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与心肺复苏后心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搏骤停因其具有严重的社会经济学影响,一直以来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随着复苏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提高,对此类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CPR)和高级生命支持后,其中有20%~40%的患者可以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但仍有高达50%~70%的ROSC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1-2].经常令临床医师们感到失望的是,据统计,院内或院外成功复苏患者的最终生存率仅30%左右[3-5].上述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心搏骤停患者易罹患心搏骤停综合征中的两大特征性损害,即CPR后心肌功能障碍及CPR后脑损伤[6],其中,CPR后心肌功能障碍因其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导致复苏后早期高病死率而备受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浆MMP-9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34例)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MMP-9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升高[(13.47±3.09)ng/L比(12.89±10.22)ng/L,P>0.05],溶栓后MMP-9水平[(22.06±12.53)ng/L]较健康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中至重度低肺功能患者肺切除术后影响转归的因素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中至重度低肺功能患者的治疗经过、术后并发症和近期肺功能变化.其中全肺切除术11例,单纯肺叶切除术37例,袖状肺叶切除术5例,肺叶楔形切除术3例.结果 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22例(39.3%),死亡4例(7.1%),死于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和肺栓塞.术后3个月复查肺功能,最大自主通气量(MYV)、第1秒用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