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烛光多纳》解读德国土耳其移民的文化认同

来源 :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fje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认同必然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土耳其移民是德国目前最大的移民族裔,小说《烛光多纳》着重描述了一个出生于德国并在德国成家立业的土耳其女性的文化认同问题。一方面认同德国的文化,另一方面也认同土耳其家庭的传统文化。在德国-土耳其两种文化之间生活的困惑和焦虑,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当代德国移民的真实心态和文化认同的思想历程。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ultural identity is bound to be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Turkish immigrants are currently the largest immigrant ethnic group in Germany. The novel Candlelitau focuses on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a Turkish woman born and raised in Germany. On the one hand, they agree with the German culture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recogniz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urkish families. The perplexity and anxiety of living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of Germany and Turkey vividly show the course of thought of the true state of mind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contemporary German immigrants.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五个《道德经》版本第十七章文字的对比分析,认为第十七章对领导水平层次的描述应该分为三层,即:“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与楼正本的文字基本相同,所以认为楼正本是流传过程中被修改最少的版本,最接近老子《道德经》原文。  关键词:道德经;第十七章;考证  一、《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汉语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或者本地的一些政府和私人机构学习汉语。而各地也随之对汉语学习进行了不同课型的划分
语境几乎参与了小说从创作到解读的全过程,可以说没有语境,就没有小说语言,就没有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简爱》中,作者通过时间隐喻和空间隐喻,构建了小说的隐喻语境。本文通
赵翼在其代表作《廿二史札记》的《陈书多避讳》和《南史与陈书歧互处》两条中,阐述了陈昌之被害、陈伯茂之被害及陈叔坚之被嫁祸这三件涉及宗室成员的事,而这三件事实际上都
近两年来,伴随着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媒介手段的不断丰富,伴随着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网络直播的概念和形式也日益融入了人们日常的娱乐生活。那么当我们现在聊起直播,我们在
期刊
本文主要以时间线为轴,对《陶渊明集》的流传脉络、版本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尤其着重清代至今的陶集出版物.
《帕梅拉》是英国小说开端的代表作之一,但在读者的阅读的过程中却可能感受到小说中建构起来的两种帕梅拉的形象,一种是理查森在小说中建构起来的作为道德楷模的帕梅拉形象,
《永远的尹雪艳》是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中的代表作之一。尹雪艳既是在历史中实存的,又是漂浮在记忆中的那个挥之不去的“鬼影”的辩证人物形象。本文从时间和空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