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线》国画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尹莉莉
  四川省美術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四川美术馆典藏部。成都画院特聘画家,四川当代国画院专职画家,嘉州画院专职画家。2017年结业于南方少数民族人物国家艺术基金研修班。获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创作扶持项目。国画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并获四川展区优秀奖,版画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等展览,并被四川美术馆、上海浦东书画院和多家私人机构收藏。
其他文献
摘要:《边城》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之一”。作者集中为读者展现了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通过主人公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为人们呈现出了不同于都市生活的乡村风景。本文旨在通过《边城》这一文本,从乡村生活与都市生活两个方面解读沈从文小说的内在结构,以此反观作者田园牧歌般笔触下隐藏的对都市生活的批判。  关键词:《边城》 乡土 都市 二元对立  纵观沈从文的大部分文
摘要:Linux是一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现在应用越来越广范,学会操作Linux操作系统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文章阐述了Linux在高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鼓励自学。  关键词:Linux;高职;教学;操作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9-30096-01  The Teaching Study of Linux In Co
摘要:随着互联网规模的增长,互连网上的用户和应用都在快速的增长,拥塞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在拥塞控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此文介绍了基于TCP协议的拥塞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对算法改进的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Internet;TCP;拥塞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2-619-02  Based on
为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明确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根源,研究新旧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新旧时期文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文学语言中的高频词汇蕴含着当时的热门话题以及人们关心的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张卫中撰写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一书,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的研究,勾勒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演变的线路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20世纪的社会文化发展情况
主管单位:绵阳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王德宝  WANGDEBAO  《剑南文学》主编。籍贯四川阆中,中共党员,编审。198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分配至绵阳市文联《剑南文学》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至今。现为绵阳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寄语  《剑南文学》是一份创办于1977年的老牌文学刊物,初名《绵阳文艺》,后
摘要:开发迎评促建网是高校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首先,本文给出了迎评促建网的系统分析和模块设计;其次,从总体上介绍基于Spring Struts hibernate的开发架构的原理和层次结构;其次,以用户管理模块为例介绍使用该开发架构的全部开发过程;其次,给出该开发架构的开发规范;最后,对该开发架构的核心配置文件的关键技术给予说明。  关键词:Spring;Struts;Hi
卢玉娜著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主题与特色研究》一书向我们详细阐述了英美文学的不同特色,对文学研究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针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文学环境等作出了详细论述,中篇主要是以中国文化视角来解读英美文学,下篇解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主题和特色。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又将这三部分分解成不同类型的模块,这些模块有的从不同的时期和歷史背景进行论述,有的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论述。作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将EDA软件应用到数字电路的教学与实验中,对于数字电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环节都有显著的帮助,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和实验效果。  关键词:EDA软件;数字电路;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4-1250-03  Research on EDA Softw
书名:上课的学问——语文教学优质资源的获取和运用(教学篇)  作者:黄玉峰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553752112  定价:36元  新时代、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重视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黄玉峰著的《上课的学问——语文教学优质资源的获取和运用(教学篇)》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以作者在20世紀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收录文言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全文如下: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对此文从成语本身、典故源头、语言艺术、单元教学四个角度解析“矛盾”思路,感受不同层面的汉语思维过程。  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