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调查显示,约有九成以上的职场人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焦虑,本文从职业焦虑的普遍性和新闻行业的特殊性两方面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应对和化解职业焦虑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焦虑 新闻职业
[中图分类号]G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82-01
职业焦虑,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有调查显示,约有九成以上的职场人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焦虑。一旦出现职业焦虑就应该找到化解的途径和方法,否则会容易引发疾病,对身心造成危害。新闻行业,作为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由于现代化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和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焦虑显得尤为突出。
一、出现职业焦虑的原因
所谓职业焦虑是由于从业者对所处工作环境的不适应、对应对环境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缺乏自信,而产生的焦急忧虑状态。
职业焦虑,在多数从业人员身上都会出现。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接受工作的压力程度和劳动者个人素质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有甲乙两位进城务工者,他俩在郊区合租了一间民房。交完房租后,因为几天找不到工作同时花光了口袋里的最后一分钱。甲是本地人,想卷行李回家又怕回家遭媳妇羞辱,并为眼看着要饿肚子而焦急:“我要是今天再找不着活干就只有回家这一条路了”,面对同样的困境,而乙却能坦然应对:“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你最好不要出门打工了,在我的身后还有好多条路,解决吃饭问题是最容易办到的事”。说完就领着甲来到一个批发市场,一个负责清理垃圾箱里塑料瓶,一个收拾市场内到处丢弃的废纸板,两人前后忙碌了不到一个小时,用废品换来的钱买了8个大饼、一包咸菜。后来他们不仅找到了活干,还在这个城市站住了脚。记者采访了这位外来打工者,问他为什么在身无分文的困境当中能坦然面对?他回答说:“鸡爪子都能刨出食来,何况我们还是大活人”。
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焦虑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焦虑,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与普通意义上的职业焦虑又有差别。在承担重要使命的压力下,个人的情绪不能反弹或得不到发泄,而且要去完成领导、上级设定的既定目标。
从业环境方面:一批批新型媒体的大量出现,向政府主导下的主流媒体形成挤压态势,于是,抢占新闻资源的现象非常突出,吃新闻这碗饭的人也越来越多。越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出现职业焦虑的现象就越明显。就拿本人所在的省会城市来说,10多年前人们所熟知的媒体不足10家,老百姓最了解的有“新闻四大家”。四大家的编制全部加起来不足1000人,而现在仅一家动辄就上千人甚至几千人。过去,地、县一级很少有媒体,最多就建个广播站、设个报道组什么的,而现在凡是省一级有的市县一级都有,而且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另外在人员构成上更是五花八门,有正式编制的、自收自支的、聘用的、拉广告的等等,尤其是老一代的媒体人对这种现象感受切深。
无限膨胀的人员构成在有限的新闻资源里游弋,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媒体人不仅要时时考虑抢占资源,还要时时考虑保饭碗。
三、应对焦虑的对策及办法
常言道:“心病要用心药治”。职业焦虑,是一种心理情绪反映,但目前还不能把它定义为心理疾病,当然,出现职业焦虑长期得不到化解必然会导致心理疾病。那么,医治焦虑症的“心药”应该是哪几味呢?我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开处方”:
一是要有健康的心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医治焦虑最好的良药。为什么在重大挫折面前有的人可以跳楼;而有的人能够勇敢面对、迎接挑战?就是心态问题。因为每个人身边的例子很多,不需要展开讲。当然,良好的心态需要生活的历练,需要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有人说心态好心情自然会好,这种说法不全面。心态是心理状态;心情是心理情绪。良好的心情需要自我调节,需要学会自我减压,还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疏导不良情绪。就像平时劝人“什么事都要想得开”,只要“想开了”,焦虑也就消除了。
三要建立自信心。建立自信心对消除焦虑非常重要。与自信相对的还有“过于自信”和“缺乏自信”。过于自信会脱离群众,非常孤单;缺乏自信会使自己沉沦,不能进步。而出现职业焦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自信。为什么别人能进步,我不能进步?为什么别人能挣大钱,我挣不来?为什么领导老照顾别人,不照顾我?等等。在正常情况下,领导会考虑量才用人的,而作为员工一定要建立自信心,因为有了自信就有了动力。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你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做出了成绩,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希望有更多的从业人员能参与其中,贡献出更好的“处方”,对症下药、消除焦虑,让更多身处焦虑状态下的从业者生活的富有尊严和心情舒畅。
【参考文献】
[1]调查:九成职场人士受职业焦虑症困扰.晶报,2010-4-23.
