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艺考不能雾里看花

来源 :高校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zqre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您好,宁老师!欢迎来到我们茶座,2012年的艺术类考试越来越近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服装学院越来越受到喜欢艺术的考生青睐。
  宁俊:是的,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服装命名的高校,但它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只是一所纯艺术院校,而是以艺工为主,经、管、理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比如,我就是工科的教师,我们学校工科学生可以从事材料、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商科等很多专业的学习。
  主持人:哦,原来学校不是一所单一的艺术院校,但学校在服装艺术领域的确不得不让人感叹是特色显著。
  宁俊:我们学校建于1959年,是有鲜明行业背景的。我校曾经的名字是化纤工学院,原属于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学校在1989年改名为北京服装学院后,完全以现代服装产业链为核心来设置学科和专业,从服装的上游(比如材料),到中游(比如服装设计、工程),到下游(比如服装管理、营销等),这个大的产业链中,我们的专业都有所涉及。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艺术上的实力在全国取得了非常引人瞩目的成绩。艺术类有设计学和造型学两个二级学院,艺术的专业也非常丰富而有特色,绝不是片面理解的只是服装设计。艺术类招生的专业有6个:表演、动画、摄影、绘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其中艺术设计招生最多,它下面还分有若干个专业方向,比如服装、室内装潢、皮革、鞋帽、首饰、箱包、环境艺术、奢侈品等,从这些名字就可知道,它们非常具有实用性。
  主持人:的确,感觉学校的艺术类专业都是融入和美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宁俊: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可以说,学校在首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在北京奥组委组织的2008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中,我校奥运会开闭幕式服装创意方案被评为优秀。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服,包括工作人员、志愿者、技术官员服装三大类,奥运火炬接力服装,中国运动员领奖服五类服装,均由我校参与完成。我校还参与了神舟七号航天服的设计工作,其中包括舱内睡袋图案设计,航天服的配色设计,以及舱内用鞋的研制。
  最近3年来,我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获国际、国内大奖592项,在2005年、2007年、2008年,北京市分别授予我校功勋志愿奖和北京时装之都特别贡献奖。
  主持人:在一些人心中有一个观念,那就是如果高考达不到一定的成绩,就转而报考艺术类院校,他们认为艺考对文化课要求不高。
  宁俊:如果抱着这种想法参加艺考,那是很有问题的。其一,现在高校对艺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我校考生2011年文化课成绩平均是400到450分,最高的达到了590分。例如我校艺术类考试在录取时,专业考试的成绩和文化考试的成绩各占50%,这是因为艺术上的创意是要有文化底蕴作为基础的,绝不是简单地画画就行。又比如我们的模特表演专业对文化课要求就很高,每年该专业有三百多人报考却只招收40人,6个男生和34个女生,即使其他条件都具备了,只要高考成绩不达标也不会被录取。其次,如果只是为了考上大学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喜欢,即使侥幸进了大学,学习起来也很费劲。
  主持人:在很多人的认识中,服装模特是艺术生的典型代表,服装模特都是二十岁左右、身材高挑的孩子,训练一下“猫步”就可以直接上台了,为什么还需要专门在大学里读四年书呢?
  宁俊:其实模特工作不是那么轻松胜任的,这要求有相当水平的综合素质。一个模特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涵养,是难以理解作品(比如服装)的内涵,会造成作品的气质在台上出不来。众所周知,模特表演的寿命很短,俗称“吃青春饭”。他们进校后不光是学表演,还要学设计、编导、策划、表演理论等,四年的培养让他们在不从事表演后,可以有多种就业选择,而且表演专业学生还可选修其他专业的双学位,这也是学校考虑让他们多渠道就业,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主持人: 前面您也提到模特靠“吃青春饭”来读四年书,那会不会把他们的黄金时间给耽误了?
