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写胸臆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198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对传统绘画语言的态度多了几分单纯与平和,我们已经不会盲目希望自己的艺术能贴切地解决多么崇高的理论问题,多元化的艺术表达方式让我们开始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绘画本身,所以近几年来,山水风颇盛,很多中国画家都在这块土壤上奋斗、耕耘。
  王平是一个在雕塑领域颇有建树的艺术家,对传统的偏爱,不仅表现为他对雕塑艺术民间性的靠拢,更有他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探索与挖掘。近几年来,王平對山水画的执着,使他在这一领域颇有收获。
  山水画有很多传统是根深蒂固的,笔墨、构图、境界等等,都是山水画不得不讲究的因素,也正是因为这些根深蒂固的讲究,作为民族特点鲜明的中国画概念本身才有意义。王平的山水画具有很多传统的痕迹,毋宁说是他对传统直白的继承,更应该是一份非常私人化的艺术追求,这种追求包含了很多理想性和唯美化的色彩。他善于深远式的构图,这是对磅礴和大气的义无反顾的偏爱,不需要上升到境界的高度。这种深远式构图的选择本身就已经具备了超乎于物外的勇气。当然,这种深远式的构图可能也是最平和、最保险的选择,因为对于传统,我们都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在王平的山水画中,他以雄壮奇崛的构图方式和笔墨浓淡的干湿变化,展现出咫尺千里的山水意境。他善于营造空间景象,通过相对具象的客体描写,传达其对于雄强、磅礴的深刻理解。他的山水作品,虽也有小幅册页的愉情之作,但不及长卷山水能更好的表现其自身的个性。他对传统山水构图形式的深切体会贯穿于他山水画的始终。崇山峻岭、云雾缭绕,茅屋松石掩映期间,为审美主体展现的是一个宛若置身其中的山水之境。
  王平具有多年的雕塑经验,雕塑上的表现手法和观察、理解事物的方式,非常明显地影响着他的山水画创作。他的山水画笔墨中对“泥性化”的喧张,是其画面中最具个性的表现。笔墨求新求变,是中国山水画经久不衰的课题。王平巧妙地将这种“新”和“变”同雕塑语言结合起来,完成了他对笔墨语言个性化的重塑。他用雕塑造型中的“泥性化”语言,弱化了张家界自然形象的刚硬劲健,这很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中对“中和之美”“刚弱相济”的理解和诠释。他以润墨积染山石形象,运用浓淡变化的灵动线条穿插勾勒,线条刚若盘铁而柔若折柳,笔断意连。这种笔墨的个性化,使王平的山水形象既未拘泥于传统,又有别于山水画的实验性探索,他在吸收传统造型优势的同时,又暗喻了颇为前卫的审美特点。他的画面气势磅礴却又不乏灵秀清幽,将笔墨形象还原为传统文化对当代艺术审美的全方位关照。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在王平的作品中,我们甚或能感受到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气慨。所以就意义而言,王平为山水画笔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就审美感受而言,他为审美主体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山水画的境界是品评画格高下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可以用中国画来定义的艺术表现方式,都必须接受这一标准的批评和判断。王平的画面在意境和品格的营造上应该说是成功的。在他的山水画中,云气暮蔼的效果得到理想化的发挥,他利用云雾的穿插掩映,拉伸画面纵深层次,营造了一个率逸而具诗性的意境。他的创作摒弃模拟描涂,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虽以写生的表现方式图绘自然风貌,但却不是单纯的图真,他要抒发的是内心对自然景象的深切体会,要表达的是主观情绪作用下客观物象。他变理性的画面经营为趣在法外的笔意流转,使繁乱复杂的自然形态与内心对自然的体悟和感受融为一体,使得具有意向特征的笔墨线条在这种内心与造化的结合中隐约欲出。他的画面以小青绿设色为主,借助张家界的自然形象,用切身的体会去感受在真实景物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虽初看粗朴质拙,但局部的深层积染和笔逸草草的点划,都有与画面的整体形象和谐融会,树石、溪水、远山、云雾的表现,都高度的协调,立格于笔墨写意,造境于荒疏苍茫。
  王平应该算是一个聪明而有才情的艺术家,他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宏观景象的把握与整理,通过画面淋漓地表现出来。而其在艺术探索上的价值在于他融合雕塑“泥性化”的表现语言,为山水画的笔墨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给欣赏主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审美空间。相信他通过一如既往的执着追求和勤奋耕耘,在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完善,发奋卓劢数年,必将取得更大收获。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其他文献
