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场”读诗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mfw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存在一个磁场,那么进入这个磁场的铁磁性物质就会迅速磁化并带上磁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物理学常识。
  其实我们的每首诗、每篇文章也有一个场,有一个情感的“场”。文章不管长短,作者总要在里面抒发一种情感,表达一个意思。这种情感,这个意思就是“情场”,进入其中的词语、意象都要围绕这种情感,这个意思“运转”。无论什么词语、意象只要进入到这个“磁场”就必定要被“磁化”。
  如“伟绩”一词本是褒义的,但它进入到“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就“磁化”为被控诉的“罪行”了。
  “狡猾”一词,本含贬义,但它进入到“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一句中也就成了褒义词。它一方面突出蔡芸芝老师的温柔、慈爱;另一方面写出了孩子的天真无邪、机灵调皮,善于观察,心无惧意,反映出师生之间的融恰情感。反倒比正说更有情味。
  因此,我们在理解具体文句时就可以根据这一点去准确把握,尤其理解那些表面上与整个诗文的情感、气氛似乎不一致的文词时更要注意,千万不能脱“场”滥解。
  不同事物在同一情场之中可以表达出同样的情感。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这是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选段。文中的“柳树”“马路”“便道”等事物由于被放进同一的“燥热”情场之中被磁化,便无不打上了“燥热”的特征。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情场里,表达出的感情也可以不同。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报考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入学考试时,他写了一首《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当时的湘乡县东山书院是由曾国藩兴办起来的一个新式学堂,许多官宦的孩子被送到这里接受教育,以便博取功名。一些纨绔子弟看不起乡下来的穷学生,耀武扬威,少年毛泽东对此十分愤恨,便写下了这首咏蛙诗。诗中借“蛙”这一形象,辛辣地嘲讽了纨绔子弟的狐假虎威的丑态,也抒发了自己不畏强势,愿为天下伸言的志向。
  而清代倪瑞璿《闻蛙》中的“蛙”则是另一形象:
  “草绿清池水面宽,终朝阁阁叫平安。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
  诗中之蛙很明显是粉饰太平、不问百姓疾苦的象征。倪瑞璿是清代杰出的女诗人,她这首诗直斥时政,以家常语入诗,明白浅显,通俗易懂;并且用“只有青蛙不属官”作反比,言下之意是说,天下只要是受官府管制的人都毫无例外的要承受沉重的征徭之苦。语言诙谐、爽利,读之能使人发出辛酸的苦笑。
  同样是蛙,时被歌颂,时受嘲讽,情场异也。
  对于表意不清的文句,我们可通过扩大情场的方式去分析把握它的具体含义。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其中的“伟大”是褒扬女子的还是讽贬国民党反动派呢?不好理解。但把这个情场扩大到“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来分析时,显然就清白了: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的伟大,“从容地辗转”概括了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震撼。
  类似的问题在199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曾出现过:
  丈夫给她的零用,每次从不超过六法郎。这一天,葛朗台掏出了做零用、买针线、付女儿衣着的六法郎月费,把钱袋扣上之后,总不忘了向他女人问一声:
  “喂,妈妈,你想要一点儿什么吗?”
