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乳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方法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討保乳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保乳术联合化疗治疗的2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术后行综合治疗,随访3-5年全部无瘤生存,客观有效率为93.1%。1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乳房外形效果评定,优良率为93.1%。结论保乳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显著,副反应轻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还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乳房外形,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乳房对于女性具有特殊的意义,随着社会发展,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疾病同时更注重美观,以满足唯美追求。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美学及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保乳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重要形式,因其能够最大限度保留乳房外形而受到患者的青睐,已成为国内外早期乳癌的首选术式;而术前辅助化疗可为保乳手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对2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9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4.5岁。所有患者均经乳腺彩超及钼靶X线片、血清癌标志物检测及病理检查而确诊。肿块为单发或为多发但局限在同一象限;其中左侧19例、右侧10例;外上象限13例、外下象限9例、内上象限7例;肿瘤直径1-3cm之间,肿瘤边缘距乳晕均>3cm,乳头无溢液,同侧腋窝未及明确肿大淋巴结,术前CT检查未见转移病灶。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的TNM国际分期标准[1],Ⅰ期18例、Ⅱ期11例。术后病理诊断:浸润型导管癌15例、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
  1.2治疗方法
  1.2.1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手术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切口,切口的设计以尽量保留乳房外形为原则。肿瘤周边2cm处正常组织切除,深达胸大肌筋膜;如果切缘阳性则按标记方向扩大切除1cm,肿瘤切除后将切缘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若病理结果为阴性则不需要再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若为阳性应取腋窝皱壁处弧形切口常规施行Ⅰ、Ⅱ组淋巴结清扫。常规缝合乳腺组织及皮肤切口,术后置引流管。
  1.2.2综合治疗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化疗结束4-7天行保乳手术治疗。采用CAF方案,即CTX(环磷酰胺)500mg/m2+ADM(阿霉素)40mg/m2+5-FU(氟尿嘧啶)500mg/m2于第1、14天静脉滴注。术后1周开始以术前方案化疗4个周期。对于ER或PR检查阳性者在化疗结束后给予三苯氧胺口服,维持5年。
  1.3观察指标化疗期间所有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观察治疗后的生存、转移及复发率;嘱其定期随访,并根据情况进行乳房彩超或钼靶X线片检查。术后1年进行乳房美容效果评定,具体参考傅建民等[2]方法评定。
  1.4化疗效果评定标准①完全缓解(CR):经触诊未发现原发肿瘤;②部分缓解(PR):原发肿瘤最大垂直径与最大直径的乘积减少在50%之上;③稳定(SD):原发肿瘤的两径乘积缩小或增大<25%,且未发现新病灶;④进展(PD):原发肿瘤两径的乘积增大值已经超过25%,且已经发现新病灶。客观有效率=CR+PR。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甲级愈合。3例患者出现腋窝皮下积液,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3-5年,全部无瘤生存,其中CR4例(占13.7%)、PR23例(占79.3%)、SD2例(占6.9%),客观有效率为93.1%。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乳房外形效果评定,优16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93.1%。8例患者(占27.6%)化疗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经对症治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恶心、呕吐16例,占55.2%;经处理后均可较好耐受,所有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及耳毒性反应。
  3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乳腺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传统的根治术需全乳切除,给患者留下很大心理负担,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保乳手术已成为治疗乳腺癌首选术式,其原则是充分切除肿瘤的同时兼顾美容效果,即消除了患者的顾虑又增强其自信心。保乳手术包括腋下淋巴清除和肿瘤扩大切除两部分,手术必须在确保切缘四周均为阴性的前提下实施,如出现病灶残留将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埋下隐患,因此,术中必须作快速冰冻检查,若为阳性应根据标记的方位扩大切缘1cm后取材重新送检,直至阴性;仍为阳性则放弃保乳术改行乳癌改良根治术,以确保患者体内无癌残留[3]。故其疗效取决于远处微小转移的控制程度,而手术范围的大小不是预后的决定因素。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有2个或者多个肿瘤分布在乳腺的不同象限,或钼靶片显示弥散分布的恶性钙化是保乳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术前化疗可有效控制体内微小病灶转移,同时可使肿块缩小、降期,将保乳术的适应症扩大,能有效减少术中肿瘤切除面积,利于术后乳房外观恢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保乳手术的治疗成功率,同时配合术后化疗可预防复发。因患者敏感程度不同,故化疗治疗应因人而异,具体治疗应视患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本文笔者选用CAF进行化疗,该方案利用FU作用于细胞S期在体内代谢快的特点,故抗癌作用显著且毒副反应小。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皮下出血及上肢淋巴水肿等,本组3例患者出现腋窝皮下积液,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积液消失。笔者认为术中选择合适的切口,仔细操作,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并尽早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保乳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随访3-5年,29例患者全部无瘤生存,客观有效率为93.1%;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乳房外形效果评定,优良率为93.1%;且不良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由此说明,此法在充分切除肿瘤的同时兼顾美容效果,既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又可保留乳房形态的美观,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75-879.
  [2]傅建民,麦沛成,周冬仙,等.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美容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8(3):357.
  [3]李戎.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当代医学,2013.2.19,6(305):22-2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5例SP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SPT中,均为女性。临床表现腹痛腹胀2例,3例无明显症状为体检发现。CT检查显示圆形或类圆形囊实性肿物,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5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3例发生胰瘘,均治愈。随访8-38个月,无复发。结论SP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摘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早日重返健康。方法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和理论让病人面对自己的问题,从而接受治疗。结果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情绪。结论增加了患者战胜抑郁的信心,也提高了治疗率,更体现了医疗人员的一种责任心,和耐心。  【关键词】健康指导;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  抑郁症患者是以明显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为特点的
【摘要】 从宏观与微观、病期、病势、体质、时间节律等不同方位,在辨病、辩证、辩证护理的护理层面出发,对中医护理理论进行探讨,主要提出辨病、辨证与辨证护理结合,标本兼顾;宏观与微观辨证施护结合,客观准确;辨病期护理,随机应变;辨病势护理,因势利导;辨体施护,因质制宜。儿科中医护理的思想方法能够指导中医护理行为,这不仅是儿科临床的实际需要,也对中医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一定帮助,可以提升儿童保育及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炎致急性心梗死的原因,对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临床诊治水平提高。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老年急性肠炎致急性心梗死患者30例进行研究,对本组患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中,3例伴晕厥患者入院后休克,经检查确诊为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后死亡,27例患者经电解质检查显示低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