  宁俊:实际上我们招来的学生在上中学期间就已经是很成功的模特,受过一些训练,同时,他们在学校也会参加一些表演。他们来考服装学院就是为丰富自己的内涵,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做准备。记得有一年的央视模特大赛,主持人问一个获奖者获奖后最想做的是什么,她的回答是:考北京服装学院。我校的模特表演专业因学生其各方面素质好,在全国排第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模特大赛金奖经常都是被我校学生捧走的,第53届世界小姐季军关琦也是出自我校的表演专业。
  主持人:这更正了我们的观念,生活在镁光灯下的模特给我们的感觉总是很风光,很让人艳羡。实际上,做模特并不是只要身材好那么简单,要有相当的内涵。
  宁俊:社会上的确有人会认为他们出入各种社交场合,成天灯红酒绿,给他们贴上爱虚荣、拜金主义、浮躁等标签。其实我们表演专业的学生都非常朴实,也非常有礼貌,除了表演时需要表现得很炫外,其他方面跟别的学生没什么区别。即使是炫目的表演也仅仅是他们学习的内容之一,他们必须修够所有课程的学分才能符合要求,也才能毕业。
  主持人:的确,当好模特是需要内涵的,这需要有清晰的理性认知。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为了追求更多高校的录取机会,盲目报考了很多学校的艺考,导致他们在全国的高校中穿梭奔波,您如何看?
  宁俊:考生到处去应考,既浪费精力、财力,又浪费时间,还影响文化课的复习。考生一旦选好自己中意的学校,就应该全力应考。考生在准备应考的同时,还应详细了解学校要考的科目内容,因为每个学校的招生政策、方法、科目是有区别的。比如我们是在春节以后艺考,每年大概有2万多人报考,根据报考专业的要求,在考试内容上也有所区别。我们学校的艺术类考试,除了表演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其余大量的考生都要参加美术考试,且全国十个考点同时考试。另外,我校美术专业考试跟很多学校不一样,要考三科:素描、色彩和创意速写。
  主持人:素描、色彩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创意速写?
  宁俊:创意速写简单地说就是速写里面有故事。比如出“图书馆一角”这道题,你要用图表达出在那一角发生了什么,那里面有什么人物关系和情节。再比如,如何用雨伞和鞋这两种物品来表达人的快乐和悲伤的心情。此外,创意速写还要写出创意说明,解释这样的设计表达什么诉求和理念,与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八大美院相比,这些大学侧重纯美术,我们侧重应用、设计、制作和文化创意。
  主持人:现在,创意被提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不久前胡锦涛主席就主持了一个专门讲文化创意的会议。
  宁俊:文化创意是北京以后发展的重中之重,许多大都市也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是大趋势。北京市已明确今后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它的主打产业,而我们的所有专业给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更适合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就业。2010年,教育部批准在我校招收两个创新试验班,每年从考进来的学生中遴选出40个优秀生,组成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两个实验班,特殊培养,打造精英。目前招生情况来看,这个实验班吸引了许多优秀考生的报考。
  主持人:既然文化创意在未来潜力巨大,肯定会有很多考生青睐,那怎么保证艺考招生录取工作的公正性?
  宁俊:我们的艺考从开始直到最后,全过程都是按高考的机制运作。举个例子,我们第一个环节命题的制作,是在保密局制定和印制试卷的。在考前,我们阅卷老师就全进入到封闭的地点,而且中断通讯,考场的环境以及阅卷,都是按照国家高考要求实行全封闭。除了全过程监督之外,在新生入学之后,我们还会复查,发现有舞弊行为的考生会退学,以维护高校录取工作的严肃性。
  主持人:呵呵,说个题外话,服装学院老师的穿着一定非常讲究吗?
  宁俊:受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影响,不论男女,大家都很在意自己的着装和形象,哪怕最普通的面料,都会穿出自己的特色。这些熏陶对学生今后也是很有好处的,他们会清楚地知道在应聘或其他场合穿什么更合适。
  主持人:您对有意参加服装学院艺考的考生有什么建议?
