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然后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闸墩;滑模技术;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能够有效地防治洪涝灾害,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可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滑模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能够很好地完成水利水电工程,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滑模技术的采用,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加快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增加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的安全系數等,所以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1.1滑模技术的概述
在滑模技术施工中通常采用的是普通模板和专业模板,部分的滑模施工模板有配套的动力设备和滑行伸臂机械。我国滑模技术的滑模动力设备主要是以千斤顶为主,其工作原理为以成组的千斤顶带动滑框沿着刚刚浇筑成型的模板表面滑动,让混凝土从模板的上口向套槽内进行浇灌施工,且每一次的浇筑厚度按30 cm进行铺设。
1.2水利水电工程中滑模技术施工的特点
在桥梁、道路以及铁路中都应用到了滑模技术,但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滑模技术有所不同,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滑模施工的精度要求更高,尺寸要求更准确,且其浇筑量比较大,需要浇筑的结构比较复杂。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门槽和弧度变化比较大,所以对滑模施工的要求比较高。而在水利水电中广泛应用滑模技术是因为其施工的进度快、安全系数大、施工场地占地面积小、其机械化程度比较高。
1.3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优点
滑模技术可以适应于不同场地的施工,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往往会遇到需要对隧道或者大坝的坡面进行施工,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会出现混凝土的浇筑难度大,材料和设备无法合理摆放以及混凝土不易拌合等问题,而采用滑模技术进行施工,对场地的要求小,一般施工技术难以完成的施工,滑模技术都能够有效地进行施工,从而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减少了滑模的支护时间和周转次数。此外,滑模技术还可以连续施工,混凝土的浇筑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使工程的工期缩短,工程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同时,由于滑模技术的机械程度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光洁度都比较好,不会出现裂缝,对工程质量也有一个良好的保障,且减少材料的损耗。
2闸墩施工中的滑模技术
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原因是由于滑模技术提高了水电建设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并提高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降级了混凝土的人工费及材料费,降级了工程成本
2.1闸墩滑模的安装和调试
2.1.1对闸墩底板的清基和凿毛
为了满足滑模技术的施工要求,需要对有闸墩钢筋(钢筋的高度应高出地面1.5 m以内)且预先对已经浇筑好的闸墩底板进行清基和凿毛处理,对于清基和凿毛处理的程度,以滑模技术施工的要求为准。
2.1.2控制点的确定及木枋垫层的放置
采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将模板的控制点确定下来,将高度为10~20 cm的木枋垫层放置于闸墩混凝土保护层的外侧地面上,用来对滑模进行放置和固定。
2.1.3滑模模板的吊装和组装
将滑模的墩头、中部、墩尾分别用塔机或者是门机吊装放置在木枋垫层上,让其大致上对接,再用起重机对各部分机型调整,使模板与各个控制点对齐,当调整好以后用螺栓进行连接。
2.1.4钢管的放置和千斤顶的护理
将空心钢管放置于液压千斤顶的中间,把钢管的一头放置于闸墩毛面,在进行滑模施工之前要对各个千斤顶进行彻底的检修,并对千斤顶进行清洁和维护。
2.1.5预埋钢筋接长处理
对于预埋钢筋进行接长,一般采用的是对接埋弧和搭接电焊,钢筋接长的长度应该有一定的长度,不能过长影响到浇筑施工,在进行搭接电焊时的双面焊,焊缝的长度应该大于5 d,而单面的长度应该大于10 d。
2.1.6滑模的提升检测
对各个细节进行检查后启动电源,把整体的滑模提高10~20 cm,在提升完成后对滑模进行检测,看滑模是否出现移位和倾斜现象,如果出现此类现象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滑模和控制点的对齐。
2.1.7爆模现象的避免和对变形观测的准备
在滑模对齐了以后,对滑模底部的空隙处使用组合木模板或者钢模板进行安模封堵,且焊接好衬筋,防止爆模现象的发生。为便于对变形的观测,可以用伸缩掉线挂在各个控制点上,以便能够很好地进行变形观测。
2.2闸墩滑模的施工要点
2.2.1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以及对施工质量的保证
为了使混凝土的质量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购时要严格根据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在混凝土的配制方面要严格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科学配制。如果采购的是混凝土成品,也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能够满足具体的施工要求。对于混凝土要做好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要严格要求混凝土在进行滑模施工中的传输、保温和初凝的时间,及时地对和易性进行检测,避免混凝土或者钢筋包面被液压油污染。在进行滑模施工时,要注意滑模的提升和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的一致,对混凝土实施入仓和振捣工作时,注意振捣工作的及时性,避免直接将拌合料一次性从入料口注入滑模内,从而影响滑模施工的质量。
2.2.2滑模的提升和移动
在滑模进行初次滑动时滑模的运动间距不能太大,避免脱模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先进行缓慢移动来确定滑模移动的时间和速度,从而实现快速的作业。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该注意每次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应该在20~30 cm之间,各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大于1.5 h;振捣时,同时也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振捣器不得触及预埋件、钢筋及模板,确保浇筑的质量。要对钢筋的制作安装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滑模的连续性施工。当滑模在移动时出现位置偏差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调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的质量。
