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后“正史”相对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著作,其文学性明显贫乏乃至消退。这样一种史学现象的出现,有着多重历史成因。在总的“文史分流”文化背景影响下,时代学术思潮的变迁(散文革新)、批评家的导向、历代的史馆制度本身的局限等等客观原因以及史家个人主体色彩消退等主观因素,都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了中国史学著作的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