元月上旬,中国美协、岳阳市政府、湖南省文联联合在岳阳市美术馆主办的“清风掠过.刘云艺术作品展”,观者如云,好评如潮。在国内画山水画的中年画家中,刘云尤以洞庭湖畔为创作母题而闻名国内。他创作的《一波湘水月如钩》《春水树弄影》《岚山翠色》等系列画中散发出的秀润、清雅的文化气息和独具魂韵笔墨下的灵动、恬淡的诗情画境,让我读到他的执着、悟性、创意、才华以及他的情怀。  刘云出生于洞庭湖畔的岳阳,八百里洞庭
期刊
人生有数不清的第一次。比如绘画,我的第一次绘画是2017年3月22日晚,这之前我的绘画语言为零。这一天晚上,我从一个朋友家归来,鬼使神差地用一支针管笔在一个精美的本子上猛画起来,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也不知道画些什么。就那么随心所欲,信笔由之:稚嫩、笨拙。但我觉得那笔画在纸上的声音,特别动听; 画在纸上的线条,看起来也让人心情愉快。 从这一天晚上开始,我天天画,天天画,一发不可收拾。  这之后,我的
期刊
端砚始产于何时?一直是砚文化研究和收藏界关注争论的焦点。清代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即初唐高祖李渊时期。而《钦定四库全书端溪砚谱提要》认为:“考端砚,始见李贺诗” (李生于公元790年), 即为中唐时期。而目前国家馆藏的有考古出土报告的唐代端砚,也皆由中晚唐墓出土。不过,不少古砚收藏家根据古砚型制变化规律和藏品,认为端砚始产,应早于中唐,但一直缺少有力的物证。笔者
期刊
蕴藏三十菁华,展现陶艺风采。孙中山纪念馆于四十七周年馆庆之际,邀请陶艺家李仁燿展示个人三十年的创作。开幕当天,李仁燿于逸仙画廊当众挥毫长达45.5公尺的书法长轴,一气呵成,不仅打破了他的单幅作品尺寸纪录,也创下了孙中山纪念馆开馆以来的艺术作品尺寸的最长纪录。孙中山纪念馆馆长梁永裴对李仁燿“小口瓶”的作品赞誉有加,称他的创作技艺超群,“小口瓶”几乎与李仁燿画上等号。  李仁燿1971年出生自苗栗大湖
期刊
2016年春天,应花垣县文化馆之邀,与湖南省文化馆、衡阳市文化馆等几位专业老师一行开了几个小时的汽车到了第一站湘西花垣县。花垣县是个出了名的贫困县,又是衡阳市的对口扶贫县。小时候在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我就知道了“翠翠”“三省边”“清江水”,童年就向往着这里的山山水水,现在已经踏在了这块美丽的土地上,一路乘车的疲劳感全忘了。由于宝玉藏在深山中,花垣县的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当地政府对自然文化
期刊
小引:这不是一篇论文,是新型冠状肺炎袭来时“宅”在家中时对绘画学习的一些思考,以关键词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当然,艺术的问题还有很多,并不仅限于这些词,只是根据自己的体会,赋予新的内涵并希望能够有点启示意义。  逻辑  通常情况下画家作画往往很感性,没有逻辑概念。其实我的观点是逻辑很重要,所谓逻辑指的是因果和层层递进关系,数学的证明题就是逻辑学,讲究推理。世界上任何事物,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无论精神还是
期刊
客观公正地说,在书法史上,当代篆书可称得上是一个全面复兴和多元发展的时代。当代篆书具有书史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举凡甲骨、金文、小篆、楚、秦简、权量、诏版、盟书、帛书、碑铭、汉碑额等等,皆进入书家的创作视野。这在书史上也是少见的。书史上,进入汉代,篆书便由于受到隶变的冲击而开始边缘化,篆书为今文隶书所取代。篆书仅萎缩退居于玺印篆刻领域。由此,在汉碑中,篆书碑刻仅只有《开毋石阙铭》《少室阙铭》《袁安碑》
期刊
我上中学的时候,被分在所谓的“尖子班”,虽然我数学极差,但我语文极好。  有次语文课上,我整节课在走神,后来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捷”的意思。我本能地回答:“迅速、胜利。”至今我还记得老师无可奈何地让我坐下的表情。  数学就没那么幸运了,我一直是班级倒数三名的学生之一。很幸运的是,数学老师张荣生对我关爱有加,绝对超过了语文老师,我至今心里都一直对他心存感激。  我清楚地记得,一次我从数学老师的宿
期刊
犹滴是《犹滴书》(The Book of Judith)里的中心人物。该书叙述了亚述国王尼布甲尼撒派将军荷罗浮尼(Holofernes)进攻巴勒斯坦,围困犹太城市贝图里亚(Betulia)。美丽的犹太寡妇犹滴(Judith)不信上帝会将他们从外国征服者的手中拯救出来,对她犹太同胞的命运深感不安。于是,她和她忠实的女仆伪装成是从城内逃出的难民,来到荷罗浮尼的营地,声称相信荷罗浮尼必胜。荷罗浮尼邀她进
期刊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也随之出现在世人的面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不同区域、民族、国家的文化相互交错、融合,在这样一种发展背景之下,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凸显自身独有的艺术魅力,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最重要的方式所在。由此,本文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合发展分析"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希望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进而让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表现充满神奇的艺术魅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