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慎提“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f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所在全国很有名的学校,提出了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让每一位家长满意。”很打动人心!于是,许多学校纷纷效仿,在对外宣传尤其是在招生的时候,就把“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口号也打了出来。其良苦用心可以理解,那是想通过向社会宣扬这一口号来吸引生源。毕竟有了生源,才有财源。
  但是,我认为,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学校,提出这样口号需要特别慎重。其理由有二:
  一是“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口号不太科学,容易扰乱学校的办学方向。
  我们清楚,只有当个人的愿望实现之后,人才会有满意感。在目前的形势下,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其最大愿望就是孩子最终能考上大学,最好还是考上名牌大学。所以,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孩子考试分数高他们就满意,分数达不到他们心中的高度就不满意。学校要“让每一位家长满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迎合家长的心理,全心全意抓学生的分数;至于什么素质,什么课程改革,那都只能用来应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罢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做,虽然在办学方向上存在问题,但也是学校的无奈之举!学校既要让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满意,又要“让每一位家长满意”,不这样做能行吗?
  二是“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口号难以兑现,有损学校的诚信形象。
  学校打出了“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口号,就等于向社会公开承诺了。承诺了能按时兑现,这才叫诚信。在当今的社会,诚信是难能可贵的。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学校既然是向社会承诺,那不能兑现的话就绝对不能说,否则会产生反作用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有多种多样的智能,人又是有差别的,有些智能在某些人的身上表现为强项,在另一些人的身上可能就表现为弱项了。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评价,尤其是招生,都只是注重人身上的某几项智能。这就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有些人的优势智能是不可能被发现的,他们是进不了名牌大学的。所以,再有能耐的学校最多也只能“让部分家长满意”罢了!要“让每一位家长满意”,是永远做不到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学校打出的“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口号,就有欺骗家长之嫌疑了。
  学校在提出一些许愿性的口号时千万要慎重,像“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这样的口号,还是不提为好。
  (作者单位:江苏溧水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都处在日益增强的重塑压力之下,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从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界定人手,揭示了我国高职院校具有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可能性.并在借鉴欧洲创业型大学
如何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探索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开发潜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如何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创新,达到提高教学
时代主题的差异性造成了荣辱观差异性,“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造就了毛泽东的革命荣辱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造就了邓小平的建设荣辱观;实践基础的差异性造成了荣辱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