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懂理论,而且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在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上,赴企业锻炼被认为是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而赴企业实践锻炼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实际,从2011年年起,东营职业学院开始推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
  一、高职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必要性
  2011年,东营职业学院被正式列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进行工学结合的前提与保障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培养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呢?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是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丰富教师专业实践经验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通过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能促进教师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技术流程、专业前沿、行业动态及岗位素质和知识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生产实践和科技开发能力,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为地方企业服务,全面提升职业学院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主要工作形式
  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可供选择。
  1.企业访问工程师
  该形式主要针对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其顶岗期间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一是作为主要完成者,主持或参与企业自主研发的科研项目;二是作为主要完成者,主持或参与为企业生产、经营等服务的校企合作项目;三是通过调查研究,设立并承担企业需要的生产、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实践项目;四是联合开发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课程或用于学院教学及企业员工培训的项目教材。
  2.顶岗锻炼
  该形式主要针对各专业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锻炼经验的中青年教师。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一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二是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三是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四是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学院实践教学环节,提高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3.挂职锻炼
  该形式主要针对因需派遣人员。教师在企业等单位挂职,参加挂职单位全过程的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在进行挂职锻炼,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同时,了解企业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了解职业教育和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并对挂职单位提供科技服务和专业支持。
  三、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积极性不高
  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一是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学生人数较多,导致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抽出时间下企业锻炼;二是实践企业一般需要教师个人联系,而大部分企业不太愿意接受短期实践锻炼的教师。
  2.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对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认识不够深刻,使得有些职业院校并没有把实践锻炼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范畴;有些学校虽然认识到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重要性,但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和评价机制,没有真正達到实践锻炼的目的。
  四、东营职业学院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
  1.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结合学院骨干院校建设的实际,东营职业学院制定了《东营职业学院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动力机制,提高认识。
  一是与职称挂钩。专业教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需有在任现职期间满六个月的企业实践锻炼经历并考核合格。二是与年终考核挂钩。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情况及考核结果,计入本人业务档案,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并作为年度考核和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
  (2)严格管理,加强监督。
  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必须深入生产、管理或服务一线,严格遵守企业考勤制度。实践锻炼教师因故离岗,须同时向学院所属系部、组织人事处和企业三方以书面形式请假,征得同意后方可离开。
  (3)待遇保障。
  专业教师在实践锻炼期间的工资、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与学院在职职工相同,所得企业报酬归个人所有。锻炼期间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项目补助按10元/人/天的标准执行。
  2.强化监控过程
  为确保锻炼效果,学院在以下几个方而进行监控。
  下企业锻炼前,各教学单位根据实践锻炼计划,组织教师填写《东营职业学院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审批表》,经组织人事处审核后,报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学院批准后,各教学单位按计划派出教师到对口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下企业锻炼期间,组织人事处联合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分组到教师实践锻炼企业进行不定时抽查。对擅自离开实践锻炼岗位或被三次抽查不在岗的教师,一律按旷工处理,并取消其实践锻炼资格及相关待遇。
  下企业锻炼后,由组织人事处会同教务处联合各教学单位教师实践锻炼活动指导小组成立考核组,通过听取实践教师述职答辩、查阅手册、日志、照片、录像等有关资料,对教师下企业实践情况和锻炼效果进行考核,并组织填写《东营职业学院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考核表》。考核结束后,由教师本人向所在教学单位汇报锻炼情况、演练实践技能、推广锻炼成果,交流心得、传授技艺,加强对本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
  总之,职业院校要发展,使学生受企业欢迎,专业教师必须下企业锻炼,学院必须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从而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磊.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与成效[J].考试周刊,2010,(46).
  [2]雄威.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出路[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多重因素对民族文化形成冲击,对其传承和转变产生巨大影响。有些民族文化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然而摩梭文化在现今仍然屹立不倒,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终于在现代找到一块新的生存土壤。本文从现代摩梭文化形成的原因、特点与习俗,以及影响摩梭文化传承与转变的因素等方面分析现代化背景下摩梭文化的变化。  关键词: 摩梭文化 现代化转变 传承与转变  在中国云南
摘要:本文从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出发重新审视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价值,深入探讨了物理科学方法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中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两个统一”原则:方法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同“过程”的统一。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价值;教学建议  1.引言  21世纪是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寓,寄也,寓言就是有所寄托的语言或故事。寓言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就是用故事来说道理。寓言最早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初始于民间,后由文人整理并创作。其特点是:故事是虚构的,是为了讲道理而编造的;因为故事是编造的,所以表现手法喜剧性极强,通常用夸张、象征、比喻等手法;多为讥讽,目的在于教育人;语言精练,篇幅短小。基于寓言这种文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统计法及走访询问等方法,对谢坝乡的留守儿童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课及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很不乐观,影响因素包括学校设施不完善,家庭体育锻炼教育观念不够,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经费短缺等。作者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一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课余体
摘要: 本文从校园过街设施的设置过程出发,以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为例,分析目前国内大学新校区发展特点,阐述过街设施的比选设置过程中折射出的校园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联系与特点。  关键词: 大学新校区过街设施比选设置    一、我国国内大学新校区的特点  1.飞地式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全国各大高校普遍扩招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对于学校基础设施也随之提出了要求,离开老校区,寻求新的发展场地,成为国
摘要: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将所要教授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不再感受到教师的威严。这有利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利于教学更加有效,从而被学生接受。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方法 拉近距离 关注学生 巧妙提问  英语课堂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
摘 要: 作者以皮格马利翁效应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当代大学生个性特点和自己教学实践探讨我国网络时代高校教育网络开发问题。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当代大学生    性格特点 网络时代 大学生教育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旧金山一所初等学校进行实验:从每个年级一个班中随机选出20%学生,告知任课教师,根据心理检测实验,这些被称为特殊儿童的学生
近十多年来,我院每年4月中旬给英语专业师范生进行微格试讲指导。学生在经过一学期英语教学法学习之后,以初中或高中英语教材中任意一个单元课文为试讲内容,设计规划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包括起承转合的完整过程,并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制作电子课件。通常每个指导老师每个单位时间都指导5名学生,每名学生讲授完一节课内容后,指导老师从语音语调、教态、导入手段、讲解、课堂互动、总结、作业布置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的讲课进
摘要:Langacker认知语法体系中的“发展动力模式”,“参照点”和认知构式理论等理论可以用于对情态动词“要”的解释。“要”既可做根情态,又可做认识情态。情态动词包含的描述场可以由其后的主动词具体化。“要”作为表达义务的根情态,可以与其他根情态连用。“要”所表达的否定概念通过“不”和”“没”实现;“不”可否定情态本身或者其后表达的行为或事件,否定主动词所表达的未来的行为或事件;“没”不能对情态本
一、日语“异形同义语”的定义  金·今仁(2000)把异形同义的词汇定义为“同义语”。日本的国立国语研究所(1995)则把一组具有个别相同意义的词汇称为“类意语”,也叫“同意语”,与此同时这些词汇间的共同特点越多则其“类似性”越高,反之“类似性”越低。例如“歯医者”和“歯科医”即是如此,因两者具有相同意思,所以“歯医者”即是“歯科医”。依此类推,多个词汇是否归类为同义语,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意义是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