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工电子实验是所有工科院校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实验课程。结合目前国内高等学校的特点,针对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面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胡绍祖(1984-),男,福建永定人,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助教。(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91-02
电工电子实验是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所涉及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一般开设在大二学年,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强化学生在电工电子方面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教师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基于此,结合当前高校电工电子实验现状,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
一、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实验教学缺乏创新,教学过程千篇一律。大多数高校的电工电子实验采用的是实验箱或实验台,实验的项目和内容基本不变,学生只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简单的连线和测试,过程单一,使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独立实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拓展思维的培养。
第二,现有的实验教材中,验证理论和定理的实验较多,设计性、实用性类的实验较少。另外,受到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的限制,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教师首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实验操作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和思考的时间较少,只是根据实验结果验证了某些实验定理。这样的实验过程难以达到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目的,反而导致相当多的学生在学完电工电子技术后,仍然不能熟练使用常见的仪器仪表,而独立动手设计电路的能力几乎没有。
第三,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足。许多教师都把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当做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只要求学生做完实验,测出相关数据后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就结束,轻视了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以及课后的实验反馈。
第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目前许多高校的电子类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院校承担教学工作,他们的理论水平较高,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清楚理论知识如何与实际工程的应用相结合,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兴趣不高,只注重实验内容的完成,不能理解和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原理、调试方法与性能测试。此外,学生对实验内容的认识仅从实验指导书中获取,在实验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出现问题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从而为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六,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不合理。在实验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实验结果而轻视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以实验报告成绩作为学生的实验成绩,这就难免造成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敷衍了事,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应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验现象、熟练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熟练识别电子元器件、学会分析电路原理图、设计和组装简单功能的电子产品。有鉴于实验培养目标与上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改进实验设备,提升专业实验条件
实验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许多高校的电工电子实验室使用的是实验台,里面的许多电路都已在内部连接好,学生做实验时只需对电源、测量仪表及线路进行连线操作即可,虽然此种做法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但同时也导致学生做完实验后对电路仍不甚熟悉。因此,在购买实验台时,应选择可由学生自行设计、搭建,又能看到实际器件的实验设备,而对于简单电路,可由实验室购买分立元器件,然后由学生自行焊接,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可为后续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提供平台。
2.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实用性
从总体上看,现有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基本上以教师的演示为主,学生再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虽然这样做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但缺乏趣味性,束缚了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改革。实验教学应独立编写实验教材。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电子产品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并适当安排仿真性实验,逐渐淘汰内容陈旧、实验操作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主要设置与生产实际有关的项目,以教师提出实验任务为主线,学生根据实验任务,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和器材,设计和安装实验电路等,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综合能力。[1]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就必须重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减少教师在实验课的教学时间。因此,学生在进入电工电子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培训时间可安排在大一,培训内容包括简单元器件的焊接以及常用仪器的操作,比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台式万用表、电压源等,在培训过程中应重视仪器仪表的操作要领、规范以及对数据的读取、记录和处理等基本能力训练。其次,改革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都是以实验任务为主线,实验指导教师只需负责实验方案的审查,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启发,实验完成以后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全面发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顺应科学发展要求
师资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建设、学生培养以及实验教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不仅要有教学、科研及技术开发的实力,还要能够不断加强个人修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指导教师应当顺应科学发展趋势,紧跟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学科前沿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使实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
5.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增加学生课余实验时间
现在大部分高校的电工电子实验都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实验教学,显然,时间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实验的实际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建立开放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当然在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的同时也要制订出相应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机制,确保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等方面实行开放式教学。[2]这一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余实验时间,还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弹性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充分享受实验带来的乐趣。
6.改进考核评价方式,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
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考核评价,评价内容不能只关注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还应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更应重视学生在实验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实验成功与否的判定不能仅限于得出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的实验过程,考核评价上应当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
三、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只有改革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教师来说,要上好电工电子实验课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各种实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及时总结实验教学中出现的新方法和新经验,这样才能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东.关于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
2009,(3).
