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凸现学校管理的人文性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u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普遍受到尊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社会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通过古今教育管理的对比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当今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实施及其对人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对今天的教育管理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校管理;人文性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一份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在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我们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本位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正如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所概括出的人本管理核心精神那样: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以人为本首先是对“神本”与“君本”的超越与扬弃,是对君权、神权思想的彻底否定与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普遍尊重;是对自由、平等、法治等理想社会的价值诉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目标。尽管目前我们仍然无法绝对有效地使全社会共享社会所赋予的人类权益,但强调以人为本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它也是对社会普遍的每一个体的关怀和尊重。整个社会成员中的弱势群体、少数人的利益以及个性化的要求都会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以人为本是在不损害群体利益的前提下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
  二、学校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
  二千年前的孔子提出的“仁政”观点,为历代君王奠定了治国的方针。这种“仁政”的核心,体现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策略。在今天的教育管理中,同样有现实意义。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更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做到“以师为本”,以心换心,校长的工作才能博得教师的支持。
  1. 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我们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学校在人性化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理念。
  从学校管理理论来讲,管理者和教职工之间固然存在着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从而体现为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但这绝不是“老板”与“下属”的关系。由于学校管理系统的目的性和层次性的自身特点,使学校管理系统内的所有个体都具有管理、被管理和自我管理三种状态。教师也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但教师们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凸现其管理者的身份,体现出其成为学校的“主人”,而不是被人役使的“打工仔”。
  树立“以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2. 营造宽松、富有人性味的氛围
  在现代管理中,关心、爱护员工是最起码的要求,但仅有关心爱护还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强调管理者对员工的尊重。“士为知己者死”这充分强调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学校领导者要十分明确,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在学校中,只是分工有所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尊重他人和为他人所尊重是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的。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管理者,是不会得到被管理者的尊重。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要努力营造宽松、富有人性味的氛围。首先,校长要改变“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人们心情舒畅,相互发生积极的影响。其次,学校领导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也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相互理解,从而成为知音。再次,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无须事必躬亲,重要的是给学校的教师创造一个信任、和谐、宽松环境。这样一来,学校中的教师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从上而下的成员都做到自己管好自己,实现学校的自动化管理。因此,我在教师面前,没有居高临下的冷漠威严;在教研会上,没有“一言堂”的说教,而更多的是征求意见;在学生面前,没有对教师大声呵斥,或是指手画脚。
  3. 创造舒适、富有人性化的环境
  在师资缺乏的环境下,校长更应关注教师的生活。要留得住人,更要留得住心。把教师的生活放在首位,因为生活是人生的第一层需要,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否则,留得住人却留不住心,出勤不出力,这是管理的一大忌。我在关心教师生活方面,尽量做到:
  (1)尽最大努力改善和提高教职工的生活待遇。首先要筹建教师住房,让老师住得舒服一点,安定思想。每个节日,争取为老师发一点补贴。学校饭堂,要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不断改进菜式,让教师们吃得满意,也就做得开心了。
  (2)帮助有特殊困难的教职工。教职工有特殊困难,学校领导也应作为己任,帮助解决。如有患重病的教师,医疗费有困难,校长要发动师生,伸出援助之手,捐款献出一份爱心,做到有多出多,有少出少,体现出集体的温暖,使教师有安全感和优越感。
  (3)组织教师开展文娱体育活动。这是一种精神的关怀,使教师有集体观念。每星期组织教工开展一次文娱体育活动,如乒乓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象棋赛、书画比赛、卡拉OK唱歌比赛等,通过活动,缓和教师压力,放松心情。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民主意识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性化管理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但是,人性化管理也有其局限性。管理中注重人性的因素,但同时也存在着忽视甚至排斥科学管理的倾向。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应该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可以说,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相互融合,将是21世纪学校管理科学发展的主旋律。
  
  (通渭县李家店教育学区)
其他文献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呈现肺炎和胸膜炎症状和病变为特征,可引起猪的格氏病。本病自1957年发现以来,已在世界广泛流行,且有逐
这几年,一个个大师相继驾鹤西去,以致我辈在迷茫中仰望天空又充满惶惑:巨星陨落,走一颗少一颗;新星在哪,寻一处不遇一处。   大师之大,不仅在学问之高,还在于人格之尚。巴金以说真话为追求;钱学森“姓钱但不爱钱”;钱伟长下放劳动时,仍推导了12000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丁聪一生甘为“小丁”,画展从来不要花篮和开幕式。这些大师一生以报国爱民为己任,顺境不颠,逆境不怨,他们因德高而艺馨,在万民仰止中名垂
摘要:学生德育水平的降低将会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学校就很难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产品”。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德育教育;道德修养;政治教育    目前,种种原因给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许多中职学校为了确保有充足的生源不得不扩大招生范围,降低学生的入学门槛,有的学校甚至只要学生有中学毕业证就允许学
阅读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提高阅读速度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同时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改正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一、 通过语境猜词,克服生词障碍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若把阅读过程比作一条奔流的小溪,那么生词便是顽石、沟坎
当我们的大学生们正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仍然紧抱固有的模式不放,不加思考,不加证实,不求突破的话,必然无法适应新的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21世纪将需要更多的技术型、应用型、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人才。要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大批人才,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明确各课程的改革方向,然后,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和有弹性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中等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数学作为文化基础课是学好其他学科特别是理工科专业课的基础,作为职高的数学教学,既要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教学要求,更要突出地为现行的专业教学服务,对此
近年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有目共睹,如同过街之鼠,喊打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学生每一天的学习是一个具体系统而又繁杂的工程,许多时候面对这样的工程,减负行动往往显得收效甚微,而且有减负越减越重的迹象,不管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深感无奈。  的确,在现有社会用人体制、高校招生制度及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的大背景下,没有哪所学校、哪位教师、哪个家长胆敢只重轻负而不顾高质
“二盐”主要指亚硝酸盐和食盐。亚硝酸盐中毒是食入了含亚硝酸盐的饲料而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血液凝固不良、呈酱油色。食盐中毒
经济法理念的揭示,不应当建立在唯心主义的思考之上,而应当建立在对我国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宪政基础及部门法基础的考察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本源上把握经济法的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仅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在培养学生素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推广,把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