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们长大了

来源 :意林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x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还在地上和稀泥玩的时候,小叶子已经开始学习朗诵与主持。小学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天,我们都仰着脖子紧盯着神明一样的班主任,希望得到她的注意,而她却早已认识了小叶子。
  小叶子自然被任命为班长。一年级末尾,我们集体加入少先队,小叶子在大会堂里带领大家宣誓,当她最后说到“宣誓人某某某(小叶子的本名)”时,我们本应念出自己的名字,可我身边的好几个女生,异口同声地把小叶子的名字念出来了。我当时还转头笑其中一个女孩,说你怎么连这个都跟着读了,傻不傻。
  女生瞥了我一眼,轉头说:“我要真是她还好了呢!”然而我一直回避的一件事是,她们对小叶子的模仿仅仅止步于宣誓时喊出她的名字,而我,差一点就成了第二个小叶子。
  因为我爸妈送的礼比较可心,二年级时老师随手把我塞进了一次故事比赛的候选队伍里,我倒也算争气,全校选送了十几个人,我是唯一一个进入复赛的小孩。可能是因为小叶子有事临时弃权了吧。我懵懵懂懂地进了大会场,懵懵懂懂地被化妆师涂抹成鬼样子,两个甜美的小辫子扎得太紧,扯得头皮都痛。当我也站在追光里,被烤得浑身冒冷汗却什么也看不见时,我才发现小叶子的生活有多么可怕。



  那次大赛我得了一等奖,因为这个奖项我升任了学习委员,也在随后开展的中队会大赛上,被老师点名和小叶子搭档,一起做主持人。噩梦这才真正来临。站在她身边比独自站在追光里还难受。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都懒得照顾小孩的面子,常常当着全班的面让我把一段串联词背上许多许多遍,发现毫无起色,就扔下一句“扶不上台面的玩意儿”了事。
  中午一个人沮喪地伏在桌面上,来安慰我的人竟然是小叶子。“你闭着眼睛的时候自然多了。睁开眼睛重来,谁都不要看,就当他们不存在。”
  我始终记得她的这句话。
  我的“小叶子模仿秀”止步在了四年级。小叶子的“省三好学生”称号已经拿到手软了,我还在申请“市三好”的名额。这些申请本质上都让我厌烦,因为要模仿他人的口吻来给自己写几千字的赞美文章作为申请资料,我觉得丢脸。但是一想到未来的虚荣,也就硬着头皮往上冲了。我被老师推荐给了共青团委的一位女老师,获得了独自主持大型文艺汇报演出的机会,为履历表增光添彩。可我搞砸了,不止一处报幕失误。也许是知道这次如果成功,我将冲出自己学校的范围,挤入市内童星的席位之中,得失心太重,上天给了我惩罚。
  “市三好”也落空了。小叶子跑来安慰我,真诚地告诉我,这个圈子很难进,进去了也没意思。
  “我自己还不是很想突破省里的圈子,去中央台拍节目,当全国十佳?可是很难。”小叶子的这番安慰,旁人怎么听都是在炫耀。我同桌在她走了之后撇撇嘴对我说,显摆个屁。可我明白的。从我二年级站到追光里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理解小叶子了。我曾是酸葡萄中的一颗,然而现在,我也算是成熟了。她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
  但是她也有长大的一天。
  第三任班主任要走的是公开课之路,小叶子的主持和朗诵都派不上用场;她开始发育,失去了小孩子的天真娇小,电视台更换了主持人。后来我知道她还是凭借着曾经的荣耀进入了我市最好的初中,不过大家津津乐道的却是半学期过后她跟不上进度,主动转校去了一个差一点的学校。“完蛋了吧?”所有人都在这样想。自此我失去了小叶子的消息,无法给这个故事添加一个伤仲永或者励志的结局。
  前几天见了几个小学同学,聊起大家的现状,忽然有人兴奋地问起,对了,你们谁知道小叶子现在去哪儿了吗?大家面面相觑。我想了想,说,长大了呗。
  就是一个长大了的孩子啊。和我们一样。
其他文献
期刊
小小的细菌,会通过化学信号来彼此交流.当细菌足够多、化学信号足够强时,细菌们就会被信号诱发做同一件事情.比如能引发人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就会“商量”着组合起来对付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两亲性梯度共聚物在单体组成序列上与嵌段共聚物不同,沿分子链方向上单体组分具有梯度变化,单体组成分布具有一定的“掺杂性”。在自组装体系中,这种分子结构的梯度性与掺杂性,使得梯度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与嵌段共聚物有一定的差别,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相比,两亲性梯度共聚物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会产生更灵敏的或独有的响应性。本文以丙烯酸(AA)为亲水性单体,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为疏水性单体,通过R
图/海带豆丁rn一旦学会了骑自行车或打篮球,我们不用思考也能快速反应和动作.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肌肉记忆”.但事实上,这种记忆依然发生在大脑中.熟悉动作之后,大脑中负责
期刊
一rn初中时我去了一所全市最好的中学,那里的学生都是学习永动机,特别是我们班长,常年霸占各科目第一名,并且一身正能量,冬天时他总是最后一个去澡堂洗澡,为的是可以用冷水.r
“绝对音高”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能够轻松区分音调的高低,甚至能单独听出一个音符的高低.大概每万人中才有一个人拥有这种能力,堪称真正的“万里挑一”.rn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