  宁俊:我还是要强调,切忌把精力全放在准备艺考上,文化课要齐头并进。我们对文化课是有具体要求的,比如,英语不能低于60分,差一分都不行。每年我们都会遇到一些考生,无论艺考成绩还是高考总成绩都过了,但就是英语单科不达标,很遗憾,只得落榜。还有一点要说明,我们艺术类专业不分文理,不做分省计划(普通专业的有分省计划)实行全国总体排队,完全看考生的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例如,我校2001年在河北省就招收了100多人,这对外地尤其是那些文化课水平较高地区的考生很有利。我们学校每年艺术类招生比例很大,占招生总量45%左右,考生有较大的机会。
其他文献
每年高考报考的时候,同学们和家长们似乎对院校的关注远胜于对专业的关注。事实上,好的高校如同一张闪亮的“名片”,然而真正决定你职业发展方向的,还是你所就读的专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可以说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定下了一份幸福的预约。  然而对于大部分的考生来说,要在高考填报志愿上数百个形形色色的志愿名称中找到一个真正合自己心意,在校几年既能学到东西,毕业后又能找到一份对口、满意工作的专业,绝对是一件大
期刊
高考,是一场与分数息息相关的考验。分数=大学?NO!如果你的分数刚刚低于某批次线几分,甚至十几分,是不是注定与上一批次的院校或专业擦身而过,遥望上一批次中向往的大学扼腕叹息?偷偷告诉你:实现批次“跨越”,有妙招!只要细细地研究高考政策和各校的《招生章程》,你会发现有些“加加”“减减”的优惠政策可让你跃入上一批次,此类考生可不要错过这么多的好机会!    教育部优惠政策:放之四海皆准    根据教育
期刊
作者简介:罗文明,特级教师,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市教育学会政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培训骨干教师。长期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高考成绩突出。先后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高校招生》《考试》《新高考》《上海教育》《福建教育》等报刊发表100多篇论文或经验总结,主编或与人编写教学用书6本,有20多篇论文在全国和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  
期刊
什么?文科生读偏理工特色的大学,有没有搞错啊? 当你的思维还局限于只有文科特色学科实力雄厚的高校才是文科生的唯一选择时,我只能遗憾地表示:或许,你错过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实话实说,丈科学科实力雄厚的高校是文科生的首选,但绝不是唯一选择,因为,那些被你遗忘的偏理工特色的大学,他们的某些文科专业,也相当有实力、有特色,不相信吗?那我们就从教育部学科排名和国家特色专业中去找找看吧!    学科排名:
期刊
随着2010年高考的落幕,备受考生、家长、老师等各方关注的试题也浮出水面,对于已实施课改的省份以及非课改省份,高考化学试题紧贴《考试大纲》,体现了“来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的命题思路,高考化学命题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重在对学生知识活学活用的考查上,试题总体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  预计201
期刊
2011年全国语文科考试大纲已出,经过研究分析可看出,考查范围和重点基本较去年没有多大的变化。而现下高三复习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考生们相信已经知道了在语文阅读方面应该怎样去复习,所以本文就“趁热打铁”,借考试大纲已出之势,根据大纲为考生们出了一些有关阅读方面的全真训练。旨在让考生们进行一场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考生的阅读与解题能力。    一、文言文阅读    1 考查走势  (1)文本材料:源于以
期刊
不出国门也能留学,不是开玩笑:大学四年读两所大学,也不是天方夜谭。当中外高校从交换生项目到合作办学,当同城高校资料共享广纳他校人才,到别的学校读书去,俨然成为一种求学时尚。四年里,从国内到国外,从本校到他校,两种校园文化的碰撞,是不是特别吸引你?别急,你也有机会成为其中一个。    全景看台    中外合作办学——不出门的留学之“道”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
期刊
教育部:连续两年就业低于60%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前不久,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在《通知》中,教育部首次提出,要让中小企业发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积极
期刊
是谁在记录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传承文明?  让历史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吧,于是在恍惚之间,我们看到了它们的身影:从汉朝时代的大学,到唐代的国子监,再到晚清的新式学堂,最后是民国以后的大学……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传承,从未远离过国之最高学府这一角色。这种传承,如同汨汨流淌的溪流,润物无声,给华夏大地带来了最深远的润泽,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历史绵长的百年学府,永远都是我们这些后辈学子们竞相向往的圣
期刊
如果您能歌善舞,精通吹拉弹唱,想在大学发挥自己的特长却又不想读艺术类专业;如果你跑得快、跳得高,轻松玩转各类运动,却不想读体育类专业。那么,请试一试艺术特长生或体育特长生(有的高校将其称为高水平运动员)吧!通过艺术特长生或体育特长生身份入学后所读专业为非艺术专业或非体育专业,而且还能享受一定的录取优惠。12月,各校艺术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大幕即将拉开。本文将向您展示艺术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报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