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涯教育理念下的高校角色定位

来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be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生涯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达到个人生涯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手段.要使生涯教育取得一定效果,高校要处理好相应的角色定位.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河南科技报》积极拓宽报道思路,以系列报道为突破口,在服务大局、深化农村科技新闻报道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围绕大局做文章2004年至
几年前,我刚到江西吉安电视台工作时,一位即将退休的新闻前辈送给我一句话:“工作在新闻战线,要处处如履薄冰,事事如临深渊。”当时,我并不理解他的意思。这位前辈退休前的一
大学生在校各门课程中投入英语的学习时间几乎最长、下的功夫最大,但是英语作为语言交流工具最后所收到的效果却很差,这说明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必定存在问题。本文旨在对于
寻找生动“点”吸引力产生规模效应rn如何做到“生动”,做到意态灵活能感动人,这是摆在地方媒体文化报道面前的一道课题,做新闻首先要寻找生动“点”.rn《湖州日报》从上世纪
语法教学的地位是近来争论的焦点。Ellis[1,8]和Paltridge[2]都指出以形式为中心的语法教学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起着显著的作用。Ellis[1]提出正式的语法教学有着长期而并非短期
县市报是“最基层”的报纸,评论遭遇尴尬,如果只是追随热点,那就不够贴近本地读者;如果就本地题材做评论,即使是褒扬,也会有人质问“为何表扬他们而不是我们”。如何破局?虽
如何克服典型人物宣传中存在的宣传模式化、人物脸谱化、事迹绝对化、细节片面化?今年3月,《江南都市报》推出的“英雄城的骄傲”报道。《江南都市报》找到了典型人物宣传和
让我们先来看看近年来几则关于西瓜的新闻事件:2006年7月19日,某报报道了一则“海南西瓜注了红药水”的消息,结果竟让含辛茹苦的瓜农丰年遭灾,眼睁睁看着上好的西瓜烂在地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070-02  2012年绍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卷,在2012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学科评价中获得一类卷中的第一名,受到了省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在2012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学科评价报告中指出“试卷的创新性,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性方面,绍兴试卷创新力度最大”,试题在呈现形式与情景设计有所创新和发
期刊
一、有力rn有力,是指做党报民生新闻要利用好党报权威性优势,将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民生”新闻做好做透,积极报道教育和医疗制度改革、农民工问题、就业及社会保障等.《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