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感教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质在于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人文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文情感,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与人格的健全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语文角度出发,阐述在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关键词:人文情感;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049
  人文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主观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积极良好的人文情感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内驱力。它使学生热爱学习,始终让学生做一个健康人文情感的主人,保证了他们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良好人文情感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它可以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唤起学生热情友好的心灵,塑造正常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为他们接受终身教育及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有效地渗透人文性呢?
  一、情感诱导,以情动人
  情感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重要影响,而且情感教育贯穿于智力教育的始终,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情感诱导包括语言诱导、目光诱导、身教诱导等方面,所以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在课堂活动中,对于饱含着真挚情感的教材,教师应“披文入情”,以情真意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
  教《土地的誓言》一文,笔者在备课时就想了很多,想到了中华民族的那段艰辛的历史;想到了抗日爱国志士的顽强斗争和无私献身精神;想到了祖国被蹂躏,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无家可归,真是悲痛欲绝。用泪水写出了教案,加上催人泪下的语言,到高潮处,课堂上响起一片悲痛之声。如果教师能把自己真挚的感情融进教学中、课堂中,学生怎能不受感动呢?
  同时,教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力求简练准确、生动形象、通俗直观、风趣幽默,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增强教学和培养情感的双重效果。如在教《最后一次讲演》时,做到“以情传情,以情激情”,就会使学生永生难忘。假如教师用语平淡,动作呆板,照本宣科,学生就会容易疲倦甚至心烦意乱,怎么会产生情感的共鸣呢?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蕴涵的情和意,激发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使情感水平获得更大的提高。
  二、名作熏陶,因势导情
  从古到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流芳百世,是因为作者的笔墨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的奇葩,它对净化人的心灵情感,塑造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具有重大作用,运用优秀作品熏陶学生的健康情感往往会收到奇特的效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感悟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几年来,笔者向学生推荐了鲁迅《朝花夕拾》《野草》、胡适《我的母亲》、罗曼·罗兰《名人传》、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余光中《乡愁》、冰心《往事》、冯骥才《珍珠鸟》、余秋雨《文化苦旅》、泰戈尔《飞鸟集》、唐诗宋词等等120篇优秀作品,或让学生自己找资料说说喜欢的作家生平及作品简介,或让他们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或让他们看教育影片如《暖春》等,然后写些阅读观看随感文章,并每周评出佳文选读表扬,激发他们的阅读的兴趣热情,以这些作品的人文魅力熏陶着学生的心灵。
  教师读这些佳作,自己首先要体验作品中的感情,要进入角色,要根据作品中的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知识,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学生,感动学生,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使儿童不仅用头脑和理智,而且用心灵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常常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记得当代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了他的一个女教师,教他们读诗,他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今天想想,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因此,运用优秀文学作品的人文情感熏陶功能,来培育学生理想的人格和健康的情感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更持久,更有影响力。
  三、拓宽视野,丰富情感
  生活处处有人文环境,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和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識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学习《月球奥秘探索》一课,学生可以在网络课室里观看费俊龙和聂海胜乘载神舟六号的录像,使他们感受到民族的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笔者在语文教学之余曾多次组织学雷锋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一次,去清扫车站,当学生们看到经过自己劳动创造的干净整洁的环境,看到车站工作人员以及旅客等公众对他们的赞扬,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一种高尚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他们看到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认识到自己创造性劳动的价值,体验到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真善美;也明白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雷锋精神仍鼓舞着亿万中国人的原因所在。此外,笔者组织学生举行硬笔书法比赛并提倡赏识教育,展示他们的优秀作品,学生在练字、展览和评选的过程中,增强了审美意识;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体育竞技,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力量、技巧和美。
  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学生感觉到生活更加充实、更加美好、更加有意义,从而逐渐地培养了他们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
  总之,只要我们真正发挥好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做好人文情感的渗透,人文化教学的就会得到有效的落实!语文人性化情感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感染、重熏陶,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与人格的健全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瓯北三中 325100)
其他文献
随着立体视觉技术的发展,在科学家们持续不断的研究下,人脸面部朝向的采集系统开始被人们构建并得到使用。本文就从该系统的软硬件为入手点,简单讨论基于人脸识别和立体视觉技术
本刊讯(记者 李倩)把脉国土资源科技发展大势,共商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大计.9月5日,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会议吹响了新时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洪亮号角,明
期刊
10月上旬,中俄继续进行天然气谈判。双方对西线的天然气价格未达成一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拒绝了俄气公司以贷款换天然气的建议。双方都认为今年年底以前,双方不会签订西线的天然
企业公益性捐赠引起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已有研究重点关注企业公益性捐赠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但关于企业公益性捐赠的利他动机研究不足。地区幸福感是一种具有利他性特征的综
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基础,攒孔灌注桩技术能够提高桩基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为促进水利事业稳定发展、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及国民生活水平提供有
本文从意大利艺术家乔治亚·莫兰迪性格出发,以其作品对象、色彩与空间结构特征为讨论对象,通过艺术形式的分析与观念的阐释,探讨莫兰迪的绘画艺术趣味.
期刊
2006年,兰州石化节能量达到2.37万吨标准煤,节水量为338.2万吨。兰州石化公司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抓手,积极采用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资源能
树枝形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和良好的可修饰性使其在模拟光捕获体系研究中受到广泛重视,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双枝芳醚树枝形聚合物,通过光物理以及光化学方法研究了芳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