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王金祥
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世界银行主办,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协办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就要闭幕了。两天来,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就政府职能转换、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两天的研讨,我们感到,这次会议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题目选择得好。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和谐社会;无论是优化经济结构,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无论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至关重要。因此,中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本次会议选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课题进行研讨,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必将为“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中国发展和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是角度把握得准。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围绕这一核心,着眼于加快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与会专家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加快政府法制建设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重点、和推进改革需要把握的原则,切中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害。
三是提出的建议可操作性强。与会专家不仅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也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改革的前沿理论,更为可贵的是,各位专家还紧密联系实际,探讨了改革的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既涵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本身,也包括相关和配套的改革;既针对改革的主要任务,也针对改革的先后次序,很多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强化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方面的职能,建立政府问责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下大力付诸实施;又如,如何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如何减少行政管理层级,是改革试点中的难点问题;再如,对政府实行允许性立法,我们还要深入探索。
可以说,本次研讨会恰当把握了理论与实践、当前与长远、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的关系,深化了我们的认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解决了一些困扰我们的实践难题,成效显著,必将为我们指导和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
近150位中外代表通过两天的研讨,形成了许多共识,概括起来,最突出的有三点:
第一,充分认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大家认为,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但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这项改革仍不到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还很多。因此,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摆到关键位置,充分说明了这项改革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从经济发展看,近期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过度膨胀等顽症,都与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增长方式粗放和经济结构不合理,从根本上说也是由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因此,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
其次,从社会发展看,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必然促使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增长,忽视社会事业发展,弱化公共服务职能,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导致一些重大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错综复杂社会矛盾的重要条件。
再次,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看,这项改革已滞后于企业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创新,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主要矛盾。不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其他领域的改革难以深化。因此,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
最后,从对外开放看,要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最直接的挑战是对政府管理规则和管理能力的挑战。因此,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保障。
第二,准确把握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点
大家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其关键有四:
一要科学界定政府职责。政府不要再管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而要切实管好那些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事情,主要是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此,要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杜绝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干预,切实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将正确的政绩导向、用人导向加以规范化、制度化。
二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要进一步缩小行政审批范围,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健全防止行政审批泛化和复归的后续监管制度,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实施行政管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要完善政府组织架构。要探索建立慎决策、快执行、讲效率、负责任的行政运行架构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交通通信发达、信息传导便捷的有利条件,精简管理层级,扩大管理半径。
四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继续推进依法行政;调整政府行为理念,政府只能从事法律法规允许做或要求做的事务;全面建立政府问责制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
第三,不断探索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操作方式
大家认为,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正确把握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和作用,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开拓创新,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在实践中,既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也要根据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把立足中国国情与借鉴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结合起来。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是世界各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主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国际上对公共管理理论和规律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我们不能关门搞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注意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借鉴好的国际经验。但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能超越而只能适应这一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立足于中国实际,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照套国外模式。
二是把严格遵循行政管理规律和经济规律与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结合起来。始终把减少政府占用的社会资源,简化行政程序,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水平,增强公民、企业和市场的自主能动性,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前提下,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基层的实践创造,不搞一刀切。
三是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本身与其他改革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协调推进。同时,要根据政府在国家整个发展与改革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善于利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推动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大家还强调,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复杂利益关系和多方权力格局的调整,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做到改革方案周密稳妥、工作推进深入细致、风险防范及时有效。
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世界银行主办,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协办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就要闭幕了。两天来,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就政府职能转换、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两天的研讨,我们感到,这次会议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题目选择得好。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和谐社会;无论是优化经济结构,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无论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至关重要。因此,中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本次会议选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课题进行研讨,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必将为“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中国发展和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是角度把握得准。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围绕这一核心,着眼于加快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与会专家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加快政府法制建设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重点、和推进改革需要把握的原则,切中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害。
三是提出的建议可操作性强。与会专家不仅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也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改革的前沿理论,更为可贵的是,各位专家还紧密联系实际,探讨了改革的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既涵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本身,也包括相关和配套的改革;既针对改革的主要任务,也针对改革的先后次序,很多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强化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方面的职能,建立政府问责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下大力付诸实施;又如,如何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如何减少行政管理层级,是改革试点中的难点问题;再如,对政府实行允许性立法,我们还要深入探索。
可以说,本次研讨会恰当把握了理论与实践、当前与长远、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的关系,深化了我们的认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解决了一些困扰我们的实践难题,成效显著,必将为我们指导和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
近150位中外代表通过两天的研讨,形成了许多共识,概括起来,最突出的有三点:
第一,充分认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大家认为,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但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这项改革仍不到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还很多。因此,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摆到关键位置,充分说明了这项改革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从经济发展看,近期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过度膨胀等顽症,都与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增长方式粗放和经济结构不合理,从根本上说也是由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因此,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
其次,从社会发展看,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必然促使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增长,忽视社会事业发展,弱化公共服务职能,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导致一些重大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错综复杂社会矛盾的重要条件。
再次,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看,这项改革已滞后于企业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创新,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主要矛盾。不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其他领域的改革难以深化。因此,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
最后,从对外开放看,要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最直接的挑战是对政府管理规则和管理能力的挑战。因此,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保障。
第二,准确把握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点
大家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其关键有四:
一要科学界定政府职责。政府不要再管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而要切实管好那些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事情,主要是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此,要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杜绝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干预,切实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将正确的政绩导向、用人导向加以规范化、制度化。
二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要进一步缩小行政审批范围,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健全防止行政审批泛化和复归的后续监管制度,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实施行政管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要完善政府组织架构。要探索建立慎决策、快执行、讲效率、负责任的行政运行架构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交通通信发达、信息传导便捷的有利条件,精简管理层级,扩大管理半径。
四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继续推进依法行政;调整政府行为理念,政府只能从事法律法规允许做或要求做的事务;全面建立政府问责制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
第三,不断探索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操作方式
大家认为,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正确把握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和作用,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开拓创新,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在实践中,既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也要根据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把立足中国国情与借鉴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结合起来。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是世界各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主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国际上对公共管理理论和规律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我们不能关门搞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注意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借鉴好的国际经验。但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能超越而只能适应这一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立足于中国实际,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照套国外模式。
二是把严格遵循行政管理规律和经济规律与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结合起来。始终把减少政府占用的社会资源,简化行政程序,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水平,增强公民、企业和市场的自主能动性,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前提下,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基层的实践创造,不搞一刀切。
三是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本身与其他改革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协调推进。同时,要根据政府在国家整个发展与改革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善于利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推动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大家还强调,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复杂利益关系和多方权力格局的调整,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做到改革方案周密稳妥、工作推进深入细致、风险防范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