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种CT征象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931例1 009枚直径>1.0 cm甲状腺结节的CT检测资料,包括484例548枚良性结节和447例461枚恶性结节。其中2009—2014年检测的443例患者(485枚结节)为模型组,2015—2016年检测的488例患者(524枚结节)为检测组。观察结节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微钙化、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囊变为主和高强化在两组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检验,比较两组阳性CT征象对良、恶性结节预测价值的OR值、预测概率曲线下面积。
结果模型组和检验组的良、恶性结节分别为252枚(219例)和233枚(224例)、296枚(265例)和228枚(223例)。两组的单因素分析均显示,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微钙化、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均更常见于恶性结节中,囊变为主和高强化更常见于良性结节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更常见于恶性结节中(OR值分别为4.172和6.327、3.927和3.493、5.354和6.674),囊变为主和高强化更常见于良性结节(OR值分别为11.814和5.082、8.680和14.562),预测概率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946和0.936。微钙化在模型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检验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和增强后范围模糊/缩小均是预测恶性结节稳定的CT征象,囊变为主和高强化是预测良性结节稳定的CT征象,多种CT征象联合可提高良、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