[2]石建红.电工电子实验改革的深入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11,(9).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胡绍祖(1984-),男,福建永定人,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助教。(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91-02
电工电子实验是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所涉及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一般开设在大二学年,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强化学生在电工电子方面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教师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基于此,结合当前高校电工电子实验现状,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
一、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实验教学缺乏创新,教学过程千篇一律。大多数高校的电工电子实验采用的是实验箱或实验台,实验的项目和内容基本不变,学生只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简单的连线和测试,过程单一,使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独立实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拓展思维的培养。
第二,现有的实验教材中,验证理论和定理的实验较多,设计性、实用性类的实验较少。另外,受到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的限制,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教师首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实验操作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和思考的时间较少,只是根据实验结果验证了某些实验定理。这样的实验过程难以达到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目的,反而导致相当多的学生在学完电工电子技术后,仍然不能熟练使用常见的仪器仪表,而独立动手设计电路的能力几乎没有。
第三,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足。许多教师都把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当做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只要求学生做完实验,测出相关数据后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就结束,轻视了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以及课后的实验反馈。
第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目前许多高校的电子类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院校承担教学工作,他们的理论水平较高,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清楚理论知识如何与实际工程的应用相结合,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兴趣不高,只注重实验内容的完成,不能理解和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原理、调试方法与性能测试。此外,学生对实验内容的认识仅从实验指导书中获取,在实验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出现问题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从而为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六,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不合理。在实验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实验结果而轻视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以实验报告成绩作为学生的实验成绩,这就难免造成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敷衍了事,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应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验现象、熟练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熟练识别电子元器件、学会分析电路原理图、设计和组装简单功能的电子产品。有鉴于实验培养目标与上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改进实验设备,提升专业实验条件
实验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许多高校的电工电子实验室使用的是实验台,里面的许多电路都已在内部连接好,学生做实验时只需对电源、测量仪表及线路进行连线操作即可,虽然此种做法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但同时也导致学生做完实验后对电路仍不甚熟悉。因此,在购买实验台时,应选择可由学生自行设计、搭建,又能看到实际器件的实验设备,而对于简单电路,可由实验室购买分立元器件,然后由学生自行焊接,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可为后续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提供平台。
2.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实用性
从总体上看,现有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基本上以教师的演示为主,学生再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虽然这样做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但缺乏趣味性,束缚了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改革。实验教学应独立编写实验教材。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电子产品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并适当安排仿真性实验,逐渐淘汰内容陈旧、实验操作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主要设置与生产实际有关的项目,以教师提出实验任务为主线,学生根据实验任务,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和器材,设计和安装实验电路等,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综合能力。[1]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就必须重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减少教师在实验课的教学时间。因此,学生在进入电工电子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培训时间可安排在大一,培训内容包括简单元器件的焊接以及常用仪器的操作,比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台式万用表、电压源等,在培训过程中应重视仪器仪表的操作要领、规范以及对数据的读取、记录和处理等基本能力训练。其次,改革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都是以实验任务为主线,实验指导教师只需负责实验方案的审查,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启发,实验完成以后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全面发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顺应科学发展要求
师资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建设、学生培养以及实验教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不仅要有教学、科研及技术开发的实力,还要能够不断加强个人修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指导教师应当顺应科学发展趋势,紧跟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学科前沿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使实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
5.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增加学生课余实验时间
现在大部分高校的电工电子实验都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实验教学,显然,时间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实验的实际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建立开放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当然在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的同时也要制订出相应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机制,确保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等方面实行开放式教学。[2]这一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余实验时间,还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弹性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充分享受实验带来的乐趣。
6.改进考核评价方式,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
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考核评价,评价内容不能只关注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还应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更应重视学生在实验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实验成功与否的判定不能仅限于得出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的实验过程,考核评价上应当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
三、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只有改革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教师来说,要上好电工电子实验课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各种实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及时总结实验教学中出现的新方法和新经验,这样才能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东.关于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
2009,(3).
[2]石建红.电工电子实验改革的深入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11,(9).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