2.3滑模的拆除
为了能够在较小高度的提升下将滑模从钢管上提取出来,可以把闸墩顶端的多余钢筋割除,把通过液压千斤顶钢管过高部分隔断,然后把滑模上的电焊机、照明设备、电气控制箱等附属设备取下,把滑模底部的吊篮用气割从滑模分节处割开,最后将滑模的墩头、中部、以及墩尾的螺栓拆除;用门机或者塔机吊住墩尾,松开液压千斤顶,用塔机或者门机换门提升墩尾滑模,将墩尾滑模吊到准备好的空余场地,然后对滑模墩尾和中部进行拆除。在对滑模进行拆除时,要注意拆除的有序性和合理性,要对滑模进行科学合理的拆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滑膜施工注意事项
a、仓号内不能留有积水、砼拌制时控制好水灰比,防止砼塌落度过大造成塌坡;
b、格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大于1.5 h;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预埋件、钢筋及模板;
c、振捣器应垂直模板方向插入砼30 cm,模板上滑时禁止振捣;
d、浇筑砼过程中,及时地把模板上的砼清除干净;脱模后的混凝土面派专人抹面;
f、脱模后的砼应避免阳光直晒,及时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并防止冲坏砼表面,养护期为28天;
g、浇筑砼须搭设简易承重平台,以便施工人员操作。
4结语
滑模技术是现在建筑施工中比较常用的一门特殊的施工技术,在水利方面的应用主要应用于大坝的坡面施工和水利工程的防洪度汛。但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具有难度,滑模施工技术中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施工过程中施工环节配合的紧凑性要求高。滑模施工因为机械水平高,对多个施工的协同要求严格,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滞后,都可能影响工期和混凝土质量,所以,做好滑模施工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措施才是这一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运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水电站水力机械技术和施工设计中108问题的设计方法[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李新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45.
[3]张辰雨,杨平军,石书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1(18)
[4]倪叶茂.浅谈闸坝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常用的滑模技术[J].民营科技,2011(7)
[5]黄祖顺.浅谈桥梁高墩建设中的滑模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224-225.
[6]敖高,宋有红,周振峰.筒仓滑模施工和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10(1).
[7]王慧斌,李云鹏.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J].科技传播,2011(11)
关键词:闸墩;滑模技术;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能够有效地防治洪涝灾害,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可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滑模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能够很好地完成水利水电工程,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滑模技术的采用,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加快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增加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的安全系數等,所以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1.1滑模技术的概述
在滑模技术施工中通常采用的是普通模板和专业模板,部分的滑模施工模板有配套的动力设备和滑行伸臂机械。我国滑模技术的滑模动力设备主要是以千斤顶为主,其工作原理为以成组的千斤顶带动滑框沿着刚刚浇筑成型的模板表面滑动,让混凝土从模板的上口向套槽内进行浇灌施工,且每一次的浇筑厚度按30 cm进行铺设。
1.2水利水电工程中滑模技术施工的特点
在桥梁、道路以及铁路中都应用到了滑模技术,但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滑模技术有所不同,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滑模施工的精度要求更高,尺寸要求更准确,且其浇筑量比较大,需要浇筑的结构比较复杂。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门槽和弧度变化比较大,所以对滑模施工的要求比较高。而在水利水电中广泛应用滑模技术是因为其施工的进度快、安全系数大、施工场地占地面积小、其机械化程度比较高。
1.3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优点
滑模技术可以适应于不同场地的施工,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往往会遇到需要对隧道或者大坝的坡面进行施工,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会出现混凝土的浇筑难度大,材料和设备无法合理摆放以及混凝土不易拌合等问题,而采用滑模技术进行施工,对场地的要求小,一般施工技术难以完成的施工,滑模技术都能够有效地进行施工,从而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减少了滑模的支护时间和周转次数。此外,滑模技术还可以连续施工,混凝土的浇筑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使工程的工期缩短,工程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同时,由于滑模技术的机械程度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光洁度都比较好,不会出现裂缝,对工程质量也有一个良好的保障,且减少材料的损耗。
2闸墩施工中的滑模技术
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原因是由于滑模技术提高了水电建设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并提高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降级了混凝土的人工费及材料费,降级了工程成本
