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04年芬兰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分子基因学分析

来源 :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来帮助我们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和流行病学机理。目的:分析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和1995—2004年芬兰耐异烟肼及利福平相关突变菌株。设计:对3959株新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如有必要,所有的耐药性表型菌株都进行了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间隔寡核苷酸分型分析。对耐异烟肼及利福平菌株分别进行了katG 315位密码子和rpoB耐性基因测序。结果:在测试的3959(92.4%为培养阳性)株分离株中,183个(4.6%)对至少一种一线抗结核药耐药;14(0.4%)株为耐多药。37株(20.4%)耐性菌株属于17个簇,其中最大的簇包括4个分离株。北京家族占所有耐药菌株的8.8% (16株)。在异烟肼耐药菌株中,katG的Ser315Thr突变占46.7%(56株);在利福平耐药菌株中rpoB突变占85.7%(18株)。结论:耐药结核病在芬兰传染率很少,尤其在本地和外来人口间。如果存在产生耐多药的危险因素,筛查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相关突变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丝绸之路的升级,给了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的机遇,建筑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大背景下要做好走出去的准备,完善自己的管理模式,加强工程的建设质量,创
"互联网+"的虚实融合、行动快速和时空零界化特性扰乱了基础教育质量政策的原有制定决策思维模式,加大了运行滞后风险,增加了实效性监评难度。同时,"互联网+"的协作共享思维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适应市场运行机制的迫切需要,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是摆在广大工程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