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里对比的情感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x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假设我们登上了一座很高的山,现在要形容山的高,但又不能提到“高”这个字,我们该怎么说?是不是觉得很难?咱们来听听子鱼老师的答案吧。
  看到这个问题,子鱼老师立刻想到了一个非常棒的手法——对比。什么是对比呢?简单地说,对比就是比一比。比什么?当然是比两者之间的不同。
  那我们该怎么用“对比”手法凸显山的高呢?放眼望望四周,咱们是不是能看到很多其他的山?站在山顶看它们,它们是“巨无霸”还是“小不点儿”呢?
  不少同学已经知道答案了。凸显山的高,咱们只要用些小“对比”就行!
  你们是不是很好奇,子鱼老师为什么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么棒的手法呢?那是因为我在创作童诗时,经常用这一手法来凸显诗的情感。
  看,“喜欢/讨厌”“顽皮/乖巧”“高山/大海”,这三组词在一定意义上是“反义词”,形成了一种“对比”。现在我们一起来试着用这三组词写句子。怎么写呢?我来示范一下。
  “喜欢/讨厌”:我喜欢晴朗的晴天/我讨厌阴沉的阴天。
  “顽皮/乖巧”:顽皮的男孩像一只小猴子/乖巧的女孩像一只小兔子。
  “高山/大海”:高山的云朵像围巾,为高山保暖/大海的浪涛像百花,为大海装扮。
  瞧,我把一组一组“反义词”扩写成了句子。现在请你们也试试看,将下面的“反义词”扩写成句子。
  “微笑/生气”:
  “安静/吵闹”: “飞翔/爬行”: 学会了用“反义词”来写句子,那现在我们的难度要增加喽!请将“反义词”或带有相反意思的句子,融入到童诗当中去。
  妈妈您也不是乖孩子
  妈妈您要我九点钟上床
  自己却还在缝衣服
  妈妈您要我七点钟起床
  自己却更早起床做早餐
  妈妈您要我穿新衣新鞋子
  自己却老穿一件旧衣裳
  妈妈您要我节约不花钱
  自己却天天买菜买水果
  妈妈您不让我吃剩菜剩饭
  自己却每餐都吃
  妈妈许多事您都不听话
  您也不是乖孩子
  这首童诗中的“对比”非常明显,比如“妈妈您要我穿新衣新鞋子/自己却老穿一件旧衣裳”,“妈妈您不让我吃剩菜剩饭/自己却每餐都吃”……好像妈妈做的每件事,都跟她说的相反。最后,“我”得出结论:妈妈只会要求“我”按她的话去做,自己却违背,所以妈妈不是乖孩子。
  可是当我们再细读几遍后,就能发现,这首童诗当中的“对比”其实都是在歌颂伟大的母爱。妈妈所做的每一件事,看似与她自己说的话相矛盾,但事实上都是无言的付出。缝衣服、早起、穿旧衣、买菜买水果、吃剩菜剩饭,表现的是爱,是奉献,也是牺牲。诗的背后,隐藏着浓浓的母爱。
  瞧,这些“对比”碰撞出来的火花奇妙吗?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童诗。
  我是哥哥
  我是哥哥
  我把心爱的玩具超人
  让给弟弟玩
  弟弟玩得很起劲
  玩具超人的手被扭下来
  爸爸说:“弟弟!你怎么可以破坏哥哥的玩具?”
  妈妈说:“弟弟!以后哥哥不敢借你玩具玩了!”
  我说:“没关系!弟弟还小。”
  爸爸称赞我很懂事
  妈妈说我是好哥哥
  我看着可怜的玩具超人
  看得我心里很痛
  眼泪直掉
  你们找到这首诗当中的“对比”了吗?正是哥哥的反应,嘴上说没关系,心里却痛得要命。爸爸妈妈说哥哥乖,因为哥哥懂得让弟弟,弟弟弄坏玩具超人,哥哥懂得原谅弟弟。其实哥哥心里有一股脾气想要爆发,却被压抑了,因为他是哥哥。最后,哥哥发不出来的脾气转成了伤心的眼泪。
  这首童诗背后隐藏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对比”手法将这种感情释放了出来,让我们的心不禁也揪成了一团。
  品读完了这两首童诗,你们知道“对比”手法的妙处了吗?
  现在子鱼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哟。
  童诗题材:好朋友在门口玩游戏,邀你一起来参加。虽然你以温习功课为理由拒绝了,其实你心里非常想跟他(她)一起玩。
  童诗题目:《我想玩》
  小提示:一定要用对比手法,将题材当中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凸显出来。
其他文献
春秋战国时代人类理性认识的突破性发展,孕育出邹衍这样博大瑰伟的思想家。其思想成就着重表现于社会历史观方面,五德终始与大九洲说在历史时空意识的构建上,几乎可称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