2.1闸墩滑模的安装和调试
2.1.1对闸墩底板的清基和凿毛
为了满足滑模技术的施工要求,需要对有闸墩钢筋(钢筋的高度应高出地面1.5 m以内)且预先对已经浇筑好的闸墩底板进行清基和凿毛处理,对于清基和凿毛处理的程度,以滑模技术施工的要求为准。
2.1.2控制点的确定及木枋垫层的放置
采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将模板的控制点确定下来,将高度为10~20 cm的木枋垫层放置于闸墩混凝土保护层的外侧地面上,用来对滑模进行放置和固定。
2.1.3滑模模板的吊装和组装
将滑模的墩头、中部、墩尾分别用塔机或者是门机吊装放置在木枋垫层上,让其大致上对接,再用起重机对各部分机型调整,使模板与各个控制点对齐,当调整好以后用螺栓进行连接。
2.1.4钢管的放置和千斤顶的护理
将空心钢管放置于液压千斤顶的中间,把钢管的一头放置于闸墩毛面,在进行滑模施工之前要对各个千斤顶进行彻底的检修,并对千斤顶进行清洁和维护。
2.1.5预埋钢筋接长处理
对于预埋钢筋进行接长,一般采用的是对接埋弧和搭接电焊,钢筋接长的长度应该有一定的长度,不能过长影响到浇筑施工,在进行搭接电焊时的双面焊,焊缝的长度应该大于5 d,而单面的长度应该大于10 d。
2.1.6滑模的提升检测
对各个细节进行检查后启动电源,把整体的滑模提高10~20 cm,在提升完成后对滑模进行检测,看滑模是否出现移位和倾斜现象,如果出现此类现象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滑模和控制点的对齐。
2.1.7爆模现象的避免和对变形观测的准备
在滑模对齐了以后,对滑模底部的空隙处使用组合木模板或者钢模板进行安模封堵,且焊接好衬筋,防止爆模现象的发生。为便于对变形的观测,可以用伸缩掉线挂在各个控制点上,以便能够很好地进行变形观测。
2.2闸墩滑模的施工要点
2.2.1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以及对施工质量的保证
为了使混凝土的质量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购时要严格根据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在混凝土的配制方面要严格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科学配制。如果采购的是混凝土成品,也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能够满足具体的施工要求。对于混凝土要做好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要严格要求混凝土在进行滑模施工中的传输、保温和初凝的时间,及时地对和易性进行检测,避免混凝土或者钢筋包面被液压油污染。在进行滑模施工时,要注意滑模的提升和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的一致,对混凝土实施入仓和振捣工作时,注意振捣工作的及时性,避免直接将拌合料一次性从入料口注入滑模内,从而影响滑模施工的质量。
2.2.2滑模的提升和移动
在滑模进行初次滑动时滑模的运动间距不能太大,避免脱模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先进行缓慢移动来确定滑模移动的时间和速度,从而实现快速的作业。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该注意每次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应该在20~30 cm之间,各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大于1.5 h;振捣时,同时也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振捣器不得触及预埋件、钢筋及模板,确保浇筑的质量。要对钢筋的制作安装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滑模的连续性施工。当滑模在移动时出现位置偏差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调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的质量。
2.3滑模的拆除
为了能够在较小高度的提升下将滑模从钢管上提取出来,可以把闸墩顶端的多余钢筋割除,把通过液压千斤顶钢管过高部分隔断,然后把滑模上的电焊机、照明设备、电气控制箱等附属设备取下,把滑模底部的吊篮用气割从滑模分节处割开,最后将滑模的墩头、中部、以及墩尾的螺栓拆除;用门机或者塔机吊住墩尾,松开液压千斤顶,用塔机或者门机换门提升墩尾滑模,将墩尾滑模吊到准备好的空余场地,然后对滑模墩尾和中部进行拆除。在对滑模进行拆除时,要注意拆除的有序性和合理性,要对滑模进行科学合理的拆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滑膜施工注意事项
a、仓号内不能留有积水、砼拌制时控制好水灰比,防止砼塌落度过大造成塌坡;
b、格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大于1.5 h;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预埋件、钢筋及模板;
c、振捣器应垂直模板方向插入砼30 cm,模板上滑时禁止振捣;
d、浇筑砼过程中,及时地把模板上的砼清除干净;脱模后的混凝土面派专人抹面;
f、脱模后的砼应避免阳光直晒,及时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并防止冲坏砼表面,养护期为28天;
g、浇筑砼须搭设简易承重平台,以便施工人员操作。
4结语
滑模技术是现在建筑施工中比较常用的一门特殊的施工技术,在水利方面的应用主要应用于大坝的坡面施工和水利工程的防洪度汛。但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具有难度,滑模施工技术中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施工过程中施工环节配合的紧凑性要求高。滑模施工因为机械水平高,对多个施工的协同要求严格,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滞后,都可能影响工期和混凝土质量,所以,做好滑模施工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措施才是这一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运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水电站水力机械技术和施工设计中108问题的设计方法[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李新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45.
[3]张辰雨,杨平军,石书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1(18)
[4]倪叶茂.浅谈闸坝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常用的滑模技术[J].民营科技,2011(7)
[5]黄祖顺.浅谈桥梁高墩建设中的滑模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224-225.
[6]敖高,宋有红,周振峰.筒仓滑模施工和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10(1).
[7]王慧斌,李云鹏.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J].科技传播,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