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1R和IGFBP-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原发性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结肠癌组织和78例正常结肠黏膜中IGF-1R、IGFBP-3的表达,并对二者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IGF-1R在结肠癌中的阳性率(66.7%,52/78)显著高于对照组(24.4%,19/78),χ2=28.150,P=0.000。IGFBP-3在结肠癌中的阳性率(73.1%,57/78)显著低于对照组(89.7%,70/78),χ2=7.158,P=0.007。IGF-1R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χ2=5.804,P=0.016)、TNM分期(χ2=5.246,P=0.022)、淋巴结转移(χ2=12.955,P=0.000)呈明显相关性。IGFBP-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χ2=7.096,P=0.008)、淋巴结转移(χ2=5.893,P=0.015)、远处转移(P=0.003)呈明显相关性。二者均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IGF-1R与IGFBP-3的表达呈负相关(r=-0.245,P=0.03)。

结论

IGF-1R高表达和IGFBP-3低表达与结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IGF-1R和IGFBP-3可能成为治疗结肠癌新的作用靶点。

其他文献
期刊
循环肿瘤细胞(CTC)对于监测肿瘤复发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纳米技术为检测CTC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CTC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利用纳米技术设计杀灭CTC的纳米装置在清除CTC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目的探讨shRNA靶向干扰钠氢交换调节因子(NHERF)1后对前列腺癌细胞PC-3M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pSuper.puro NHERF1 shRNA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pSuper.puro luciferase shRNA分别转染人PC-3M前列腺癌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低表达NHERF1的PC-3M细胞株。经Western印迹验证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
脂联素、瘦素、网膜素、内脂素均为脂肪组织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上述脂肪因子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目前关于脂肪因子如何诱发结直肠癌的机制尚不清楚,仍需开展深入的研究。
结外鼻型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因发病率低,缺乏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仍未确定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因多药耐药基因1高表达,对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常规化疗抗拒。近年来出现一些有效率较高的方案,含左旋门冬酰胺酶或吉西他滨的方案近期有效率高,可作为首选方案,而靶向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仍在探索之中。
Tbx3(T-box3)基因作为T-box家族的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参与了胚胎时期乳腺、四肢、心脏、眼、肺、胰腺的发育调控,并且在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发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Tbx3可以作为转录因子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干细胞和甲基化等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更好地了解Tbx3将为肿瘤的基因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求单发与多发脑转移瘤的合理放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50例单发或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原发灶均得到控制,30例(联合组)采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20例(单一组)采用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处方剂量均采用45%~75%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边缘剂量15~20 Gy,中心剂量30~45 Gy,一次完成;全脑放疗每次分割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8例患者按相似条件配对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放化疗后接受CIK细胞联合IL-2治疗,对照组仅行放化疗。观察CIK细胞回输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取两组患者放化疗结束时(CIK细胞治疗前)及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CIK细胞治疗已结束)两个时间点,分别
肥胖不仅增加卵巢癌的发生危险,而且与卵巢癌的不良预后相关。其病因学机制可能与肥胖引起雌激素、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升高,以及多种脂肪细胞因子等因素共同作用相关,影响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保持合适的体重可以预防和控制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及辅助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及生存情况,为胃癌综合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接受胃癌根治术及术后辅助治疗的病例110例,统计5年内各种失败模式的病例数。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卡方检验判断分化程度、肿瘤部位、性别等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全组110例病例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4%(92/110)、46.36%(51/110)、35.45%(3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