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己酮及细水雾灭火装置对大容量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灭火实验

来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搭建了锂电池燃烧-抑制实验平台,以额定容量为150 A·h的三元铝壳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加热方法诱导其发生热失控,研究全氟己酮及细水雾灭火装置对热失控锂离子电池的灭火降温效果,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灭火时间、最高温度、质量损失、灭火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标准设计下的全氟己酮灭火装置能够快速灭火,最大降温速率为-15.4℃/s,但随着实验箱内灭火剂浓度下降,灭火后60 s锂离子电池发生了复燃;细水雾灭火装置可以有效灭火,在喷雾后锂离子电池温度降至78.8℃左右,最大降温速率为-26.9℃/s,后续未发生复燃现象,但是其用水量较大,难以开展实际应用.本工作可以为三元锂离子电池进一步的灭火技术研究提供实验支撑.
其他文献
在大规模风电基地通过高压直流输电远距离送出背景下,闭锁、换相失败等直流故障会在送端产生暂态电压扰动导致风机连锁脱网,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建立风电外送系统模型,结合过电压下双馈风机的暂态响应分析,揭示了直流闭锁导致双馈风机连锁脱网这一过程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地,提出一种基于超导磁储能系统和改进风机控制协同的故障穿越策略:在双馈风机本身产生去磁电流和无功电流的同时,储能系统协同向双馈风机转子侧快速注入两种电流.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通过与去磁控制和传统矢量控制进行对比,仿真案
为了提高电动车辆再生-液压复合制动控制过程中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在分析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再生-液压复合制动控制的模糊控制策略.建立了包含车辆纵向动力学、轮胎和再生-液压复合制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再生制动过程中制动能量回收功率和充电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设计了以车速、制动强度和一个新的模糊控制输入(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下的再生制动力矩与单轮理想总制动力矩的比值)为输入,实际再生力矩占总制动力矩的比值为输出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进行材料再生利用的价值较低,开展全电池循环再利用是最大化其全生命周期使用价值的主要方式.通过建立不同电流负荷强度的三个阶段模拟工况实验方案,验证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多阶段再利用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容量衰减至初始值的50%之前,所有样品的衰减均具有较高的规律性.当容量衰减至低于50%之后,个别样品出现容量“跳水”现象.基于实验过程中样品性能衰减规律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在不同阶段的应用场景的建议方案,对于车用退役电池的循环再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具有供能子系统繁多的特点,亟需对多个供能子系统进行协调优化调度以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端-边-云”架构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考虑园区中相邻供能子系统之间的电、热、气互济互补,在云端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在边缘侧利用同步型ADMM算法求解调度方案,在端侧将最优化调度方案下控至各用能设备.算例结果表明,所提优化调度方法可有提升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并缓解调度中心的计算压力.
跟驰行为是微观交通流中最基本的交通行为之一,选用NGSIM轨迹数据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微观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跟驰行为由安全状态变为危险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原因.选取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TTC)为安全指标,将TTC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帧数作为因变量,将速度、加速度、加速度差分等微观特性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设定4种阈值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跟驰行为由安全状态变为危险状态,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前后车速度差,前后车平均车头间距次之,但当存在大量跟驰行为时,前后车平均车头间距的影响更大,后车的微观特征对此产
精准的锂电池建模是保证电池储能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的手段.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准确估计保证了特定应用程序的安全高效运行.为了提高SOC的估计精度,首先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利用遗忘因子的偏差补偿最小二乘法(bias compensation recursive least squares,BCRLS)对电池模型进行参数辨识.然后,利用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iv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AUKF)算法来估计SOC.由于无迹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易受非
本文针对微网中储能变换器的并网开关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入分析了可控硅整流器(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开关的过零关断特性造成的关断延迟对本地负荷造成的影响.为保证本地负荷供电稳定、可靠,本文利用现有条件,提出SCR强制关断控制策略,该策略仅通过软件控制策略迫使流过SCR的电流迅速下降为零,从而实现了并网开关的强制关断.同时,本文对影响关断时间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本地负荷电压与并网电流的变换关系.该技术可以很好地保证并离网切换过程中负荷的用电安全,同时避
为了提高退役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的速度和精度,针对某电动大巴车退役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选取其中8只电池继续进行循环老化实验,并在不同循环周期后进行电化学阻抗测试.根据锂离子电池阻抗特性,提取300 Hz、60 Hz以及1 Hz下的实部、虚部和模值为特征参量,将测试时间由十几分钟缩短至几秒钟.以特征参量为输入参数,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搭建了基于电化学阻抗和BP神经网络的退役电池健康状态快速估计模型,采用19组未参与模型训练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样本的健康状态估计值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1.46%
以全钒液流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可有效平抑风电功率波动.为了提高储能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混合储能功率分配方法.首先利用指数平滑法依据我国并网标准对风电功率进行滤波,得到符合要求的风电并网功率,并计算出储能系统所需要的平滑风电波动功率;然后基于三种信号分解评价指标构造适应度函数,采用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
针对直流微网在储能控制策略中所采用的传统下垂控制方法,存在功率输出不均、母线电压跌落等问题,提出了微电网在孤岛模式下储能装置稳定直流母线和负荷恒功率运行的分层控制策略,将微电网优化控制过程分为两层:一级控制层下的储能作为微电网主要能量分配的装置,提出了基于双闭环的下垂控制策略,将储能电池变换器通过P-f、Q-u进行双层下垂控制,实现负荷的恒功率运行;二级控制层下的储能作为稳定直流母线电压以及补偿一级储能的装置,提出了同步参考坐标系控制(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