中,体质指数、腰臀比、腰围多用作是衡量一个人肥胖与否的主要标准。所以有效控制肥胖与高血压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肥胖伴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控制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肥胖伴中度高血压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肥胖伴中度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肥胖诊断标准为:体质指数(BMI)≥28。中度高血压即收缩压在160~179mm Hg范围内,或舒张压在100—109mm Hg范围内。排除标准:(1)通过各种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排除有二甲双胍与厄贝沙坦使用禁忌的患者。将8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随机分组前经过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向患者告知研究相关事项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32~68岁,平均(45.2±12.9)岁,高血压病程3~10年,平均(4.63±2.64)年,体质指数28~32,平均体质指数(29.12±1.02)。观察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33~67岁,平均(46.2±11.9)岁,高血压病程4~11年,平均(5.02±2.19)年,体质指数28~33,平均体质指数(30.15±1.21)。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比、年龄、高血压病程、体质指数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1周应停止服用所有降压药,两组患者均应依据医嘱戒烟限酒、规律饮食、适当运动。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口服厄贝沙坦(哈药集团制药六厂,H20010530),具体用法为:150mg/次,1次/d。患者于早晨空腹时服药。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哈药集团制药六厂,H20051805)联合厄贝沙坦,具体用法为:二甲双胍缓释胶囊0.5g/次,于晚餐时服用,厄贝沙坦用法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压测量于同一天内上肢血压不同时间测量3次取平均值。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质指数变化。并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质指数变化
  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质指数变化见表2,由表2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质指数无明显差异,t=-0.61 64,-0.3142,-1.1063,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022,5.6618,7.3425,P<0.05。
  2.3血生化指标变化
  治疗前后患者血生化指标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变化见表3,由表3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0.6945,-0.5850,0.835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39,14.1093,16.4551,P<0.05。
  3.讨论
  肥胖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糖代谢异常、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全身代谢疾病,高胰岛素抵抗使得病人体内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使得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肾素分泌增多,正反馈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通路,导致血压升高,长期交感神经兴奋将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并且高胰岛素抵抗使得血管紧张素受体分布增多,导致细小动脉发生收缩,进一步导致血压的升高。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胰岛素对肝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降低糖异生的发生,同时促进葡萄糖在肝脏以外的部位发生糖酵解,增加其他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入与利用,负反馈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最终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并且二甲双胍还有抑制血管a受体的作用,导致血管发生舒张,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肾素的合成,是因为阻断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止血管紧张素受体Ⅱ可以有效抑制血管收缩,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本研究所得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与厄贝沙坦联合坦治疗肥胖伴中度高血压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及体质指数,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厄贝沙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能够有效改善血生化指标包括TC、TG、LDL-C的含量(P<0.05)。说明厄贝沙坦与二甲双胍治疗肥胖伴中度高血压,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生态文明战略引领下大力倡导的一种城市建设新模式,也为浙江探寻人水和谐共生之路、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城市高质量绿色发
目的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基本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盆底肌训练、膀胱功能训练、饮食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SAS、SDS评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将患者护
目的 通过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β2微球蛋白(β2-MG)与糖24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判断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
假期当前,孩子们只能待在家里面,那么如何在家中也能锻炼小身板呢。专家建议:儿童青少年阶段,每天要保证至少1小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推荐孩子们每天进行广播操的练习,一些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