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在性连锁疾病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优生优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u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利用孕妇外周血中分选出的胎儿有核红细胞应用于性连锁疾病无创伤性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方法 10例妊娠8~12周孕妇各取外周血5 m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取上层细胞培养后固定、透化、血红蛋白ε链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显微操作取阳性细胞,采用单细胞多重置换扩增技术(MDA)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利用全基因组扩增产物为模板,常规PCR检测Alphoid基因片段确定胎儿性别,与B型超声性别诊断比较.结果经培养后所有标本均观察到血红蛋白ε链阳性细胞,即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FNRBC).分选出的阳性细胞经全基因组扩增和后续常规PCR检测,结果 显示10例中有6例诊断为男胎,与B型超声结果完全符合.3例为女胎,1例全基因组扩增失败,B型超声诊断4例为女胎.该方法诊断男胎的正确率为100%,诊断女胎的正确率为75%.结论 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孕妇外周血中富集单个核细胞、培养后以ε-血红蛋白抗体为分选标志,结合显微操作技术从母血中挑选出ε-血红蛋白阳性细胞,并通过全基因组扩增可以有效地获取足够量的研究模板,保证后续分析的准确性,且简单、经济、易行,在临床上可应用于性连锁遗传疾病的无创性产前诊断.
其他文献
检索国内外运动员基因选材的研究进展,对科学选材进行文献综述.密切追踪生物理论与技术进展,阐述基因选材的涵义.基因选材关注的基因研究近况,诸如身体素质相关基因、肌纤维
“未病”指未来可能发生的病.人类所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与遗传物质的变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基因检测技术能够在早预见“未病”的基础上“治未病”
本文旨在讨论应当如何去看待基因诊断治疗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伦理道德规范如何在现今环境下贯彻执行.希望引出可以起到监管作用的具体方案,而不是仅仅考虑到科研伦理一面而具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HLA-G)在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24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实验组)及15例正常早期妊娠人工流产绒毛组织(对照
期刊
期刊
目的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5).2. 试验组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的血清肌酐生后24 h、48 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0.106),生后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氨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