  “呕,那个,慢慢再说罢。”葛朗台太太回答,她觉得做母亲的应该保持她的尊严。
  这种伟大真是白费!①葛朗台自以为对太太慷慨得很呢。象拿侬、葛朗台太太、欧也妮小姐这等人物,倘使给哲学家碰到了,不是很有理由觉得上帝的本性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吗?②
  24.下面对句①内容的理解,哪几项是正确的?(2分)
  A.“伟大”是对葛朗台太太而言的,表明了作者对她品德的赞叹。
  B.“伟大”指葛朗台的自我感觉,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为人的讽刺。
  C.这句话是作者的评论,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太太的同情。
  D.这句话是作者的评论,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为人的讽刺。
  25.下面是对句②含义的理解,哪几项是正确的?(2分)
  A.这些善良的女性摆脱受苦的境地需要哲理的点拨。
  B.善良、懦弱的人往往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C.善良谦和与邪恶专横偏偏不协调地扭合在一起。
  D.三个善良懦弱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十分富有戏剧性。
  联系文段情场可知,句①全是作者情不自禁的评论,没有“葛朗台的自我感觉”因素,因此24题答案是ACD;?句②是作者针对三个女人的命运而发出的感叹,表达了他对人物的同情和对命运的深刻质疑,因此25的答案是BC。
  语言的这一规律,使得我们在理解的文章时要树立整体观念,先把握住整棵树,再去分析它的枝叶花果。树的性质确定了,枝叶花果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如我们在欣赏戴望舒的《雨巷》时,你就会发现,诗人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凄美的情场之后,进入诗中的意象材料便都被“凄美”化了:
  一是诗人与姑娘偶遇经历。两人一见生情,但又惊鸣一暼,以后不再相见,仿佛:“我是天空里一片云,偶然投影到你的波心”,也仿佛“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心中不免惆怅悲凉,但又因这是美好的一遇,因而并不显得凄凉,是凄而有味、凄而有待的那种。
  二是来自姑娘本身的形象:姑娘美丽单纯而又充满哀怨,是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些矛盾性格组合也便彰显了淡美淡愁的凄美特征。
  三是来自于诗人与丁香姑娘的共同情感心志。“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同是天涯沦落人”自然容易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两人因沦落而凄,因相知相惜而美。凄美的特征进而得到强化。
  四是来自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两人相逢在细雨中而不是阳光下,而且是狭长的古巷,还有颓废的篱墙。这些略带古旧破败的意象,自然营造也增加了诗的凄美元素。
  可见一首诗,它的感情文调前后必须保持一致,意象传达出的信息保持同方向,同心同德方能成为好诗。
  同样,写作或创作时,情场一经确定,你所使用的方方面面的意象材料都必须运行在这个“磁场”中,不可游离之外。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成为公开课“做秀”的工具,公开课是校内和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教学经验的主要形式之一,各所学校每学期每个学科至少要搞几次公开课活动。课堂教学内容没有进行选择,脱离了教学中必须针对数学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选用的原则。导致初中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中没有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媒体教学 做秀 误区 反思    初中数学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不管是论文还是
摘要: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可以使得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情感修养得到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基础主要在培养和发展教师队伍人文意识,使其在美术教学工程中自身人文精神加以美术教学表现技巧、美术鉴赏、美术评价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字:高校美术教育 人文精神 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推进,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的增加,高等美术教育也随之水涨船高,而目前我国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被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只有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听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第一,我告诉学生“听”是有样子的。比如说同学发言时,你应身体微侧,注视发言人。不乱看,不乱动,我还告诉学生听是有表情的。比如说,眼睛睁得大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实物的数量关系,并能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教学和生活各自的价值与缺陷。注重数学教育与生活的融合。首先幼儿数学教育要生活化,即以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础选择。然后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的因素。最后注重数学活动的环境营造。  【关键词】主动学习 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    一、幼儿在生活中理解和学习数学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摘 要】基础教育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主渠道,中学化学教学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化学学科中丰富的资源,在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条理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 校本开发    在化学学教学中,把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的要求,分解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它提示我们在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或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學中,怎样根据儿童爱美的心理,科学的渗透美育呢?现就在小学数学渗透美育的途径和方法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美育的前提。  古希腊数学家洛克拉斯曾经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这种美是“深奥的美”,是潜藏在感性之后的理性美。要在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认为教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运用,更是一门艺术。因为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运用,不但直接影响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数学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和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题,对高中数学教学主体参与策略的研究方案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 主体参与式    1、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是:在以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为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循‘性’而为”,切实指导学生感知语言、培养语感,驱使想象,再现完整形象,依据形象,体悟情感;最终激发学生美感,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这样,美育语文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审美情趣、理想培养的圣地。  【关键词】美育语文 美育语文的特性 美育语文的开展    语文是美的,这就定势了语文教育的美,我姑且把语文中的审美教育简约为美育语文。  所谓美育语文,就是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
【摘要】英语课外阅读(名著阅读与欣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方式,复习、巩固旧知识,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诸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校本选修课 名著阅读 文化渗透 口语表达 培养兴趣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能直接阅读英语书籍、报章、杂志,浏览英语网站,从中获取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