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与“双案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在通常情况下教案编写过程中存在的对象状况分析不足,不能形成动态的方案,课堂利用率不高,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双案教学法下教案编写的过程,着重提出根据学案设计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预设难点;根据学案修改教学重难点;根据学案设计教学过程,包括设计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设计例题、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最后总结了双案教学法下教案的优势。
  关键词: 教案编写 双案 学案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是解题的机器,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调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采用“双案”教学的方式,努力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双案”教学包括“学案导学”和“教案教学”两部分。“学案”是建立在教案的基础之上的,根据学生对学案的完成情况的不同,教案要随之修改。教案设计了一节课要讲什么、怎么讲。教案是指导学案上要体现哪些内容,以什么形式体现,体现到什么深度。学案发给学生后,课前或课上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反馈信息后再对教案进行修改。所以“双案”教学的效果,直接受教案如何编写、如何修改的影响,教案的编写是“双案”教学的灵魂。
  一、通常情况下教案编写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学对象状况分析不够
  教案是老师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预设,但在传统的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分析具有片面性,不具有针对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本节课对学生来说的难点只是个假想,学生对与本课程有关的一些相关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对教师编写的教案的实际接受、和本节课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的学习难点是没有办法体现和分析出来的,因而形不成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二)不能形成动态的方案
  传统的教案只是形成的教案是静态的文本,没把它当做动态方案。教案只局限于课前,关于教学的思考与调整没有在课前、课中、课后不断进行,教师的教学记录与修正也没有不断进行,只把课前教案编制当做教学设计的完结,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准绳,导致教案价值的部分丧失。
  (三)课堂利用率不高
  传统教案由于课前大部分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都是教师预设的,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的内容较多,并且可能造成学生会的内容花费的时间过多,而学生模糊的知识却没有太多的时间讲解,从而影响教学难点的突破。
  (四)不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传统的教案由于对课堂的情况没有预见性,因此不能很好地设计学生活动,对实现学生为主体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双案教学法下的教案编写过程
  “教案”,应是一个指导性的动态方案,是教师教学的“教案”学生学习的“学案”的复合体。针对以上传统教案中存在的问题,双案教学采用以下几个阶段编写教案,提高教案的实用性。
  (一)作好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首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理解教学大纲对学科内容安排的意图,知道所要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领会要经历哪些过程、形成什么样的技能和态度。其次,在理解教学大纲的情况下,精心挑选合适的教材和相应的参考资料,分析整个教材,摸清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章节安排顺序和特点,明确各部分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对教材有一个总体认识。再次,对具体授课的小节作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寻找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对内容中自己的生疏部分做精心准备。最后,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所具有的初始状态,了解学生的准备状况,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此阶段对学生的了解是教师根据学生对前面知识的学习情况预设的,与传统教案相同。
  (二)通过学案确定教学目标
  由于学案的设计中已经设计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基本与大纲要求一致;与本节有关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以前学过的和本节所学的内容;熟悉基本公式、定理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解决的小练习;课上的部分典型例题,也就是教学重点。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讨论完成。教学目标是根据大纲要求,再结合学案中学生完成不好的学习任务精心设计的。它的设计更有针对性,学生自学可以达到的目标在教学目标中就不必提到。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描述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更有助于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三)明确重点、预设难点
  教学重点由知识点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来确定。通常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起核心固定作用,它们是教学的重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贯穿全局且具有纽带作用,也是教学的重点;公式、定理的概括过程及其证明思路的探索与发现的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关键要素,这也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主要是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数学思想方法,但是由于每届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同,教师这个阶段只能根据经验预设,需要通过分析学案中的小练习和典型例题进一步修改和补充。
  (四)通过学案调整和补充教学重难点
  在学案中学生不出错的部分课上可以简单提及,不作为教学重点;学案中学生出错较多的、补充进教学重点。不理解的地方作为教学重点仔细讲解。
  (五)根据学案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在完成学案的过程中,自己会巩固遗忘的知识点,这样的知识点课堂上不必再重复,以节省时间。学案的关键是会体现出下面几个问题:(1)哪些基本定义本身学生掌握的不准确。(2)哪些定义、公式本身没问题,而是应用上出错。(3)典型例题中从知识上、解题方法上、解题技巧等方面有哪些问题。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在学案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教学过程。
  三、双案教学法下的教案的解决的问题
  把学案融合到教案设计之中,使教案更有针对性、时效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课堂上注重解决重难点,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通过学案对教案修改、完善使教案的价值得到了完全体现。
  总之,“双案”教学模式由重视教法向既重视教法又重视学法转化;由重视教师单动向重视师生互动转化。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更有针对性,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为了很好实现这一目的教案的设计就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双案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如何把学案融合到教案的编写中,编写好教案是双案教学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王承忠.教案的格式细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
  [2]刘旭.听课、说课、上课[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李皓.注重教案的时效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
其他文献
随着党的建设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党内民主建设也在不断深入.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也指出:“发展党内
室内模型实验和现场观测均已发现了波浪引起的海床孔隙水压力存在瞬态和累积两种响应,已有工作大多只单独研究其中的一种孔隙水压响应机理.分析得到了波浪诱导残余孔隙水压的
N年前在非洲的时侯,一天我带着儿子到中国同事家串门.告别的时侯,刚能识几个字的儿子看见我这位朋友家门扇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带钥匙、关煤气,切记!!!”儿子不
研究发现,2,4,6-三苯基吡喃盐与三烷基(芳基)膦化合物PR3(R=Me,Et,Ph)可以发生两分子的共轭加成反应,生成结构新颖的开环产物季鏻盐1.通过1H NMR,13C NMR,31P NMR,质谱和元素
目的: 构建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库, 为进一步从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GPIIb/IIIa Fab抗体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RT-PCR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直接从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立了用Q3D磁谱仪动量分析和△E-E粒子分辨对材料表面进行高分辨的弹性反冲探测分析技术.用100 MeV127I对C/LiF多层样品的深度分布
采用密度泛函DFT中的B3LYP方法,选择LANL2DZ基组,对(TiZr)x(n=1~7)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几何结构、IR光谱、成键特性和稳
岸边带是水-陆之间的过渡和缓冲地带,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岸边带对拦截径流中的固体颗粒、吸收营养盐、减少入河污染负荷有重要作用.受河流水位季节性波动的影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以α-氰基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与二硫化碳、碘甲烷反应先得到α-氰基二硫缩烯酮1,1与苯乙酮2反应得2H-吡喃-2-酮-3-腈化物3,碱诱导下3再与丙二腈经环转化得到多取代邻氨基