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骨科医师培养体会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a516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更快的适应骨科临床需要,使年轻医师尽快成长,需要加快年轻医师的培训,本文从强化临床技能、保证医疗安全方面入手,谈谈年轻医师培训体会。
  关键词:年轻医师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b)-0239-01
  从医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转化为合格的住院医师,能够胜任基本的临床环境,这是复杂和艰巨的过程,是化茧成蝶的过程;因为在我国目前状态下,医疗环境及其恶劣和复杂,医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从国家层面和医院层面,都在不斷探索和加强年轻医师的培养。骨科属于外科范畴,所以骨科医师需要具备基本的外科功底,需要强化外科技能的培训,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内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必须掌握内科常见病的处理原则,能够处理常见的内科急症,如呼吸、循环衰竭等。
  1 实行年轻医师导师制、加强临床技能培养
  医生的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解除病人的痛苦,因此,掌握高超的专业技能是医生的立足之本。在年轻医师培训方面,我们医院一直实行“年轻医师导师制”[1],即刚工作的年轻医师均需要科室轮转,科室为每位年轻医师遴选一位高年资医师为导师,一对一负责年轻医师的带教和培养,制定严格培养目标和出科考核方案,考核不合格不能出科。
  外科培训内容是使年轻医师,能够对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掌握外科的急症和重症抢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外科专科医师培训阶段为3年,其中包括普通外科12个月,需要掌握消毒与无菌技术、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创伤、外科感染、心肺复苏、外科营养、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等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熟悉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熟悉外科基本用药。骨科培训6个月,掌握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以及处理原则;熟悉骨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见的骨折与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关节炎、骨肿瘤的骨科检查法,熟悉与骨科有关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方法。
  培训的目的是使年轻医师掌握基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满足临床值班的需要,即处理常见病和重症急症的能力,如常见的发热、疼痛、肿胀以及重症窒息、休克、过敏、呼吸心跳骤停等的处理。为了使他们转化为合格的住院医师,这就要求他们像住院总医师那样,24小时守在病房,争取更多的机会参加急重症如创伤性休克、昏迷、呼吸衰竭、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等的抢救,积累临床经验,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能预判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能及时的补救和处置。只有平时多训练,才能在遇到危急情况时既沉着冷静、又行动迅速。只有经过严格系统的临床训练[2],才能使年轻医师转化为合格的住院医师。
  2 工作一丝不苟、保证医疗安全
  医疗行业是高危行业,因为医生面对的是生命,患者的个体差异很大、病情瞬息万变,工作稍有不慎,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医生和医院的声誉,所以警钟长鸣、医疗安全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必须时刻警惕的问题。即便这样,还会经常出现严重的医疗差错和事故,比如右侧肢体手术做到左侧,输血、输液错误,漏诊、误诊等,有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这些都是医疗要求的基本查对制度未落实造成的。为了年轻医生的健康成长,必须注意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影响医疗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医疗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如医患沟通、服务态度等)。对于技术性因素,除了强化年轻医师的技术培训、快速掌握临床技能外,还需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提高年轻医师的诊治水平;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手术、操作或用药物前,一定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并且经常检修器械、设备,保证其运转良好;对于复杂病人或者跨专科病人,严格遵守请示和会诊制度,比如平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骨折病人,一定先请相关专科医生会诊,不得擅自主张;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应当采取紧急措施救治,不得推诿或延迟,并及时请示和会诊,比如患者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需要查明是心脏原因还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禁忌脱岗等现象,对重点病人需要床头交班;加强药物管理,参照药物管理制度、药物说明书和上级医师指示用药,对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应有清晰的认识,应熟悉该药物可能出现的过敏、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特别要加强毒麻药物的管理和应用。
  对于非技术因素,应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培训,增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认真、诚恳的对待每位病人;应注重培养与病人交流的能力,只有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才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否则如果病人处处怀疑,治疗将无法进行、并且极可能引起纠纷。杜绝对待病人的“生、冷、硬”现象,注意说话方式,不能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和埋怨仪器设备落后、材料不全等,以免引起病人和家属的怀疑。在诊疗过程中,注意沟通技巧和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在进行特殊检查、操作、手术和麻醉前,需要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本次医疗措施可能达到的效果和存在的风险,并履行签字手续,这样既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又利于取得患者信任,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医患沟通还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有效方法,通过沟通,达到相互理解;通过沟通,使病人或家属认识到诊疗方案的目的以及诊疗过程中的危险性。如果诊疗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过敏反应等,应快速处理,将病人的痛苦和损失降到最低,并向患者及家属表示歉意,争取他们的理解;学会处理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不卑不亢的向患者、家属解释,将纠纷解决到萌芽状态。还有一点就是保护病人隐私,不在他人面前讨论患者的病情;接诊异性病人,需要护士或患者家属陪同;做一些有创检查时,应先争取病人的同意和理解。
  总之,从学生到医生的过程是漫长和曲折的,可能布满荆棘和陷阱,遇到问题要勇于面对,并不断学习解决矛盾的能力;必须在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断总结和病人打交道的经验,擅长于管理病人,才能成为合格的住院医生。
  参考文献
  [1] 曹玉净,沈云辉.导师制在骨伤科本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2):101~102.
  [2] 艾进伟.骨科研究生向住院医师转化的教学探讨[J].中外医疗,2009,28(14):117.
其他文献
介绍信息构建理论的提出及含义,再以信息构建理论的核心内容即组织系统、导航系统、检索系统及标识系统构建来探讨图书馆网站的建设。
通过对当前各种排架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建立在各馆读者时象和馆藏特色基础上的新的排架方法——学科序号排架法,并结合本馆实际对其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评
论述了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以德育人”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阐明了道德教育应贯穿于读者服务工作的始终。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蕴涵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着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医学免疫学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学生地位、媒体作用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创新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181-02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