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w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旨在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为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建议措施
  
  1 前言
  
  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教体艺[2006]6号文件,明确指出,“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要求各级组织认真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要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生将体育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体育活动中的具体方式。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强身健体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为此,学校应重视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让课外体育活动走上科学、健康的轨道。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座谈会、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规律,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制度,为我校普及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我校06级、07级、08级在读生。
  
  2.2 主要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学习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有关文件。查阅有关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相关资料和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检索,获取相关资料为本文提供借鉴。
  2.2.2 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我校06级、07级、08级男女在校生300A(男生150名,女生150名)。进行了问卷测评,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卷292份(男生143份,女生149份),回收率97.3%
  2.2.3 访谈法:组织学生座谈会,走访本校其他体育任课教师。
  2.2.4 数理统计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及Ex-ce12003进行处理分析,主要分析方法为频数统计方法(对所得的数据运用了常规的数理统计,归纳整理法进行研究)。
  
  
  2.2.5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及软件分析的结果,找出内在的逻辑关系为该文的研究提供借鉴。
  
  3 调查分析
  
  3.1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调查如表1:
  3.1.1 同学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积极、健康的,都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
  3.1.2 体育考核的约束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起着促进作用,占被调查人数的20%。
  3.1.3 有29%的同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达到健美与减肥效果,其中,女生高达34%。
  
  3.2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调查如表2:
  3.2.1 部分同学反映学校学习紧张、作业量太大,课外活动时间经常被学习所占用。
  3.2.2 课外体育活动带着很大的盲目性,到了运动场地不知道怎么锻炼,找不着适合的运动项目。久而久之,一部分同学失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的兴趣,占被调查人数的25%。
  3.2.3 一部分同学缺乏锻炼身体的常识,运动过后正常的肌肉酸痛,身体疲劳,误认为是运动损伤,存在着对体育运动的畏惧心理。
  3.2.4 克服不了情性,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很麻烦。没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占10%。
  3.2.5 体育运动场所与体育器材的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3.2.6 学校后勤保障跟不上,锻炼后澡堂开放时间过了,食堂饭菜凉了等等因素,都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3 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调查如表3:
  3.3.1 一些学生没有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除了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外,平时基本上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占被调查人数的31%。其中女生的比例大大超过男生,高达35%。
  3.3.2 一部分同学缺乏运动知识,课外体育活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的锻炼时间都不够。运动热情时高时低,存在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
  3.3 3 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失衡。这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女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外,对适合女生活动的项目开展不够广泛。另外,由于运动场地大部分被男生占用,这也是女生参与度远低于男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调查如表4:
  3.4.1 在项目的选择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各单项人数基本均衡。男生喜欢对抗性激烈的项目,健美操吸引较多女生参加。
  3.4.2 课外活动时间,同学们会用较多的时间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训练。
  
  4 建议与措施
  
  4.1 为使“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精神落到实处,成立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建立课外活动管理制度,定期开办体育运动知识专题讲座、宣传栏,从理性上提高同学们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4.2 将同学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率,纳入体育考试成绩的总分统计。并安排体育教师深入到各专项运动区域,对同学们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科学性地指导。
  4.3 成立各专项体育项目运动队,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兴趣小组,举行各单项比赛。以点带面,推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潮。
  4.4 在课外体育活动的高峰期,对运动场地采用分流的形式,最大程度地提高场地使用率。体育器材室的开放时间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要同步。
  4.5 后勤管理部门要适当延长食堂及澡堂的开放时间,满足同学们参加完课外体育活动后有热饭菜供应和热水洗澡。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浏,腾子敬,全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编写组,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3]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知识、能力、素质是构成现代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有知识而没有能力,知识就不可能应用于实践,也就无法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便是对学生的一般数学能力与特殊数学能力的综合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运用NCEP/NCAR每日4次全球再分析1°×1°网格资料,分析了2004年7月广西汛期暴雨过程中的水汽和风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暴雨过程中暴雨发生发展与广西区域水
摘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中高考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高中课程虽有所降低,但高考水准并没有变,学生学习越来越难于适应。本人通过调查分析,了解问题,提出对策。明确老师重在指导学法,培成良好习惯,发挥主动学习精神;转变教学方式,以学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关键词:学法教育;习惯方法;教学方式    1 研究背景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及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数学教材的难度、深度和广
摘 要:新课程强调教学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国外教学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大量现象表明,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功能。合适内容的选择、合作能力的培养、互助有序的学习环境和科学评价机制的建设以及教师指导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合作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摘要:本文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要求以及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对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分层次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教学质量    中职计算机专业新生普遍文化成绩低,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入学前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职计算机教材概念和理论较多,内容比较抽象,部分学生感觉听不
物理动态分析命题能够突出考查考生综合分析、严密推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充分暴露考生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等品质,是高考突出能力考查的命题设计方向之一。  一、巧用“串反并同”简解直流电路动态分析题  对于直流电路动态分析问题,是“恒定电流”一章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一种题型。一般采用“结构分析法”,沿“局部→整体→局部”的思维路径,先分析局部电阻变化,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5年5月8—9日广西的暖区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暖区暴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空急流稳定维持与低空急流持续加强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