[2]高保党.慎对焦虑——关注新闻工作者职业心理健康.青年记者.2005.4.
[关键词]职业焦虑 新闻职业
[中图分类号]G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82-01
职业焦虑,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有调查显示,约有九成以上的职场人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焦虑。一旦出现职业焦虑就应该找到化解的途径和方法,否则会容易引发疾病,对身心造成危害。新闻行业,作为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由于现代化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和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焦虑显得尤为突出。
一、出现职业焦虑的原因
所谓职业焦虑是由于从业者对所处工作环境的不适应、对应对环境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缺乏自信,而产生的焦急忧虑状态。
职业焦虑,在多数从业人员身上都会出现。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接受工作的压力程度和劳动者个人素质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有甲乙两位进城务工者,他俩在郊区合租了一间民房。交完房租后,因为几天找不到工作同时花光了口袋里的最后一分钱。甲是本地人,想卷行李回家又怕回家遭媳妇羞辱,并为眼看着要饿肚子而焦急:“我要是今天再找不着活干就只有回家这一条路了”,面对同样的困境,而乙却能坦然应对:“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你最好不要出门打工了,在我的身后还有好多条路,解决吃饭问题是最容易办到的事”。说完就领着甲来到一个批发市场,一个负责清理垃圾箱里塑料瓶,一个收拾市场内到处丢弃的废纸板,两人前后忙碌了不到一个小时,用废品换来的钱买了8个大饼、一包咸菜。后来他们不仅找到了活干,还在这个城市站住了脚。记者采访了这位外来打工者,问他为什么在身无分文的困境当中能坦然面对?他回答说:“鸡爪子都能刨出食来,何况我们还是大活人”。
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焦虑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焦虑,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与普通意义上的职业焦虑又有差别。在承担重要使命的压力下,个人的情绪不能反弹或得不到发泄,而且要去完成领导、上级设定的既定目标。
从业环境方面:一批批新型媒体的大量出现,向政府主导下的主流媒体形成挤压态势,于是,抢占新闻资源的现象非常突出,吃新闻这碗饭的人也越来越多。越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出现职业焦虑的现象就越明显。就拿本人所在的省会城市来说,10多年前人们所熟知的媒体不足10家,老百姓最了解的有“新闻四大家”。四大家的编制全部加起来不足1000人,而现在仅一家动辄就上千人甚至几千人。过去,地、县一级很少有媒体,最多就建个广播站、设个报道组什么的,而现在凡是省一级有的市县一级都有,而且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另外在人员构成上更是五花八门,有正式编制的、自收自支的、聘用的、拉广告的等等,尤其是老一代的媒体人对这种现象感受切深。
无限膨胀的人员构成在有限的新闻资源里游弋,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媒体人不仅要时时考虑抢占资源,还要时时考虑保饭碗。
三、应对焦虑的对策及办法
常言道:“心病要用心药治”。职业焦虑,是一种心理情绪反映,但目前还不能把它定义为心理疾病,当然,出现职业焦虑长期得不到化解必然会导致心理疾病。那么,医治焦虑症的“心药”应该是哪几味呢?我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开处方”:
一是要有健康的心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医治焦虑最好的良药。为什么在重大挫折面前有的人可以跳楼;而有的人能够勇敢面对、迎接挑战?就是心态问题。因为每个人身边的例子很多,不需要展开讲。当然,良好的心态需要生活的历练,需要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有人说心态好心情自然会好,这种说法不全面。心态是心理状态;心情是心理情绪。良好的心情需要自我调节,需要学会自我减压,还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疏导不良情绪。就像平时劝人“什么事都要想得开”,只要“想开了”,焦虑也就消除了。
三要建立自信心。建立自信心对消除焦虑非常重要。与自信相对的还有“过于自信”和“缺乏自信”。过于自信会脱离群众,非常孤单;缺乏自信会使自己沉沦,不能进步。而出现职业焦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自信。为什么别人能进步,我不能进步?为什么别人能挣大钱,我挣不来?为什么领导老照顾别人,不照顾我?等等。在正常情况下,领导会考虑量才用人的,而作为员工一定要建立自信心,因为有了自信就有了动力。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你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做出了成绩,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希望有更多的从业人员能参与其中,贡献出更好的“处方”,对症下药、消除焦虑,让更多身处焦虑状态下的从业者生活的富有尊严和心情舒畅。
【参考文献】
[1]调查:九成职场人士受职业焦虑症困扰.晶报,2010-4-23.
[2]高保党.慎对焦虑——关注新闻工作者职业心理健康.青年记者.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