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意识应从小培养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f0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新的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小学生缺乏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科学的问题意识能力。问题的结果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发问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培养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应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
  儿童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发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成效”,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敞开问题意识之门。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在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应着重思考通过何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课堂提问,是学习性问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教师或学生试图引出对方言语反应的信号。它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有体态语言。教师应教给学生相应的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为使学生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针对性,教师要让学生明了提问的种类,如低级认知提问(知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問)和高级认知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及其内涵与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各科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中分别提出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训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由模糊变为明晰,由体态语言变为口头语或书面语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改革评价,从我做起
  
  心理学发现:每个学生都希望受到重视。教师上课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通过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明确提问和探究的方向,更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当然老师也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事事都知道。但也不能怕噎死而不吃饭,怕呛死而不喝水吧!我们应该做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回避问题。因此,要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具有民主气氛和探索氛围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想
  敢问,让问题走进课堂。
  
  三、放而不乱,收而不死
  
  教学重在对学生全面开放,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寻求知识的真谛。当然,对学生的“放”不应是任意的,它指的是不干预学生的活动,不限制学生认知路径和思维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尽情张扬。但这并不是说老师对学生的探究不予以疏导,甚至不予以理睬。其实,在某种情况下,老师的“放”也是需要讲究一定的科学性的。如教学《轴对称图形》,由于学生对这方面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老师完全可以放手,学生凭借较丰富的经验也能很顺利地完成这一知识的学习目标。在教授“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进行练习。
  师:淘气快过生日了,妈妈打算给他买一份礼物。于是,带着淘气来到了商场,最后,淘气看中了一个书包和一盒彩笔,它们的价钱分别是书包32元,彩笔19元(多媒体展示书包和彩笔的图片及价钱)。妈妈买这两样东西要带多少钱呢?
  “你能估计一下,买这两样东西,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吗?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与估算意识,老师特别设计了一个估算情节。
  学生积极地讨论起来。
  生:我是这么估计的,32和30比较接近,就先把32想成30,19和20比较接近,把19想成20,30+20=50,妈妈大约要带50元。
  学生用四舍五入的凑整法进行估计,方法正确,思路清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接下来,又和学生一起计算出了准确的结果:32+19=51。这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当老师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时,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觉得,刚才咱们的估算有点问题。”
  老师示意他解释一下他的发现。
  生:我们估算的结果是50元,而实际上买这两样东西要花51元。如果淘气的妈妈也像我们一样估算,只带50元钱,那就不够了。上次,我妈妈带我去买书,估计要花七八十元,我妈妈就要带上100元。多带一些才行,要不然书就有可能买不齐了。而且,万一淘气还想要别的什么东西——因为他过生日,他妈妈也许要给他买的。所以,只带50元钱就更不够了。
  说得多好呀,这个学生是把数学真正联系到实际生活当中了。在意外的同时,老师充分肯定了他提出的问题:“×××想得真周到,他能够结合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但很多时候教学还要注意适度的“收”。如对于教学数学实践活动《莫比乌斯圈》,由于学生对乌斯圈这方面知识了解不多,甚至大部分学生闻所未闻,完全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要有一定的指导方向。
  
  四、传授方法,坚持不懈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的提问,低层次的提问包括知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高层次的提问包括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低层次的提问有利于知识的巩固,高层次的提问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其次,教师要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可以在文字上、方法上、矛盾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这些深刻而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思维的结晶,更是他们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细嚼慢咽,反复琢磨,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合理想象,从而拓宽思维,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深化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明确提问和探究的方向,更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总之,只要教师给予学生问的权利,创设问的氛围,指点问的路径,就能打破“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呆板局面,出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从而让学生在问中得到思维的体现和锻炼,最终达到科学素养的培养。■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解决TSP的学习记忆果蝇算法.为克服传统果蝇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的缺点,该算法引入了果蝇的学习记忆机制,通过设置种群记忆区指导果蝇个体的搜索方向,以提高算法的
文章通过对《巨变》的解读,进而对博兰尼自由市场和市场社会进行分析,认为由于博兰尼对自由调节市场、市场和市场社会的认识不明确,比如博兰尼认为的自我调节市场历史性,“脱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长期以来,肺部疾病的诊断依靠X线、CT和气管镜,常规超声主要局限于胸腔积液、临近胸壁的肺外周性病变、肺实变或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的肺部病变的诊断,临床价值有限。随
在低盐水体(盐度12)条件下,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采用间歇式流水呼吸仪测定了不同温度(21℃、24℃、27℃、30℃及33℃)、p H(6.5、7.0、7.5、8.0及8.5)及体重(均值:15.64 g、35.80 g、
1842—1843年马克思批判立场上实现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政治批判的转变,1842年的马克思从总体上虽然仍是黑格尔的信徒,但已经认识到私人利益、现实生活与黑格尔理性国家理论之间
散裂靶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的重要组成部分,颗粒流靶是最新自主提出的一种新型高功率散裂靶,颗粒流靶兼顾固态靶和液态靶的优点,颗粒流无普通流体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环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这给学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进展的环境中,中国的资本市场日益完善,电子制造业也随之崛起。电子制造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增强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在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